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寶媽怎麼養出專心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專心是許多爸媽關心的問題,有好的專注力,學習效果會大大加分。但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是真的專心,有把爸媽或老師講的話聽裡去?又要該如何讓孩子專心呢?本期主題將告訴你培養專注力的方法。

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寶媽怎麼養出專心的孩子?

開學了!許多爸媽一想到平常總是坐不住或是隻有三分鐘熱度的孩子,必須要在幼兒園或小學裡好好坐著聽課,就不免開始擔心孩子有沒有辦法適應學校生活。往往急著送孩子去上讀經班、圍棋等號稱可培養專注力的訓練課。不過,在積極尋求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之前,有些概念和迷思是必須先被仔細思考和澄清的。

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寶媽怎麼養出專心的孩子?

想一想,以下描述的專注力概念,你的答案是Yes 還是 No?

  • 喜歡跑跑跳跳、坐不住的孩子,專注力較低?

  • 在上課時能乖乖坐好的孩子,專注力較高?

  • 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一下下,代表專注力較低?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是因為專注力較低?

  • 孩子太過活潑好動,就是「過動兒」嗎?

以上這些情境,都是爸媽談到專注力時感到最擔心,也常搞錯的迷思!因為很多爸媽不明白,專注力的發展是漸進的,它是終身都在成長的一種能力。尤其,學齡前幼兒的大腦正在發育,他們還在學習如何適時轉移與延長注意力,以及如何不受環境影響而分心等技巧。

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寶媽怎麼養出專心的孩子?

所以,當大人在看待專注力時,除了不應對孩子的專注力設立過高的標準,還必須從孩子的生理狀況、年齡和天生氣質三種變數來分析,找出合宜的教養原則。此外,想讓孩子的專注力保持最佳狀況,給孩子食用的食物選擇、睡眠的時間和時數,以及運動、遊戲的類型和量是否合宜,這些都會影響幼兒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