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神壇”的農村土雞,城裡人說不吃就不吃了,為啥?

我家每年都養幾隻土雞,平時都是讓土雞在院子裡散養,雞想飛出院子我們也不多管,它自己到飯點知道回來的。而農村村民家裡養土雞,一般都比較佛系,不去刻意“催熟”,平時用五穀雜糧、蔬菜葉子餵養,土雞自己也會在土裡樹上找蟲子等食物吃,所以一般一年下來家養的土雞也長不了多大,養殖兩年的土雞個頭也不見特別大,但兩年的土雞燉湯,油脂豐富,口感香醇,所以我們家養土雞一般都會在兩年後殺了吃。

城裡人自然知道土雞的好處,沒有任何飼料添加劑,非常的綠色健康,並且營養非常豐富,肉質有彈性,口感超級好。有些女人坐月子,還會專門在農村找土雞高價買了回家燉湯給坐月子的女人補身體。

可以說,土雞在那幾年真的非常受歡迎,很多城裡人甚至不惜驅車上百公里跑到農村吃土雞或者買土雞,那幾年我們村也開了不少農家樂,但凡有賣土雞的,一百多元一盤菜銷量都非常可觀。可是最近幾年來看,農村的土雞確實沒有以前那麼受城裡人歡迎了。

“跌落神壇”的農村土雞,城裡人說不吃就不吃了,為啥?


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3點:

1、首先,受到利益的驅使,一些投機分子利用假土雞冒充真土雞售賣,從而獲取高利潤。

我見過村裡一些農家樂的老闆,在養雞場買回來一些飼料雞,然後放到家裡用五穀雜糧餵食兩三個月後,就冒充真土雞出售,售價一點不比真土雞便宜。但畢竟不是真土雞,城裡人吃過幾次之後,就能感覺到不對勁,這樣的事兒發生的多了,城裡人擔心自己花了真土雞的價錢買了假土雞,正是這種土雞市場的混亂,以及以假充真現象的存在,才使得現在的土雞沒有以前那麼受歡迎了。

“跌落神壇”的農村土雞,城裡人說不吃就不吃了,為啥?


2、土雞價格不菲,偶爾吃一次尚可,普通人不會經常吃。

土雞火的那幾年,不少城裡人都會慕名來到農村買土雞或者在農村吃土雞,那時候土雞價格都已經達到40多塊錢一斤了,土雞個頭不大,但養殖一年以上的土雞也能達到兩三斤,所以一隻土雞一兩百元很常見。所以很多城裡人因土雞營養價值而選擇品嚐土雞,但更多的人是嚐鮮過後便迴歸正常生活了。隨著土雞的火爆,後來土雞價格越來越高,我們村有農家樂最貴的一斤土雞能賣到80塊錢,大多數普通人,並不能夠經常消費。

“跌落神壇”的農村土雞,城裡人說不吃就不吃了,為啥?


3、真土雞數量少,而且銷路窄。

在農村生活的人,一般都會在家裡養幾隻土雞,一方面可以吃雞蛋,一方面土雞養大了可以吃肉。可是這些農村人家中養的真土雞,往往需要專門來村裡收購土雞的人,才能賣出去,農民自己因為土雞養殖數量不多,價格又高,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太麻煩,還不一定有人會買走,所以很多人都留著自己吃了。

真正的土雞如果有專門的渠道售賣,其實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只不過現在市場上的假土雞太多,且真假難辨,這才導致了土雞“跌落神壇”。

總之,土雞從爆火,到城裡人不怎麼吃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