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据《明实录明宪宗实录》记载,陈喜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御用监太监,而据记载他还是蒙古人和画家,这样陈喜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同时具备蒙古族和太监身份的画家。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图绘宝鉴续编》中对“陈喜”的记载

万历中,由顾炳辑录的《顾氏画谱》记载了陈喜的小传。顾炳,字黯然,浙江钱塘人,擅画花鸟。由他编撰的《顾氏画谱》刊于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以时代为序,记录了晋至明一百零七位著名画家的优秀作品和画家小传,其收录原则见于该书的《普例六则》中:『晋宋真迹人间绝少,唐及宋代亦流传有限……至于心慕未睹者,倘杂杜撰,岂不惭皇杀人;即鄙见未协者,宁付阙,终不敢雷同附会。』

全天叙还在该书的序言中道出了顾炳编绘此书的主要目的:『画家初学,益鲜窥古作者之真,而日堕恶道,于是焉有复古救时之虑者,为之象其模范而设其典刑,此吾友顾炳氏画谱所由辑也。』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顾氏画谱》目录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顾氏画谱》中的“陈喜”作品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顾氏画谱》对“陈喜”的记载

按此书《普例六则》中的说法,对于书中收录的画家,顾炳应该都见过他们的画作。至于没有见过作品的,顾炳则秉持了宁缺毋滥、绝不收录的原则。其次,依序言可知,由于古人画迹流传有限,绘画初学者无缘窥得名家真迹恐『堕恶道』,因此顾炳所辑录的这些画家还有为初学者『象其模范』的目的。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姜绍书 《无声诗史》 七列为对“陈喜”的记载

如果『目睹原作』与『象其模范』是《顾氏画谱》的著述目的之一,那么这与陈喜有何联系?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顾炳以书画兼长『应选供事武英殿』,由此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家。从生活年代看,顾、陈二人并无交集,但值得注意的是,陈喜是一名御用监太监。从明朝永乐时,御用监(当时称『御用司』)就已经确立了对宫廷画家的管理职能,这一职能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御用监不仅负责宫廷画家的作品呈递和考核,还负责执掌宫内的书画珍藏,『亦犹中书房之于文华殿中书也』。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明·黄凤池 《王言唐诗画谱》中一幅得配图落款“仿陈喜笔意”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徐沁 《明画录》 第三列为对“陈喜”的记载

笔者猜测,也许陈喜本身就具备书画才能,或是耳熏目染之下逐渐掌握了书画技巧,正德年间的韩昂和万历年间的顾炳都有可能在宫内看到了陈喜的作品。理由如下。《图绘宝鉴续编》成书时,韩昂官居『钦天监副』。因无『南京』前缀,所以任职地点应该是在北京城。明代的北京城由内到外分别是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至于钦天监的位置,根据《春明梦余录》载:『钦天监,在阙(皇城)之东。』《宸垣结略》也称:『钦天监署在阙东。』可知,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钦天监的位置便设在了皇城的东部。万历年间,顾炳所在武英殿位于明代紫禁城右顺门的西侧,而御用监作为内廷的宦官机构『十二监』之一,自明宣德年间始,便位于紫禁城西华门的西南侧。

文献很少记载太监画家,为什么破例记载了陈喜?

明 孙隆 芙蓉游鹅图 绢本设色 84.1cm×159.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三人的工作地点都在北京城内,由于钦天监距离御用监较远,韩昂目睹陈喜的画作可能性要小一些,但陈喜、顾炳同属御用监管理,御用监又与武英殿距离最近,因而顾炳目睹陈喜原作机会的要多一些。不过很可惜的是,由于缺少文献和画作的佐证,目睹画作的说法只停留在猜想阶段。

内容整编自:陈煜《论明清画史中的太监画家 以蒙古人陈喜为中心》,《荣宝斋》2019年8月刊 。感谢《荣宝斋》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