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南京有可能躋身中國十強嗎?

葉夜love


南京本來就是中國十強城市之一,南京GDP雖然不在全國城市前10名,但大家不要唯GDP來論英雄,一座城市強不強,看的是綜合實力,經濟只是其中一項,還包括政治、軍事、科教、醫療、文化、交通等多個領域。在江蘇,蘇州GDP雖遠在南京之上,也超過了武漢、成都、杭州等城市,但論綜合實力,蘇州還是在這些城市之下的,因此不能只看GDP。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南京自古就是江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現如今南京是江蘇的省會,第一大城市,副省級城市,是江蘇省政治、科教、醫療、交通中心。南京經濟發達,是中國三大電子工業基地之一 ,製造業強市排名居中國第一,在長三角地區中是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根據中國城市經濟學會、華頓經濟研究院公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顯示,南京都是全國10強城市。

其實從GDP來看,南京也是有希望進入全國前十的。2018年南京GDP為12820.4億元,位居全國第11,與第10名的杭州只相差不到700億,去年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南京首位度不夠,省會功能發揮不夠。因此這兩年江蘇省政府越發重視南京的發展,向南京投入更多的發展資源,發展勢頭正猛,進入全國前十是有很大可能的。


錦繡中源


作為一個專業經濟領域學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南京目前的實力肯定是居於前十的,這裡是值得綜合實力,雖然GDP蘇州目前比南京高,但加上科教文衛醫療交通等各種因素,南京肯定是在蘇州之上,除非蘇州的經濟規模有足夠的差距超越南京,可以不是。南京也是破萬億的大都市,不像瀋陽、西安等這些昔日的中心城市那麼沒落。南京無論經濟還是文化教育都發展的非常出色,作為江蘇省省會,承擔了經濟大省的行政功能,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南京大都市圈,包含了安微部分城市,也是長三角地區綜合排第二的,杭州很有可能超越南京,但杭州目前也是前十的,所以杭州的崛起本質上不影響南京全國前十。只有十名以後的超越才能對南京有危險,仔細考慮排名,前十中基本都不會跌出前十,基本都很穩。假設目前南京以最差的第十位考慮好了,那麼目前第十一和第十二,應該是蘇州和青島之中選,這也是從經濟以及綜合中考慮的。蘇州和青島目前經濟也處於瓶頸狀態,國家後期定位還是從進出口轉向內需拉動,有利於省會綜合性城市發展,所以南京未來前十很穩定,個人覺得南京和武漢、成都、杭州這四個屬於一個級別的省會,孰強孰弱很難評說。這裡也只有杭州屬於四位區號,說明杭州曾經不是國家重點定位的城市,能在今天逆襲也是證明了杭州的實力。

所以我的結論是:未來十年,南京穩穩的中國十強。

歡迎大家閱讀點贊評論關注,我是阿力品百城。


旭峰觀世界


(南京雞鳴寺)

南京是虎踞龍盤之地,也是溫柔富貴之鄉。作為我國的六大古都之一,南京一直是文化薈萃,經濟繁榮,人文鼎盛。但是建國以來南京的地位確實衰弱了不少。今天的廣州和深圳完全是後來者居上。就是成都、武漢、杭州等省會城市,現在實力也已經不落於南京了。

綜合實力上,南京現在大概排在全國什麼位置呢?我們來看一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天津、南京。這是我對中國大城市的排名。排下來的話,南京還是位居全國前10的。

南京的排名之所以不算很強,主要是經經濟發展有一些短板。就拿南京和武漢、成都、杭州等城市來相比吧。南京的經濟發展中,產業亮點不是十分明顯。不像武漢有汽車,成都有電子科技,杭州有電子商務明顯的有特色的產業。南京沒有,他沒有一項在全國非常知名的產業。所以在和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時,南京的弱項就體現出來了。

用了南京也有自己的強項,就是教育。他坐擁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兩座985高校,還有一票211院校。在各大省會城市中,不單單南京是一座教育重鎮,武漢、廣州也是教育重鎮。所以南京的強項又被其他城市所抵消了。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南京的首位度不夠。首位度可以簡單的量化為城市GDP佔全省的比重。南京市GDP在1萬億多一點,江蘇省是9萬多億。算來的話,南京的首位度大概只有12%左右。在所有省會城市中,這個比重應該是倒數的,比它或許只有一個濟南了。江蘇蘇州GDP遠遠超過了省會南京,所以經濟上南京不是江蘇的領頭羊。

未來10年南京的綜合實力排在全國前10,應該是問題不大的。現在排名在他之後的長沙、鄭州、西安等城市,綜合實力一下子是趕不上南京的。

江蘇省也已經意識到了南京首位度不夠的情況,在加緊佈局,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南京在全省的首位度。10年之後這個效果多少會有一些吧,至於有多少拭目以待吧。


財經知識局


南京的綜合實力何時退出過大陸十強!至於GDP總量不好說,如果其他城市在不斷撤併周圍城市,擴大區域範圍,而南京一直是6500平方千米的話,排位就可能繼續下滑。與杭州相16700平方千米相比,大家說南京是應該自信還是羞愧呢?


亞輝972


難道南京現在不能排全國十強嗎?經濟文化教育,歷史旅遊地理,都在十名以外嗎?所謂權威排名權的專家的威,有多少是老百姓的權群眾的威?十朝古都,全國經濟最發達省份省會,擁有全國5A景點十分之一的江蘇,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二,南京竟然不是前十,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三國時期建都建鄴開始積累起來。可惜六朝來講普遍非盛世王朝,歷史沉澱還是有一些的。現在以gdp來看基本在十名開外一點,但是gdp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像無錫蘇州都比南京高一些,但屬於工業附加值較高的城市,比較偏科一點,均衡度不夠。

南京的位置比較尷尬,上海,蘇州無錫杭州在前,後有合肥,各有吸引力,南京夾在其中有點不上不下,高端服務業,總部經濟首選上海高端製造業蘇州無錫招商引資積累很深,又有完整產業鏈,杭州歷來不遑多讓,合肥半導體新興產業追趕很快,所以長三角經濟帶活力很強,南京還是要突出好定位,前途還是有的,關鍵看新興產業和商業的發展,臺積電不是選址南京了嗎,臺積電還是很厲害的,有獨步全球的殺手鐧的。如果更多的ICT產業形成積聚的話還是很光明的,只不過目前來看合肥武漢未來優勢很大。那麼商業的話,最大的劣勢是離上海太近,自身飽和度需要人口支撐。南京高效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如果能留住高端人才,找準定位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在服務業領域突破形成幾個點還是有戲的。

長三角的問題就是輻射效應帶動肯定差不到哪兒去,但要想突破到頂端競爭又很難。但不管怎麼說南京和杭州還是僅次於上海的全領域綜合實力較強的,各方面比較平衡的。這個情況和珠三角廣州的處境有點類似,但廣州底氣還是很足的,而且自身的服務業鏈條比較完整。總之,對老百姓來講,高附加值產業和高度繁榮的商業對收入的增加值貢獻最大,城市的宜居度南京不算太有優勢,產業的突破和人才的吸引力決定未來能否躋身前列。


Vettel233


請不要以GDP來評價南京,一個城市的大小是有其歷史來決定,但是其地理空間才是是它真正的規模。

攤開地圖看一看,在全國50公里級別(小於100公里,高鐵半小時以內)地級市數量,大家可以數一數,南京周邊有多少。按照相關城市的合併的話,這都是大南京。鎮江,揚州本來都是做過省會衙門的。從大徽京角度看,安徽許多城市更靠近南京。

綜合角度看,請不要為難南京。大強不要以地理面積,不要以GDP的數量,南京人民在努力。無慾則強,有實力不在大小。

加油,南京。



正午的陽光1919


未來十年,南京能否進入十強,這個問題只能是做些理性的分析,至於能否實現,還是拭目以待。我認為有可能。

一:長三角發展己上升為國家戰略,南京作為長三角唯一特大型城市,有責任,有擔當。

二:省委省政府已將南京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城市作為重要議事曰程,正努力提高南京的省會首位度。

三,南京及時修編了總體規劃 ,把江北新區作為第二主城,發展主體突出,發展方向明確。

四,一系列重大舉措落地生根,江北高鐵樞紐,寧淮高鐵,寧滁蚌高鐵,寧揚城際乃至於沿江高鐵及城際的鐵路、過江通道規劃不僅出臺,而且有的已經開始實施,交通在提速。

五,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和技術的招引政策 ,只要南京充分發揮科教資源的優勢 ,南京正在上升的發展勢頭必定有預期效應。

六,南京都市圈的作用及南京的引領是個重要課題,因為南京都市圈中有四個是安徽省的,如果發揮得當,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運河之楊


北濟南、南南京,兩個人口、經濟大省省會城市,在省內首位度較低,近年先後提出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先後提出北跨拓城,進入擁江(河)發展時代。

  • 人口

  • 地區人口

  • 省會城市人口占全省比例,濟南市、南京市均較低。
  • GDP

  • 地區GDP

  • 省會城市GDP佔全省比例
  • 濟南市,山東省省會,主要發展黃河南岸地區,提出北跨黃河拓城,由黃河沿岸城市邁向擁河發展時代。

  • 南京市,江蘇省省會,主要以揚子江南岸秦淮河地區發展為重,當前提出北跨揚子江拓城,由“秦淮河時代”邁向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

  • 兩個城市均提出強省會模式,在區域人口、經濟優勢基礎的支持下,潛力巨大。

大區地位

  • 經濟區

  • 軍事區

  • 大區中心城市爭奪

  • 山東省支持青島市發展海洋型國家中心城市

  • 江蘇省支持南京市發展長三角創新型國家中心城市

  • 幾個經濟、軍事大區國家中心城市分佈

  • 中部戰區、北部沿海經濟區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北京市、天津市,區間內青島市依託山東省人口、經濟及北海艦隊司令部、北部戰區海軍司令部、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濟南市的支持,申報成功的幾率很高。

  • 北部戰區、東北經濟區,瀋陽市具有絕對優勢,北部戰區機關駐地、北部戰區聯勤保障中心,瀋陽鐵路監管局、瀋陽鐵路局駐地等優勢,申報成功幾率非常高。

  • 黃河中游經濟區、中部戰區,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為鄭州市、西安市。

  • 西南經濟區、西部戰區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為重慶市、成都市。

  • 南部戰區、南部沿海地區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廣州市,特區香港市。

  • 東部戰區、東部沿海經濟區,長三角城市群已經確定國家中心城市為上海市,與其他大區比較相對單薄。

  • 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區國家規劃

  • 南京市以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及大學、研究機構、區域人口、交通、經濟等優勢,申報創新型國家中心城市優勢明顯。

南京市,本身就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且發展後勁十足,戰略地位突出,綜合實力躋身十強沒有問題。

  • 人口紅利時代即將結束,改革開放階段依託進出口貿易和外來打工人口高速發展經濟的城市將迎來挑戰。


  • 人口迴流明顯,戶籍人口占比高的城市表現出強大底蘊。
  • 流動人口占比較高的城市,在房價飛漲、子女教育陪伴孤憐、新增流動人口減少等不利條件下,勞動者將出現新選擇,企業因人工成本,青年勞動力流向選擇主營業務轉移。
  • 具有政治、軍事、交通、醫療、教育、歷史、文化、金融等綜合性中心城市,依託其綜合實力將快速進位。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不知道這種問題是如何出現在悟空問答上的,你只要知道,南京再怎麼樣都帶是一座帶有“京”的城市。


南京最令人詬病的就是GDP總產值,比如說GDP沒有其他省會高等等。多但是熟不知南京佔地面積是全國省會倒數第二,人口基數也只有區區800萬人口。如果論人均產值絕對是高過諸如武漢、長沙、成都等。



實際上南京本來就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後第五城,條件成熟完全可以躍居第四。南京擁有眾多的有利條件,比如985,211,國家中心城市,交通便利,有幾個城市敢說在科教文衛全方面超過南京的?要知道南京可是綜合實力最強江蘇省的省會。廣東都能都能砸出兩個一線城市,江蘇憑啥不能。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南京該怎麼發展,而不是南京能不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