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官署(运河奏疏展馆)(面试七十五)

闸官署是闸务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一层官式建筑。由门厅、西用房、北大厅、东廊道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始建于万历年间,多次重修,以陈展运河奏疏的形式,讲述台儿庄运河的故事。

当年的台庄闸就位于门前的古运河上,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被称为“山东第一闸”。为保佑船只安全过闸,闸官署门前的牌坊上题有“升平”2字,这跟今天道路上的问候语“一路平安”相似。

奏疏馆北大厅门前匾额“清慎勤”,说明了闸官须具备的“淡、清、慎、勤”品质运河维护管理中的奏疏议题丰富,包括河道整治、人事变更等内容,这里择要展示了5本。

屏风南侧这幅图详细描绘了清代运河的水文形式及台儿庄运河八闸的具体位置,旧时台儿庄运河段设置有四个闸官署,每个闸官署管理两闸。图上还详细完整地标明了台儿庄境内另一条运河——伊河,俗称新河,与泇河并流。该河能和运河同泄微山湖之水,并且减轻运河的淤塞。

北侧墙上展示的是泇河三公的事迹。三公为泇河的开通力排众议、殚精竭虑,尤其是刘东星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其人其事一直激励着一代代台儿庄人踏浪前行。可以说没有三公,就没有台儿庄运河,也就没有今天的台儿庄古城。

闸官署(运河奏疏展馆)(面试七十五)

闸官署(运河奏疏展馆)(面试七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