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主要观点

1、截至3月6日,2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新冠疫情的冲击是影响集合信托市场的主因,但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集合信托市场会有一个逐渐回暖的过程。

2、房地产类产品预计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大增,信托公司在挑选交易对手和合作项目上大概率会向头部房企和一二线城市集中,展业机会相对有限。

3、基础产业类产品预计将是未来集合业务的发力重点。多省抛出巨量投资计划,“新基建”预期会出现一个小高潮。但考虑到短期内新冠疫情影响,基础产业类信托短期内难以有大起色,但长期看好。

4、金融类信托产品预期会大热。2月央行对于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力度极大,可见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且3月新证券法实施之后,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值得期待。信托公司拓展资本市场业务具有广阔的空间。

一、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及成立情况

■发行规模及成立规模环比大幅下挫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截至3月6日,2月共有58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共发行1591款集合产品,较上月同时点相比,环比减少20.02%;本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543.55亿元,较上月同时点相比,环比减少23.87%。2月集合信托市场的发行规模大幅下滑,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市场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未来集合信托市场发行预期逐渐回暖。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从成立市场来看,截至3月6日,2月共有54家信托公司成立1312款集合信托产品,与上月同时点相比,环比减少37.01%;本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094.31亿元,较上月同时点相比,环比减少43.85%。2月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成立规模下滑比较明显。从产品成立的情况来看,影响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新产品设立困难,复工延迟,人群隔离等措施使得现场尽调等必要环节无法进行;二是产品募集因疫情而停滞,线上募集暂时还无法完全替代。但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集合产品募集将逐渐恢复。

■光大信托成立规模居首

从成立情况来看,本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居首位的机构是光大信托,共计成立集合产品179款,募集资金261.14亿元。从募集情况来看,各信托公司的募集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复工延迟以及现场营销环节受阻,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规模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二、产品收益及期限分布情况

■平均预期收益率下行 产品流动性减弱

截至3月6日,2月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95%,环比减少0.05个百分点。由图3可知,2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行。本月产品的平均期限为2.02年,较上月同期相比增加0.01年。本月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的下行,与央行的流动性释放或有较大的关联。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2月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行,其主要原因或是政府经济托底政策的实施。短期来看,多数企业的经营停滞,资金链较为紧张,融资需求大增;而政府的流动性释放以及减税降费等经济托底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这一影响。长期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宽松,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预期将保持下行的趋势。

■8%以上收益区间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占比上升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据统计显示,本月共有45家信托公司披露了产品预期收益率,其中,有11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超过8.5%,有10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在8%-8.5%之间,有15家信托公司平均收益率7%-8%之间,有5家平均收益率在7%以下。另外,预期收益率处于8%以上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占比66.62%,环比增加0.73百分点;收益在6%-7%之间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占比7.95%;环比增加0.53%;6%以内和7%-8%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7.42%和17.80%,环比减少0.37和0.73个百分点。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如图5所示,1年期、1.5-2年期和2.5年以上期的集合产品数量占比小幅上升,分别环比增加1.22、0.46和0.64个百分点,1-1.5年期以内产品数量占比下滑最为显著,环比下滑1.94个百分点。整体来看,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有所抬升,但幅度不大。

■华澳信托产品收益率居首位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月华澳信托的集合信托产品预期平均收益率最高。从发行情况来看,本月共发行1款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9.4%;从成立情况来看,本月共成立1款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9.4%。从信托公司本身来看,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受到经营区域、资本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品牌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以中小信托公司为主,大型信托公司资金议价能力明显更强。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三、不同投资领域的产品变动情况

■ 基础产业类和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规模下滑明显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本月各投向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规模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以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为最。具体来看,2月金融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374.74亿元,环比减少28.89%;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96.51亿元,环比减少17.52%;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221.80亿元,环比下滑57.71%;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241.65亿元,环比减少61.59%。与去年同期相比,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募集规模下滑最为明显,降幅为45.70%,而投向工商企业领域的集合产品的募集规模在2月增长最为明显。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本月金融类信托产品募集情况最稳健,规模占比上升至第一位;基础产业次之,位居第二位,而房地产类信托占比下滑至第三位。具体来看,2月投向金融领域信托资金规模占比达到34.24%,较上月增加7.20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占比为22.08%,较上月减少10.20个百分点;房地产类信托规模占比为20.27%,环比减少6.64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规模占比17.96%,较上月增加5.73个百分点。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类产品受到疫情的影响最为严重。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除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外,其他各投向领域产品收益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来看,房地产类信托收益率为8.34%,较上月增加0.05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产品的收益率8.21%,较上月上升0.02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产品的收益率8.48%,较上月增加0.09个百分点;金融类产品收益率7.10%,较上月减少0.03个百分点。

(1)房地产信托:募集规模大跌超5成 预期疫情影响持续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房地产信托在疫情影响下募集规模暴跌。2月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规模为221.80亿元,环比减少57.71%。房地产集合信托自2019年12月后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1月受春节长假影响较大,而2月则是以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主。新冠疫情来袭,商业活动大减,复产复工延迟,房地产市场同样陷入危机,项目开工和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同时疫情也给信托公司的复工带来麻烦,房地产类产品的发行和募集陷入停滞之中。

房地产类信托业务预期在疫情过后会有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尽管近期各地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撑房地产市场,但政策的对冲作用显然不足以让房地产市场再度爆发。疫情冲击有一个长期的影响,且预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部分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尚需时日。疫情过后,房地产市场的行业分化也会更加明显,而信托公司在房地产业务的策略上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一是信托资金偏向头部房企,财务稳健、团队成熟、土地储备健康、品牌受市场认可;二是项目选择向一二线城市集中。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在项目区位的选择上多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图9所示,2月成立披露产品投向地区的312款房地产类集合信托中,广东省以56款的产品数量位居首位,其余排名靠前的是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等。

(2)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疫情冲击短期影响较大 长期仍被看好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规模大幅下滑超过6成,但长期仍被看好。2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241.65亿元,环比减少61.59%;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规模增加8.50%。从疫情防控的进展来看,基础产业类信托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预计一季度该类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规模都将下降。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资步入“快车道”,从中长期来看,基础产业类信托仍将是信托公司的业务重点。


用益-集合信托市场统计分析(2月)


如图11所示,2月成立披露产品投向地区的398款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中,江苏省以170款产品占据;而四川省和山东省次之,分列二、三位,与1月的排名没有变化。产品数量上,受到疫情的影响,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减少较为明显,而投向江苏省的产品数量下滑最为严重。

(3)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部分行业有机遇

疫情冲击下市场环境复杂,工商企业类信托在部分行业有机会。2月工商企业信托的募集规模196.51亿元,环比减少17.52%,较去年同期增长2.49倍。此次疫情让商业活动骤减,短期内商业活动的开展受限,企业的经营受到的影响颇大。虽然有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的减免帮扶,但多数企业的资金链状况普遍较为紧张。目前工商企业类信托可能的潜在增长点有二:一是政策支持下纾困资金的大幅增长;二是部分行业在疫情下的大发展机遇,如大健康产业等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行业。

(4)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相对稳健 政策支撑带来业务机会

金融类产品的募集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短期业务机会仍存。2月金融类集合产品的成立规模374.74亿元,环比减少28.89%,同比增加5.05%。疫情对经济造成显著的短期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局势逐渐明朗,从中长期而言对中国经济走势影响有限。A股市场在央行流动性充裕的呵护下,已先一步实体经济获得修复,股债市场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另外,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将来的金融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托公司拓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动机很大。

五、行业展望

整体来看,2月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除了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募集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存量信托产品的风险成为信托公司的心腹大患,信托业在一季度的表现恐怕会比较糟糕。展望后市,随着疫情逐渐受到控制,集合信托市场会有一个回暖的过程,虽预计各家信托公司会有一个补救措施,但展业上的障碍并未排除。

1、房地产类产品预计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大增,信托公司在挑选交易对手和合作项目上大概率会向头部房企和一二线城市集中,展业机会相对有限。

2、基础产业类产品预计将是未来集合业务的发力重点。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基建成为政府托底经济的重要推手。全国31个省份宣布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新基建”预期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地方政府融资预期会大幅增加。但考虑到短期内新冠疫情影响,地方财政压力比较大,基础产业类信托短期内难以有大起色,但长期看好。

3、工商企业类信托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部分领域或有大机遇。受疫情影响,各中小企业经营停滞、资金链紧张,叠加经济增长下行的预期强化,工商企业类业务的开展预计仍旧相对困难;但从疫情中受益的医疗卫生、互联网企业(游戏、线上办公、娱乐)等行业在未来蕴藏着业务机会。

4、金融类信托产品预期会大热。2月央行对于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力度极大,可见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且3月新证券法实施之后,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值得期待。信托公司拓展资本市场业务具有广阔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