Staking Finance(一):質押方式的共識金融已經到來

今日推薦 | Staking Finance(一):質押方式的共識金融已經到來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今日推荐 | Staking Finance(一):质押方式的共识金融已经到来

原文標題:《Staking Finance(1) | 質押方式的共識金融已經到來》

Staking Finance 系列文章,本系列追溯了整個 Staking 的發展歷史,分別從

  • Staking as a Reward 質押獎勵
  • Staking as a Service 質押服務
  • Staking as a Operation 質押操作
  • Staking as a Derivatives 質押衍生品

4 個角度,闡述了 PoS 共識發展的四個金融階段,從而引出 Staking Finance 必然發展趨勢——隨著 PoS 共識的進一步被採用,Staking 金融必將發展的越來越繁榮,在這個發展過程中,Stafi Protocol 會是這個浪潮中的主力,為 Staking Finance 提供基礎設施,建造未來城池。

本文是 Staking Finance 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很高興宣佈 Stafi 加入了 Substrate Builder Program,Builder Program 項目是 Parity (主導 Polkadot 開發團隊)專門為 Substrate 使用者創建的一個「家園」。在這個家園中,使用者們可以通過線上和電話會議等方式,分享使用 Substrate 過程中踩過的坑和解決經驗。

已經加入的項目中,包括 Edgeware,Plibra,Acala 等優秀項目,Stafi 經過充分的材料準備,通過了嚴格的電話面試,St

最早是 Randy 和我說了 Staking Finance 的說法,後來看到 Near 項目也採用了 Staking Finance,伴隨出來的一個詞是 Staking Contracts,大部分人的理解 StakingContracts 是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但 Stafi 上的 Staking Contracts 指的是 Stafi 鏈上和各條原鏈交互的一組代碼。Staking Finance 和 Stafi 的理念契合,Sta+Fi 實際上是 Staking+Finance 的縮寫,最近我們加入了 Chorusone 的研究課題小組(Liquid Staking Working Group),該研究由 Cosmos 基金會資助,是關於 Staking Derivatives 的調研活動,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關於我們對 Staking Finance 的看法。

這是關於 Staking Finance 的系列文章,共有三篇,三篇文章將從 Staking as a Service(Reward),Staking as a operation 和 Staking as a Derivative 三個角度分別介紹 Staking Finance,整體內容包含了我們對 Staking 生態的思考,歡迎討論交流,[email protected]

Staking as a Reward

從 Decentralized Finance 開始,人們熱衷於在區塊鏈創造和 Finance 有關的詞彙,除了 Decentralized Finance 之外,還有 Open Finance,還有 Stake Finance。Stake 和 Staking 的區別,前者更像是一種金融股份,而後者更像是一種金融動作。按照這樣的定義,Stake Finance 和 Decentralized Finance 屬於同一種類別,而 Staking Finance 類似於一種需要動作(服務)來觸發的金融。

Staking,很難將其理解準確。在 PoS 共識當中,Staking 已經被衍生出來多種含義,Staking as a reward,Staking as a service,Staking as a operation 是常見的說法。最早,Staking 其實是 PoS 共識裡面的一條命令,執行命令相當於告訴網絡裡的其他人,你要參與共識。命令執行者大多需要開著電腦,運行官方的客戶端。共識的安全和參與者運行的程序有較大關係,共識通過代幣激勵吸引更多人參與,參與者因為提供了電腦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獲得了獎勵。2014 年前後,這種方式特別受歡迎,因為門檻較低,運行的程序多達三千多個,早期的參與者拿走了大部分激勵。從那時候開始,Staking 和 Reward 大都連在一起出現,而 Staking as a reward 後來變成了一種通俗叫法。可以說,是共識獎勵(Reward)賦予了 Stake 第一層金融意義。

大概是因為共識參與人需要 24 小時候開著電腦,所以 Staking 是一種現在時(ing)的表現形式,而不是 Stake。但人們總是懶惰的,一般情況下,節點的數量發展一般會在共識上線時緩慢爬坡,而在一小段時間後開始緩降,達到一個均衡,但這個均衡狀態並不是網絡安全所需的理想狀態,這讓很多共識創造者開始思考如何解決人們的懶惰問題,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這個問題並不好解決。

社區開始出現「代理人」是一個解決契機,這些代理人願意花自己的時間幫助其他參與者守護在電腦前,他們創建了類似於 PoW 礦池的服務項目,代運行 Staking。和礦機託管類似,持幣人需要將代幣發送到礦池掌控人手中來進行挖礦。礦池服務者很像是個體商戶,他們爭相在市場(Bitcointalk)中,貼出自己的服務細節,其中包括地址,服務費率,獎勵返回時間等等,吸引委託。

Staking as a Service

共識創造者覺得這種服務有太大的中心化風險,畢竟代幣的擁有權發生了轉移,他們轉而創造了一種「委託」共識(DPoS),希望人們可以以委託的方式(擁有權由底層確權),減少運行著在電腦前守候的時間。DPoS 運行了一段時間,獲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可以說,DPoS 直接扶正了礦池的運營商,讓正規的礦池服務商得以安心的提供服務,也就是在那時候,礦池服務商開始大量出現的,後來這種服務被稱作為 Staking as a service。在支持委託的共識中,不善於技術的持幣人得以將手中的代幣委託給服務商,以幣生幣,服務商從獲得的收益中收取手續費,來支付代運營的花銷。Staking Service 從 2016 年開始,總體的服務框架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有一些小修改但並不影響整體,可以說,委託(Delegate)賦予了 Staking 第二層的金融意義。

Staking as a reward 和 Staking as a service 更多是融合在一起,隨著 PoS 共識創造者一致的認識,大多後來者都支持委託類型的 Staking (Delegate Staking),金融服務的意識在 PoS 共識中得到深化。使用委託服務來獲得激勵變成了大部分持幣人的選擇,一些服務商的服務指標變成了共識選取驗證人的前哨,持幣人按照服務商提供的指標進行選擇,委託較多的服務商得以獲得獎勵機會。在諸多的標準中,獎勵(Reward)的多少仍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服務(Service),其中反饋獎勵多少的指標裡面包含手續費多少,系統穩定情況以及懲罰情況(Slash),後兩者偏技術指標,很多委託者還是更關心手續費率,通常提供越少手續費率的服務商,會獲得更多的青睞。

兩層金融意義的疊加,市場向激勵(Reward)傾斜,這導致了服務(Service)市場的惡性循環。低手續費的惡性競爭讓很多服務商開始售賣「周邊」產品,擁有更多資源的團隊轉而向獨立服務商銷售服務,小型服務商為了獲得更多委託者,通過樹立專業性另闢蹊徑,大部分小型服務商找不到定位,逐漸失去了競爭力。後隨著交易所加入這場戰役,更是直接終結了小型服務商的生命週期。Coinbase 在 2019 年開始提供 Staking 委託服務,收取 50% 以上的管理費,而 Binance 更是以 0 手續費的方式,提供 Staking 委託服務,這對市場競爭來說,可以說是摧毀性的打擊,也直接影響到了項目的去中心化程度。

而去中心化程度是一個 PoS 項目的核心,共識開發者在整個 Staking Finance 的發展過程中,做了非常多的修改來對抗節點生態走向單一的問題,獎勵(Reward)和服務(Service)的體系仍然是修改的重點,好在市場給了足夠多了反饋,大部分新設計的項目都擁抱了服務商主導的 Staking Finance。從 2016 年後開始,新型共識中,激勵大多「直接」面向服務商(項目官網上,大部分文檔都是針對驗證人(Validator),雖然也有少部分面對持幣人(Staker),但是服務商仍然被認為是項目方聯繫持幣人的最好橋樑,通過激勵服務商,項目方省去了直接和用戶溝通的步驟,從而把精力放到了共識的創新方向上。

PoS 中的 Staking Finance 的進化過程

獎勵(Reward)和服務(Service)的體系可以歸結為激勵層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Token Economy。因為主導區塊鏈發展主力是極客的緣故,激勵層面的進化是探索性的,是謹慎的,也是極其剋制的,Follow the Satoshi 成為了最重要的方式。在比特幣價值被廣泛認同後,後來者大多「抄襲」了比特幣的經濟設計,但由於 PoS 共識與 PoW 共識的不同,新共識的經濟設計和比特幣還是有非常多的不同,我嘗試簡化 PoS 中 Staking Finance 的進化過程:

PoW 以 BTC 為起點

BTC 總量固定,特點是緊縮型,通過算力挖礦產出,每四年減半獎勵。

PoS 以 PPC 為起點

PPC 無上限,年增發 1% 代幣,通過 Staking 挖礦產出,銷燬交易手續費抗通脹,以實現 BTC 的緊縮型經濟結構,跟隨 BTC (Follow the Satoshi);

BLK 無上限, 年增發 1%,通過 Staking 挖礦產出,沒有抗通脹手段,屬於小通脹類型,跟隨 PPC (Follow the SunnyKing);

Nxt 沒有通脹,通過 Staking 挖礦產出,獎勵是手續費(最早規定 1nxt/ 筆最少),跟隨 BTC (Follow the Satoshi);

BTS 沒有通脹,有預留池,交易手續費補充池子,只有驗證人可以獲得獎勵,跟隨 BTC (Follow the Satoshi)

NEU 年通脹 6%~100%,並沒有抗通脹的手段,屬於在 PPC 基礎上進行的修改。

......

2016 年後

XTZ 通脹 5%,並沒有抗通脹的手段,屬於在 2016 年前所有 PoS 項目上做的修改 ;

ATOM 通脹浮動在 7%~20%,同樣屬於 2016 年前所有 PoS 項目上做的修改 ......

早期 Follow the Satoshi 的項目,大多采用 0 通脹或者接近於 0 通脹的整體設計,但由於初始代幣已經全部分發,導致 PoS 項目上線後就必然存在通脹模型,要不然無法保證網絡運行。無法避免通脹的事實,共識開發者採用了不同的抗通脹手段,要麼增發足夠小要麼通過銷燬手續費等方式實現,BLK 和 NXT 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大多 Follow the Satoshi 項目並沒能複製 BTC 的成功,接近於 0 通脹的設計,符合人們對現實中無線通脹的牴觸心理,但因為低激勵的原因使得 PoS 共識安全廣受詬病。部分極客進行了修改,單純增大了通脹率,如 Neu 首年 6%~100% 的年通脹率,但 Neu 上線不到個把月就消失了,證明了純高激勵的貨幣政策在歷史上是錯誤的。

關於通脹率的多少到目前為止仍然難以定論,經濟條件錯綜複雜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脹率的另外一個本質其實是財富分配,如何分配不僅是加密貨幣中存在問題,在傳統世界裡面也一直是一個令人頭大的問題。有很多學者對加密貨幣的共識機制做了研究,但是沒有所謂的一招吃遍天的方案,Staking Finance 的發展過程非常的曲折。

在 2014~2015 年,Staking Finance 的發展迎來一個分水嶺,市場行情的大幅度下跌,使得 PoS 的開發者得以在熊市這個較為「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思考,這段時間內,開發者創造了非常多的 PoS 項目,並且在 2016 年左右完成了 PoS 的安全論證,當前正在發展的 Staking Finance 大部分是 2016~2017 年間創造的產物,基於此的項目也都完美錯過了 2017~2018 年的上漲週期,但好飯不怕晚,好項目的價值還是顯現的。

從獎勵(Reward)過渡到服務(Service),關於質押方式的金融生態(Staking Finance)一直在發展當中,這段發展圍繞共識,是去中心化和激勵層面之間的博弈,2013~2016 年這段時間,湧現出了非常多變現卓越的項目,無論是市值上還是共識上。在現在的 2020,雖然大部分項目已經看不見了,但是它們留下的貢獻還是默默在影響著大部分的開發者,所以,我們是可以從眾多項目中觀察到 Staking Finance 仍在不斷髮展的軌跡的,應該說,從 2019 年開始,質押方式金融正在轉變成多種類型的操作性金融(Operation Finance),這種金融下衍生的服務可被稱作為 Staking as a Operation。項目通過採用 Staking-Slash 的獎懲機制,對不同業務場景進行了細分,並賦予了很多服務商一些特殊的職責,如解壓,加密或是治理等,這些職責已經遠遠超過了出塊本身。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會和大家講講 Staking as a Operation 的可操作性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