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近日随着上海自贸区概念的深入讨论,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间的关系成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之一,清代“上海道”的概念也再次得到重视。

一些学者认为,清代“上海道”和浙江间的关系比和江苏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今天上海口音多受宁波影响,上海道也多为浙江人”。

这是否是事实,需要从“上海道”的沿革谈起。

“上海道”在清代只是个俗称

上海.因为长江口海岸线变迁等复杂的关系,直到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才设立上海县治,县城大抵即后来南市区范围,县衙设在当时的来榷场,也即今天十六铺附近,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迁至曲家湾,即后来的南市区光启路县左街路口,直到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才又迁至杨家桥蓬莱路171号,即后来南市公安分局大院所在地。

这座后起的县城长期没有城墙,直到明代中后期因屡遭倭寇侵袭,才在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利用两拨倭寇骚扰的间隙,在本地人、在籍光禄寺少卿顾从礼等人的倡导和资助下,仅用三个月时间匆匆建成,城墙基本沿今天上海中华路-人民路一线,周长仅九华里,高二丈四尺,开旱门六、水门三,是一座土筑的小型城池。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因城墙已丧失防御功能,且妨碍通商,被当局在商会李平书等人建议下拆除,但大镜阁一段城墙因拆迁指挥部设于此,居然“灯下黑”被漏拆,如今已成被保护文物单位。

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明清上海县城地图及大镜阁

上海直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7月7日改设“上海特别市”,才结束了长达635年的县治历史。终清一世,上海都是隶属于松江府的一个县。

松江府清初辖华亭(首县、松江府附郭县)、上海、青浦三个县。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将华亭县分为华亭、娄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华亭县内分出奉贤县,从上海县内分出南汇县,从青浦县内分出福泉县,将金山卫改为金山县;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废除福泉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从南汇县内分出川沙厅。而今天的崇明、嘉定、宝山,在清代都是太仓直隶州的属县。

“上海道”在整个清代只是个俗称,且这个“俗称”也只是后期才有的。

上海境内入清之初有两个道级建制,一个是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七月乙卯,也即清军占领江南当年设置的分巡苏松兵备道,辖苏州、松江二府,道署设在太仓州(当时太仓不是直隶州,而仅是苏州府下属的散州),上海县当时仅是单纯的松江府属县关系;另一个则是沿袭明代建制的苏松粮储道,道署设在常熟县内。

事实上苏松粮储道终清朝一世一直存在,但这个道非常不走运,最初连一个下属府州县都没有,直到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才将苏州府划归该道,翌年道署迁苏州,但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苏州府就又被划回了苏松太道,徒有虚名的苏松粮储道从此只能羡慕嫉妒恨地“挂靠”在别人辖下的苏州城内,历任道员通常都是“挂职锻炼”,成为江苏省和淮军“储备干部”的富集地。

回到“苏松太道”这个“主话题”上。

分巡苏松兵备道在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改名为分守苏松常道,将常州府及其属县划入,道署迁到苏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被裁撤,但九年四月丁亥即恢复,仍然辖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所有属县。

康熙似乎和“上海道”相性不合——仅仅过了12年,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十一月癸巳,分守苏松常道又被裁撤,这次这个道整个被大卸八块,常州府划归江镇道,从此和“上海道”再无瓜葛,而苏州和松江两府则被一个名为“督理苏松常镇粮储道”的临时性机构暂时管辖。

就这样熬了40多年,终于熬过了对“上海道”而言“暗无天日”的康熙朝,1723年雍正继位,第二九月乙巳,“上海道”的春天就来了:清朝再次设置了管辖苏州、松江二府的道级机构——分巡苏松道,当然,混得有点惨,不仅丢了常州府,连顺治时就有的“兵备”头衔都整没了。或许为了安抚失落的苏松人,清廷当月把太仓散州升格为直隶州,这样分巡苏松道就又成为下辖两府一州三个一级建制单位的道,一度移驻苏州的道署也迁回太仓。请注意,这个当初似乎漫不经心的“搬家”,对后来上海地位的变化至关重要。

不过雍正似乎继承了康熙“爱折腾”的传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八月壬寅,他别出心裁地将太仓直隶州和隔着一条长江的通州府(今南通市)划为一个新的道——分巡太通道,这样一来分巡苏松道连道署驻地都丢了。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太仓划归邻居,分巡苏松道署必须搬家,或许是不愿再走回头路吧,道署在这一年(1730年)应时任江苏巡抚尹继善的奏请迁到上海县,第二年迁入新建的、位于上海县城大东门内巡道街的新衙署内。可想而知,若非太仓州被莫名其妙划给分巡太通道,上海县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迎来一个“上级派驻机构”,从而获得宝贵的“行政升格”。在“搬家”同年,雍正皇帝大发慈悲,把“弄丢了”很多年的“兵备”二字,发还给了“上海道”。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八月丙午,横空出世的太通道被裁撤,太仓直隶州又被归还,但分巡苏松兵备道新落成的豪华衙署总不能浪费,因此再未搬回太仓,“上海道”的俗称也是从这一刻才开始被叫起来,而实际的正式名称则是“分巡诉讼太仓等处地方兵备道”,“行政级别”也被提升为按察使司副使级(通俗说就是“副省级”,这让苏松太道成为江苏省级别最高的道员,常常因带有高级署理头衔而为从三品甚至更高官阶,而非一般道员的正四品);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三月丁未加“兼管水利”四字;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月丙子,清廷设立督理苏松常镇太粮储道,希望强化税赋管理,苏州府划归该道,“上海道”改名为分巡松太兵备道兼管水利;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五月乙亥,清廷“架空”督理苏松常镇太粮储道,使之专管税收,不再管理地方行政,苏州府及其属县又被划归“上海道”,上海道改名为“分巡诉讼太仓兵备道兼管水利”,简称苏松太道,俗称“上海道”。

从此直到清朝灭亡,“苏松太道”的名字和辖区再未变过,直到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1月7日,才将“苏松太道”改名为“上海道”,辖上海、松江、南汇、昆山、宝山五个县,后增辖吴县、吴江、常熟、青浦、金山、奉贤、川沙、太仓、宝山、嘉定、崇明,共15个县;同年5月23日,上海道改名为沪海道,辖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太仓、海门、嘉定、宝山、崇明,共12个县,“沪海道”一直维持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4月18日北伐军占领上海后撤销,再往后就是“上海特别市”和上海直辖市的历史了。

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徐汇区平江路四十八号,原民国上海道、沪海道办公地址

历任苏松太道主官辨析

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分巡苏松道迁入上海县起,历任苏松太道主官的姓名大多可考。

第一任苏松道为徐永佑,此人正史无传,籍贯无从考究。

第二任为河南归德府睢州人王澄慧,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任,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

第三任为满洲正白旗人礼山,雍正十三年任,同年改;

第四任为山西蒲州人崔琳,雍正十三年任,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升按察使;

第五任、也就是第一任苏松太道为浙江仁和(杭州府附郭县)人翁藻,乾隆元年任,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升布政使;

第六任为山东惠民人王云铭,乾隆五年任,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改;

第七任为河南夏邑人汪德馨,乾隆八年任,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改;

第八任为满洲镶红旗人托恩多,乾隆十年任,乾隆十升布政使;

第十任为湖南宁乡人陶士偰,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任,同年升按察使;

第十一任为满洲正黄旗(一说汉军镶蓝旗)人广安,乾隆十四年(公元1748年)任,改任时间不详;

第十一任以下至道光年间苏松太道任、讫记载紊乱,兹将大略整理如下:

第十二任为满洲正黄旗人诚安;

第十三任为浙江(县名失考)人邵大业;

第十四任为山西阳曲人申梦玺;

第十五任为浙江山阴人朱奎扬;

第十六任为山东海阳人胡文伯;

第十七任为满洲正黄旗人萨载;

第十八任为直隶河间人李永书;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任,乾隆三十年升按察使

第十九任为浙江钱塘人劳宗发,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任,乾隆三十四年改;

第二十任为直隶宛平人钟广豫(一作钟光豫,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任,翌年改)

第二十一任为满洲正黄旗(一作汉军正黄旗)人杨魁,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任,乾隆三十六年改;

第二十二任为浙江钱塘人袁鉴;

第二十三任为满洲镶黄旗人栋文,有作“陈文”者,误;

第二十四任为满洲镶黄旗人福安;

第二十五任为浙江青田人韩锡祚;

第二十六任为浙江海盐人朱履中;

第二十七任为山东昌邑人孙含中;

第二十八任为汉军正蓝旗人李奉翰;

第二十九任为山东峄县人孙栝;

第三十任为江西庐江人陈大化;

第三十一任为满洲镶黄旗人盛保;

第三十二任为山西代州人冯廷丞;

第三十三任为安徽桐城人章攀桂;

第三十四任为浙江嘉善人金汝珪;

第三十五任为江西南城人张铭;

第三十六任为河南鹿邑人梁群英;

第三十七任为福建长乐人冯鼎高;

第三十八任为满洲正白旗人(一作汉军正白旗人)通恩,嘉庆元年升按察使;

第三十九任为直隶沧州人李廷敬;

第四十任为山东历城人方昂;

第四十一任为江西南丰人赵宜喜;

第四十二任为安徽兴县人康基田;

第四十三任为直隶深州人田自福;

第四十四任为湖南长沙人周锷;

第四十五任为直隶丰润人郑济焘;

第四十六任为蒙古镶蓝旗人钟琦;

第四十七任为直隶大兴人朱涂;

第四十八任为汉军镶红旗人宋如林;

第四十九任为旗人桂昌(似乎是满洲镶蓝旗人,其子叫光珠);

第五十任为浙江仁和人龚丽正;

第五十一任为洪暻,籍贯不详;

第五十二任为山东邹平人李景峄;

第五十三任为浙江钱塘人潘恭常;

第五十四任为云南昆明人尹世衡;

第五十五任为湖北江夏人陈銮

第五十六任为直隶顺天府人周景贤(一作周继炘);

第五十七任为云南昆明人陆萌奎;

第五十八任为满洲正蓝旗人葆谦;

第五十九任为程怀暻,籍贯不详;

第六十任为福建泉州人苏玉廷;

第六十一任为蒙古正黄旗(一说满洲正黄旗)人善庆;

第六十二任为河南固始人吴其泰;

第六十三任为广西临桂人杨金城;

第六十四任为安徽徽州府人汪忠增;

第六十五任为河南商城人周祖植;

第六十六任为安徽(当时)盱眙人汪云任;

第六十七任为贵州贵筑人王玥;

第六十八任为福建晋江人巫宜楔;

第六十九任为广东连平人颜以燠;

第七十任为山东东平人宫慕久;

第七十一任为旗人咸龄(不知道属于何旗);

第七十二任为满洲镶白旗人麟桂;

第七十三任为广东香山人吴健彰,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任,咸丰四年革;

第七十四任为汉军镶红旗人杨能格,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任,咸丰六年改;

第七十五任为山西解州人赵德辙,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一度接任杨能格,未己杨复任;

第七十六任为浙江定海人蓝蔚雯,两度护理,一度真授;

第七十七任为江西南丰人汤云松,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授,翌年调;

第七十八任为四川华阳人薛焕,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授,同年升布政使;

第七十九任为山东济宁人史翼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任,未几免;

第八十任为浙江钱塘人吴煦,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任,同治元年(1862年)改;

第八十一任为湖南长沙人黄芳,同治元年任,翌年改;

第八十二任为广东丰顺人丁日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任,翌年改;

第八十三任为浙江永康人应宝时,两度代署,同治五年真授,同治八年(1869年)改;

第八十四任为安徽六安人涂宗瀛,同治八年(1869年)任,同治十年(1871年)改;

第八十五任为浙江归安人沈秉成,同治十年任,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河南按察使;

第八十六任为广东南海人冯焌光,同治十三年任,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改;

第八十七任为安徽贵池人刘瑞芬,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任,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升江西按察使;

第八十八任为浙江余姚人邵友濂,光绪八年任,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升河南按察使;

第八十九任为安徽合肥人龚照瑗,光绪十二年授,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升浙江按察使;

第九十任为湖南衡山人聂缉槼,光绪十六年授,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升浙江按察使;

第九十一任为安徽合肥人鲁伯阳,光绪十九年授,翌年免;

第九十二任为江西庐陵人黄祖洛,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调任,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丁忧去职;

第九十三任为湖南湘乡人刘麟祥,光绪二十二年授,翌年卒于任上;

第九十四任为江西上犹人蔡钧,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任,翌年免;

第九十五任为湖南湘乡人李光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任,翌年升江西按察使;

第九十六任为直隶天津人(一说广东嘉应州人)黄建莞,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任,未几调离;

第九十七任为湖北孝感人余联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任,翌年升江西按察使;

第九十八任为浙江山阴人程仪洛,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任,未几升两淮盐运使;

第九十九任为湖南湘潭人袁树勋,光绪二十六年任,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改;

第一百任为满洲正黄旗人瑞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江西按察使;

第一百零一任为广东香山人梁如浩,光绪三十三年任,翌年调任外务部右参议;

第一百零二任为广东番禺人蔡乃煌,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任,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革;

第一百零三任、也即最后一任苏松太道为浙江仁和人刘燕翼。

剔除兼任、署理、代理和多次重复任职者,清代“上海道”一共就是这一百零三人。

这一百零三人中除籍贯不详者四人外,人数最多的是旗人(21),其次为浙江(17)、山东(8)、安徽(8)、湖南(7)、直隶(7)、广东(6)、河南(6)、江西(6)、山西(4)、福建(4),其余各省不过一、二人而已。

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这里就是清代苏松太道衙署所在地

苏松太道兼有海防、财赋、商务和水利等要务,职责重大,人选非常慎重,前期往往选用旗人,兼用北方各省人,南方则主要以皖北和浙江杭州为主,其它地方人较少,这是因为上述地区都属于官话区,和皇帝及京官交流方便;咸丰、同治以后旗员几乎绝迹,浙江、广东、福建等籍贯大增,这是因为苏松太道对外交往和商务交流职责加重,这些籍贯的官员虽然口音重,和京官交流不方便,却更善于和洋人、商人打交道。同期来自湖南、安徽的官员也大增,这当然是和湘军、淮军系统“鸡犬升天”息息相关的。

整个清朝一朝,“上海道”在行政上都明确隶属于江苏:政务归两江总督(南京)、江苏巡抚和江苏苏州布政使司(都在苏州)管,军事归江南提督(驻松江)管;同期浙江属闽浙总督治下,和“上海道”甚至不属于同一个总督辖区。

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在上海五口通商、尤其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租界划分开始后才变得密切,但最初商业方面受广东、福建、江苏(称粤、闽、苏帮)影响更大,直到咸丰三至五年小刀会之变后,清廷因粤、闽帮多数参加小刀会,对之加以排斥,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当地商业直至民国都一蹶不振,苏帮也就此衰落,以宁波为主的“甬帮”才后来居上。

清代“上海道”即苏松太道的沿革

历任苏松太道留下照片者寥寥无几,图中为倒数第二任苏松太道蔡乃煌(中)

至于有些业余论者所谓“没有一个‘上海道’是江苏人,所以江苏在清代对上海影响几乎为零”,则是十足的误解:清代官场讲究“回避”制度,除非皇帝特批,本省人是不能在原籍任职的,正因为“上海道”在清代属于江苏省,和江苏的关系太过密切,所以江苏人是绝不可能担任“上海道”道员的,唯一的一个“例外”汪云任,还是因为当时他的故乡盱眙县隶属于安徽省泗州直隶州(今安徽泗县),尚不是江苏“领土”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