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限薪令”有用吗?有明星敢公开抵制或者罢演吗?

来自:鲤行者

虽然我本人支持“限薪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明星敢公开抵制“限薪令”甚至罢演。

应该限制薪酬吗?

理论上而言,明星的薪酬应该交给市场去决定,而不是人工进行干预,明星的片酬如果太高,但是他没有撑起相应的票房,那么事不过三,我相信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不可能无原则的一直高薪邀请一个没有票房支撑力的演员(当然通过电影渠道在做违法洗钱的另说)。举个例子,《上海堡垒》票房1.2亿,据说鹿晗片酬1.2亿,舒淇8000万元,资本方可以说亏到底朝天,一次或许意外,再来一两次,你认为资本方还会选择他吗?肯定不会,所他终将被市场抛弃,这就是市场的抉择利。

你认为“限薪令”有用吗?有明星敢公开抵制或者罢演吗?

按照美国《综艺》公布的电影巨星们的片酬,2019年瑞恩·雷诺兹在《地下6号》的片酬达到2700万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道恩·强森在《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的片酬是2000万美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小罗伯特·唐尼,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只出演了15分钟,就拿走了1000万美元片酬。好莱坞的巨星们片酬也不低,为什么大家没觉得好莱坞的薪酬过高呢?美国也没有限薪令呢?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能够给资本方带来足够的收益,所以资本方愿意出这个价。

你认为“限薪令”有用吗?有明星敢公开抵制或者罢演吗?

所以对于演员,限薪与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查清他们的收入是否合法,是否按时足额纳税,有无偷税漏税逃税,这才是关键点,否则你明面上限薪,私底下他们签订阴阳合同,你依旧只是形式上的限薪。只有市场,才能做到真正的限薪(观众不买账,票房扑街几次,资本方就会清醒了,其实从最近这一两年的电影来看,就知道资本方已经在转变了,有实力,有演技的演员越来越受到资方的青睐,所以要限薪,其实最终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我们这些毫不起眼的观众)。

粗烂制作的原因

将粗烂制造归结于薪酬,我认为这是一种推卸责任,有多少资本预算,就聘请多少价位的演员,其实很多有实力的演员其实并不贵,而真正用心做好电影电视的,就算没有那些大名气的演员,依旧能取得成功,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咤之魔童降世》、《红海行动》、《羞羞的铁拳》、《无名之辈》、《流浪地球》(除了客串的京哥和过气的达哥,京哥也就是战狼才一下子名气大涨,不然之前名气也一般)、印度片《摔跤吧!爸爸》(主演在我国一点名气都没吧)等等不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甚至动画片都不需要演员。

你认为“限薪令”有用吗?有明星敢公开抵制或者罢演吗?

反之,比如《封神传奇》、《上海堡垒》、《爵迹》等等,你拿到投资不是想着去找合适的演员,而是想着找那些流量明星以及大牌明星,认为他们的粉丝可以带动票房,本身你的方向和目的就是错的了,你把资金都用在了演员身上,你谈何用心做电视剧、做电影,出烂片也就理所当然了。

你认为“限薪令”有用吗?有明星敢公开抵制或者罢演吗?

总结

即使是限薪,演员们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片酬依旧是多少人一辈子都奋斗不到的金额,特别是电视剧及电影是拓展他们名气的手段,只有名气拓展了才可以接到代言、广告等等,所以说,我不认为有哪个明星傻到抵制甚至罢演,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演员还怕找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