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種小麥?

銀湖之主


題主看來是精益求精。簡單看下步驟,現在的農民都會種小麥,不懂的話再問身邊的老司機。

1.種植小麥需要的土壤是肥沃、疏鬆、有營養,這樣種植出來的小麥籽粒才足夠飽滿。所以我們要深耕土地,翻耕土地一尺左右深。現在大面積的種植小麥,基本上都是用機械拉犁深耕翻地,這樣種出來的小麥更加容易收穫。此時要撒施農家肥在土壤裡,更有利改良土地,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有利小麥生長。農家肥主要是供給植物整個生長期中所需要的養分,為作物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種植的土地的長是固定的,要整成一米寬的小晌塊,這樣既利於澆水,也好管理。一般農家肥要五千公斤左右,碳銨50公斤,或者尿素15~20公斤,這樣的土壤足夠肥沃。

2.種植小麥的種籽要選擇飽滿的籽粒,要把稍微小一點的籽粒都刪去不要,飽滿的籽粒長勢旺盛。在整理好的土地上拉溝把小麥籽粒撒在溝中,籽粒播撒,一定要均勻。不要太密,如果播撒的種子太密,長成以後會影響通風,並且大風會颳倒。播種後用土覆蓋,一定要把籽粒覆蓋嚴實,覆蓋以後,還要把地面用耙子耙平,然後進行踩壓,不要讓籽粒受風,一般一畝地需要100斤的種籽。在播種小麥前要測試一下土壤的酸鹼度,,土壤的酸性值在6.5左右是非常合適的。

3.田間管理

在秧苗長大到十公分左右的時候就要進行除草,清除乾淨雜草以後就要進行施肥。麥苗可以播撒化肥也可以播撒尿素,在施肥完以後要澆水灌溉,這樣麥苗就會逐漸壯實。

小麥長到一定的高度如果遇到大風暴雨的情況,就會倒在地裡,為了防止倒掉,就要選擇抗倒的品種來種植。小麥在灌溉期要看天氣再澆水,如果是天氣要下暴雨的狀態就不要澆水,只要把化肥撒到地裡面,等待下雨。如果不下雨,再進行澆地。這樣預防小麥倒掉,如果是暴雨,積水過多,還要將多餘的水排出去。預防小麥爛根,這樣會影響產量。

4.病害防治

在小麥快要成熟的季節,一定要及時檢查病蟲害。尤其是小麥成熟的季節,會生脂肪蟲子。這個時候一定要噴灑藥物進行消毒殺蟲。

5.成熟收穫

小麥的麥穗成金黃色就成熟了。


漁人草舍


第一步要進行:浸種,字面意思需要用水浸泡種子。首先你需要有一些小麥的種子,進行精心挑選,選出顆粒飽滿的優良的種子,將它們清洗乾淨,清洗過程中需要將漂浮在水面上的空殼和壞的小麥種子進行剔除,接著加水,使小麥種子在水中浸泡八到10個小時,具體時長要根據環境溫度來決定。夏天的時候溫度比較高,浸泡時間可以相對短一點;冬天的時候溫度較低,浸泡時間相對長一點。浸泡過程中可以看到麥子種子的胚芽慢慢生長出來,過程也是無比美妙。

第二步:觀察,當種子胚芽吸足水分之後,胚芽會一點點的生長,不出多久便可以長出白白的嫩芽,這個時候就可以著手準備催芽了,催芽之前也需要做一些準備。

第三步:催芽之前你需要先找一個盤子,做苗盤,然後鋪上一層紙巾,將水和種子非常均勻撒在苗盤上,上下再各放一個苗盤,分別鋪上一層紙巾,用來做遮光和通風。也可以用黑色的塑料袋包裹起來,扎一些小孔方便透風。種芽的生長需要在暗光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是不可以碰到陽光的。

第四步:當種芽生長到一釐米左右,就可以將上下遮光物品去掉如:多放的苗盤或者遮光的塑料袋。給小麥芽自由的環境讓它茁壯生長,這個時候仍然需要每天給小麥芽按時澆水,保持它的溼度,但是也不能澆水過多,保持小麥芽不幹枯就好。

第五步:當小麥芽生長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讓它在陽光下接受光照,讓它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接受陽光這樣有利於小麥的生長,這個時間段也可以給小麥適當的施加一點養分肥料,但是用量不必過多,防止富養化,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小麥葉苗上有沒有被蟲蛀的現象,如果有的花要及時處理,謹防蟲害損傷小麥的種芽,影響小麥的生長。

第六步:前五步做完,第六步也就是終極最後一步,就可以安心的等待小麥慢慢長成植株,待根鬚長出來之後,你可以選擇水培,也可以移植盆栽。這個期間可以十天左右澆一次水,讓它在舒適的環境自行吸收水分接受光照。

以上步驟全部做完時,我們就可以安心等待收穫了。





桂平強子


小麥是北方農業最基本的農作物,也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一般分春小麥和冬小麥,今天我就主要講一下春小麥的種植。

1. 種小麥之前,首先要把田間地塊進行人力或機械的耕作與平整。

耕作就是把地塊進行深耕鬆軟,保持良好的土壤結構,減少土壤板結,有利於種子的發芽生長。而平整土地,適宜小麥的播種,可以增強土壤蓄水性能,提高地力,從而促進小麥生長髮育。

2. 選育優良的小麥種子,可以更好的提高小麥的產量。

3. 適期播種。

北方小麥的播種期根據各地氣候差異,一般都選擇在三月上中旬或四月上中旬,播種過早,氣溫低,發芽期過長,容易凍傷芽苗,而播種過晚,氣溫回升過快,土壤凍土層容易返潮積水,不利於播種 ,還影響種子的出芽率。

4. 小麥的灌漿和施肥。

灌漿期也是小麥同步施肥期,是小麥籽粒產量的最終形成期,需要根據小麥生長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灌漿,追肥等田間管理。

5. 除雜草和病蟲害防治。

小麥在田間生長過程,由於燕麥,大麥,牽牛花,等雜草繁殖快,危害重,比小麥成熟早,要在雜草成熟結籽之前及時拔除乾淨。還要對小麥蚜蟲,吸漿蟲等蟲害和小麥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等病害提早進行防治。

6. 小麥成熟的收穫期。

小麥成熟後,根據當地天氣情況,適時進行收割,做到保產,豐產,顆粒歸倉。





火星造月


小麥10月上中旬開始播種,次年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穫。

(一)播前準備

1、品種選用

宜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地力、種植制度、產量水平和病蟲害等情況,以高產、優質、高效為目標,以減災避害、豐產穩產為重點,選用適宜品種。確保生產用種的種子質量高,種子純度不低於99%,淨度不低於99%,發芽率(正常苗率)在85%以上。

一是根據品質需求選用品種。按照企業加工需求,適當擴大優質小麥種植面積。強筋小麥適宜種植區可選用品質優異、豐產性較好的強筋品種,中筋、中強筋小麥要兼顧豐產性、抗逆性和品質。

二是根據不同生態區的氣溫條件選用冬性、半冬性品種。北部冬麥區嚴格選用冬性品種,黃淮冬麥區選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種,黃淮南片部分地區或晚播麥田可適當選用弱春性品種,嚴禁跨區種植和選用未經審定的品種。

三是根據種植制度選用品種。麥棉套種要求小麥品種適宜晚播早熟,以縮短麥、棉共生期,同時要求植株較矮、株型緊湊,邊行優勢強,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據土壤條件選用品種。肥水條件好的高產田選用豐產潛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種,缺水地區選用耐旱節水穩產品種,旱薄地選用抗旱耐瘠品種,肥力較高的旱肥地選用抗旱耐肥品種。

五是針對區域易發災害選用品種。乾熱風重的地區應選用適當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種,易發晚霜凍害的地區選擇早春生長穩健、抗霜凍能力強的品種,降水偏多、漬澇嚴重的南部地區宜選用耐溼、抗(耐)赤黴病及種子休眠期長的品種,鏽病感染較重的地區應選用抗(耐)鏽病的品種。

六是嚴格引種換種。根據生產條件變化,適時更換品種,防止不經過試驗就大量引種、調種及頻繁更換良種。在種植主推品種的同時,注意積極引進新品種進行試驗、示範,並做好種子繁育工作,確定“接班”品種。

2、種子處理

加強小麥種子處理,切實做好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減輕秋苗發病,壓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蟲危害,可以推遲小麥條鏽病、白粉病、紋枯病等病害發病時間。

根據各地小麥品種抗病性、發病程度以及氣候條件、栽培方式,合理選擇藥劑。

嚴格拌種用藥量,禁止超量用藥;拌種後立即播種,現拌現用,當日播完。適當增加藥劑拌種後用種量。包衣和拌種時,按照農藥標籤說明使用藥劑。

3、深耕(深松)耙壓

突出抓好深耕(深松)、鎮壓為主要內容的高質量、規範化整地技術,全面提高整地質量,打好麥播基礎。

深耕23—25釐米然後耙壓,或深松30—35釐米然後旋耕耙壓。深耕或深松能打破犁底層,可促進小麥根系下扎,增強抗旱能力;耙壓能破碎坷垃,沉實土壤,防透風失墒,保全苗壯苗,安全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續2年,可以1年深耕或深松,2年旋耕整地。一年一作旱地麥田深耕、深松應在7月上旬進行,利於納雨蓄墒,並及時耙耱收墒。部分旱地可採取以深松為主的少免耕技術,或推廣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一體作業機械。同時,要加強農機手作業前培訓,使其真正掌握整地質量標準和技術要領,提高田間整地作業質量。

4、施用基肥

注重測土配方施肥,氮磷鉀肥配合,補施微量元素肥。高產田採用氮肥後移技術,氮肥底施和追施各佔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

根據科學試驗和實踐經驗,不同地力水平的適宜施肥量參考如下:

畝產300—400公斤,每畝施純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鉀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畝產400—500公斤,每畝施純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鉀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節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畝產500—600公斤,每畝施純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鉀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節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5、澆水造墒

堅持足墒播種,確保一播全苗。墒情不足(當0—40釐米土層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70%時)的麥田要先造墒再播種。對不能及時造墒而播後澆矇頭水的麥田及時劃鋤,保證小麥及時出苗,防止土壤板結,減少土壤水分散失。南部低窪麥田注意排除田間積水,晾墒播種;旱地注意趁墒播種。





梅山正哥


怎麼樣種植小麥?我是鄉村呂步,為你分享自己種植冬小麥的經歷!河南開封一般是這樣種植冬小麥的,整理土地、施入基肥、耕田播種、小麥管理及收穫。

一,播種冬小麥前有哪些準備呢

冬小麥與春小麥的種植時間不同,把秋季莊稼收穫之後整理土地,如果土壤墒情比較差,適度先澆水,待水分滲完之後,再施肥耕田,如果是玉米茬,可以把玉米秸稈使用機器在田地打碎,作為肥料。

有條件的農戶,可以施入每畝1500公斤的糞尿農家肥,與15-15-15的三元複合肥40斤,均勻撒入種植冬小麥田地。使用機器旋耕兩遍,深度25~30釐米,打埂起壟後開始播種。

二,冬小麥怎麼播種的

選擇好種子,每畝播種量為10~15公斤,種子播種量一般與播種時間有關,一般冬小麥播種時間,以河南東部地區為例,在10月上旬到中旬進行冬小麥播種,當地氣溫在18℃左右,播種期越早,種子播種量越少,相反,隨著播種期的延遲與氣溫下降,加大種子播種量。

三,有哪些管理

1,補種補苗

冬小麥播種之後,去觀察一下,對田地某些地方,土壤沒有覆蓋種子的地方,把種子用土壓好。等待5~7天后,冬小麥開始出苗,然後對斷壟沒有出苗的地方,使用種子進行補種補苗。

2,控制旺長防止凍害

冬季冬小麥的管理要點是控制旺長與增強抗寒能力,採用蕓薹素內脂配合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調整與控制氮的吸收量,促進冬小麥根系生長,增強抗寒能力。

3,抑制雜草

對小麥田的雜草,一般有年前與年後兩個時間,噴施除草劑,通常年前比較好,幼草小,使用藥劑量少,效果也好,噴施藥劑的時間,以當地氣溫在10℃以上,儘量不低於6℃,選擇晴天無風的中午前後,全田噴霧。

常用抑制雜草的藥劑有,甲基二磺隆是防治麥田節節麥,啶磺草胺殺滅闊葉和尖葉雜草,還有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在噴施按照實際藥劑說明,掌握噴施濃度與方法,進行二次稀釋。

4,怎麼給小麥提供水肥

我們這裡一般不澆越冬水,主要澆返青水、撥節水與灌槳水。結合澆水追施氮肥,每畝5~15公斤尿素,撥節期需水肥最多。

5,一噴三防

“一噴三防”的一噴,噴施的什麼農藥呢,將殺蟲劑與殺菌劑和葉面肥三類藥物混合後,一起對小麥進行噴施,防蟲防病防乾熱風。

以河南當小麥的情況,一般噴施時間在揚花之前,或者揚花之後,這段時間內,進行一噴三防。容水15~20公斤的噴霧器,加入12%腈菌唑·三唑酮40~50毫升,配上40%吡蚜酮粉劑10~15克,再加上98%磷酸二氫鉀50克,二次稀釋後再配足水,進行均勻噴霧。

總結,種植冬小麥,以當地的具體情況,採取以上方法種植小麥,上述是我的分享!


鄉村呂步


選擇優良的小麥品種,在整地並施足底肥後適期播種,出苗後做好化學除草、化控工作,並及時追肥,注意防治病蟲害。

1、選用優良品種

今年良種補貼項目推廣了3個優質、高產、抗逆力強的冬小麥品種:濟麥22、泰農18、聊麥18,群眾可以有選擇的使用。

2、施足底肥

原則是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穩氮、增磷、補鉀及微肥。一般畝施有機肥 10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左右;硫酸鋅1公斤,在整地前均勻撒施,及時深翻入土。

3、精細整地

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播種質量。經常採用旋耕或免耕機播種的地塊,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釐米左右);秸稈直接還田的秸稈要細碎,清除過長的破碎秸稈,1畝秸稈還田2畝,整地時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層深淺一致,表土細碎,達到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地面平整,無根茬的標準。

4、種子處理

未拌種的種子要進行處理防治病蟲害,可選用質量較高的的種衣劑或用單劑拌種,單劑防治病害可用烯唑醇、多福酮或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2%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可用3911或辛硫磷按種子量的1.5%拌種。

5、適期播種

適宜播期在10月5-13日,播深為4-5釐米,晚播地塊適當增加播種量,小麥平均行距22.5釐米。播種後用石磙壓實保墒,以利於小麥出苗。秸稈還田地塊增加1.5公斤播種量。

6、冬前和春季水肥

冬前水肥是保證小麥順利越冬,早春防凍、防旱的重要措施。冬前土壤相對含水量大於65%時,可免澆防凍水,在小於65%時,要澆好封凍水,澆後及時劃鋤鬆土,防止地面龜裂,透風傷根,造成死苗。 冬後追肥,地力差的地塊應施兩次肥料,第一次在小麥返青期,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追施尿素,每畝20—25公斤;孕穗時追施第二次孕穗肥,可施用7-8公斤尿素;中高產田應將追肥時間後移到拔節期一次施用,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尿素,每畝20-25公斤。及時澆好起身水、拔節水和灌漿水。

7、化學除草和麥田化控

拔節前,小麥耐藥性最強,可用麥草淨等對路藥劑噴霧,進行化學除草;為防止小麥徒長和後期倒伏,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劑進行化控。以上藥劑注意溫度過低時禁用,以免影響效果,拔節期後停用,避免產生藥害,影響小麥結實。

8、根外追肥

小麥後期根系吸收能力越來越差,可在開花期及時進行葉面施肥,促進植株健壯,增強葉部光和能力,提高小麥抗病、抗乾熱風能力,可選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鋅葉面噴施,隔7天再噴一次。





土特產百貨大全


1、選用優良品種 今年良種補貼項目推廣了3個優質、高產、抗逆力強的冬小麥品種:濟麥22、泰農18、聊麥18,群眾可以有選擇的使用。

2、施足底肥 原則是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穩氮、增磷、補鉀及微肥。一般畝施有機肥 1000-2000公斤,配方肥40公斤左右;硫酸鋅1公斤,在整地前均勻撒施,及時深翻入土。 3、精細整地 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播種質量。經常採用旋耕或免耕機播種的地塊,3年以上一定要深翻一次(25釐米左右);秸稈直接還田的秸稈要細碎,清除過長的破碎秸稈,1畝秸稈還田2畝,整地時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層深淺一致,表土細碎,達到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地面平整,無根茬的標準。

4、種子處理 未拌種的種子要進行處理防治病蟲害,可選用質量較高的的種衣劑或用單劑拌種,單劑防治病害可用烯唑醇、多福酮或多菌靈按種子量的0.2%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可用3911或辛硫磷按種子量的1.5%拌種。

5、適期播種 適宜播期在10月5-13日,播深為4-5釐米,晚播地塊適當增加播種量,小麥平均行距22.5釐米。播種後用石磙壓實保墒,以利於小麥出苗。秸稈還田地塊增加1.5公斤播種量。

6、冬前和春季水肥 冬前水肥是保證小麥順利越冬,早春防凍、防旱的重要措施。冬前土壤相對含水量大於65%時,可免澆防凍水,在小於65%時,要澆好封凍水,澆後及時劃鋤鬆土,防止地面龜裂,透風傷根,造成死苗。 冬後追肥,地力差的地塊應施兩次肥料,第一次在小麥返青期,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追施尿素,每畝20—25公斤;孕穗時追施第二次孕穗肥,可施用7-8公斤尿素;中高產田應將追肥時間後移到拔節期一次施用,可選擇總含量≥40%(35-0-5)的配方肥或尿素,每畝20-25公斤。及時澆好起身水、拔節水和灌漿水。

7、化學除草和麥田化控 拔節前,小麥耐藥性最強,可用麥草淨等對路藥劑噴霧,進行化學除草;為防止小麥徒長和後期倒伏,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劑進行化控。以上藥劑注意溫度過低時禁用,以免影響效果,拔節期後停用,避免產生藥害,影響小麥結實。

8、根外追肥 小麥後期根系吸收能力越來越差,可在開花期及時進行葉面施肥,促進植株健壯,增強葉部光和能力,提高小麥抗病、抗乾熱風能力,可選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鋅葉面噴施,隔7天再噴一次。



敦煌雲創農業


我們這裡是北方關中平原,我就以我們的冬小麥為例,給大家講一下怎樣種冬小麥。

時間

每年的國慶節前後,1—7號,人們就開始種小麥。

選種

小麥種子都是從種子站購買,種子的型號有西農979,冀麥22號和288,這三種型號最為常見。有人說西農979用來蒸饅頭還可以,但是用來做麵條就不夠筋道,這個選種子也是因人而異,看自己的喜好。也有人把自己家裡麥包裡的小麥挖出來,做種子也可以。

拌種

種子在播種之前要拌上農藥,否則會被蟲子吃掉。今年我們這裡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沒有拌農藥的麥種都被蟲子吃掉了,又重新播了一次。

選肥料

肥料分兩種,一種是複合肥,還有一種是碳酸氫氨和磷肥。

肥料也是根據自家的地的情況選擇,複合肥含有氮磷鉀和很多的微量元素,有利於小麥生長需要,用的人比較多。而碳氨和磷肥裡的氮元素含量多,比較單一,以前七八十年代普遍都用這個,現在用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撒肥料

種小麥之前先將地裡的雜草、石頭等雜物清理乾淨,再將肥料均勻地撒在地裡。

播種

撒上肥料,將種子到進播種機裡開始播種。我們這裡大部分人選擇都是連旋帶播,就是疏鬆土地和播種一次完成就種好了,但也有人選擇先將地犁起,然後再用旋耕機旋成細土,最後用播種機直接播種就可以了。

播種量

播種的時候要掌握下種量,每畝以26斤,30斤以及50斤的量來種。

下種量要根據每年的土地墒情以及土地的形式來下種。像我們這裡如果土地墒情好,那就下種子量少,否則墒情不好時,下的量就比較多。還要考慮如果是旱地的話,下的種子就多,如果是水澆地,下的量就少。

出苗

種完小麥後七到八天出苗,要及時查看,沒苗的地方要及時補種。

小麥到第二年的二三月打一次除草劑除草,再到快要收麥子的前半個月就是麥子揚花的時候打一次殺蟲藥就可以了。

六月,小麥成熟就可以豐收了。

這就是種冬小麥的全過程,必須結合當時的天氣、墒情、地況,來靈活多變的播種。


吹小號的老天鵝


青青小麥,看著不僅能養眼,還能讓你在家體會到農家種植的樂趣。

第一步要進行:浸種,字面意思需要用水浸泡種子。首先你需要有一些小麥的種子,進行精心挑選,選出顆粒飽滿的優良的種子,將它們清洗乾淨,清洗過程中需要將漂浮在水面上的空殼和壞的小麥種子進行剔除,接著加水,使小麥種子在水中浸泡八到10個小時,具體時長要根據環境溫度來決定。夏天的時候溫度比較高,浸泡時間可以相對短一點;冬天的時候溫度較低,浸泡時間相對長一點。浸泡過程中可以看到麥子種子的胚芽慢慢生長出來,過程也是無比美妙。

第二步:觀察,當種子胚芽吸足水分之後,胚芽會一點點的生長,不出多久便可以長出白白的嫩芽,這個時候就可以著手準備催芽了,催芽之前也需要做一些準備。

第三步:催芽之前你需要先找一個盤子,做苗盤,然後鋪上一層紙巾,將水和種子非常均勻撒在苗盤上,上下再各放一個苗盤,分別鋪上一層紙巾,用來做遮光和通風。也可以用黑色的塑料袋包裹起來,扎一些小孔方便透風。種芽的生長需要在暗光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是不可以碰到陽光的。

第四步:當種芽生長到一釐米左右,就可以將上下遮光物品去掉如:多放的苗盤或者遮光的塑料袋。給小麥芽自由的環境讓它茁壯生長,這個時候仍然需要每天給小麥芽按時澆水,保持它的溼度,但是也不能澆水過多,保持小麥芽不幹枯就好。

第五步:當小麥芽生長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讓它在陽光下接受光照,讓它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接受陽光這樣有利於小麥的生長,這個時間段也可以給小麥適當的施加一點養分肥料,但是用量不必過多,防止富養化,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小麥葉苗上有沒有被蟲蛀的現象,如果有的花要及時處理,謹防蟲害損傷小麥的種芽,影響小麥的生長。

第六步:前五步做完,第六步也就是終極最後一步,就可以安心的等待小麥慢慢長成植株,待根鬚長出來之後,你可以選擇水培,也可以移植盆栽。這個期間可以十天左右澆一次水,讓它在舒適的環境自行吸收水分接受光照。

第七步:管理日常雜草。防止雜草吸收了麥子的肥料,讓麥子收稀少朵束矮短

第八步;到了第三張圖片的時候,你就可以收麥子啦,收了就可以賣錢啦。






南充小蕭


家裡種植小麥方法:

第一步,浸種:取不超過3兩(用手抓大約3把)小麥種子,放在瓶子裡,用水清洗。將空殼、壞的種子挑出來。加滿水,浸泡8-10小時左右。夏天泡時間短,冬天浸泡時間長一些,到種子吸飽水份泡軟,可以看到小麥種子的胚芽長出來。

第二步:當種子吸收充足水分,長出白芽後就可以種了。

第三步:催芽。準備苗盤。鋪上一層餐紙,用水淋溼,把種子均勻撒上。上下各放一個苗盤,鋪上紙並且淋溼。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盤蓋上。

第四步:等到嫩芽長出來將近1釐米,就可以把上下蓋著的苗盤撤掉,讓小麥草自由生長。注意每天淋水保溼,可能需要一天2-3次。

第五步:經常讓小麥在陽光下面吸收陽光,這樣才能提高收成。

第六步:過10幾天澆一次水,等到8月底就可以收穫了。

小麥的冬前管理,可以說是為後期生長做好基礎工作,如基礎工作都沒做好,後期可能不能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此外還要注意對於麥苗的生長速度的控制,如果我們播種的時間過早的話可能出現小麥徒長的現象,因為很多時候播種過早的話,溫度稍微偏高一點,在苗期的時候就會出現瘋長的情況,這個時候對於我們真正收穫小麥是沒有幫助的,只是白白浪費掉了土壤的肥力。這個時候我們要採取辦法來抑制小麥的生長,課適當的深耕土壤,這樣一來在深處斷掉小麥的根部,這樣就能比較好的抑制小麥的生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