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10月25日,融水苗族自治縣良寨鄉舉辦第二屆紫黑香糯文化節。據瞭解,為了讓當地高品質農特產品走出去,融水縣積極發動貧困戶種養特色農產品,打造當地農特產品品牌,打“組合拳”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據瞭解,紫黑香糯由於高山冷水生育期長、營養價值高,又是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品種以及採用千年傳承的自然農法耕作,已成為融水當地知名高品質農特產。

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良寨鄉大里村繼承壯大紫黑香糯種植,將紫黑香糯作為主抓的特色農業產業項目,擴大種植規模。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通過黨建引領、能人帶動等措施,建設良種基地,連片種植示範基地,多措並舉,做大做強紫黑香糯產業。後援單位柳州市檢查院積極協調爭取給以項目和資金支持,2018年以來共協調建設蘆笙坪、惠民小廣場、路燈安裝、村寨大門建設等項目共5個共計投資70餘萬,此外還積極組織給大里捐款捐物共計15萬餘元。後援單位積極履行幫扶責任提高了村脫貧攻堅的步伐。

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據大里村黨支部書記吳斌介紹,今年該村繼續帶動汙吞、甲同屯當地村民連片種植紫黑香糯,同時輻射帶動種植周邊鄉鎮、村屯種植規模達到1000畝,年產可達到20噸,村集體收入可達到6萬元以上。

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在紫黑香糯文化節座談會上,融水縣政府相關單位、貧困村後援單位以及柳州市知名企業家代表、電商能人積極發言,就紫黑香糯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努力把紫黑香糯打造成區內外聞名的農特產品品牌,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活動當天,融水縣良寨鄉大里村還與柳州知名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並且,柳州市中醫院當場認購8200斤紫黑香糯。

除了紫黑香糯稻,融水當地還開發打造香糯泉水螺、生態竹鼠、靈芝中草藥等特色農業產品,通過打農特產“組合拳”,助力融水當地脫貧攻堅。

在拱洞鄉培基村“螺王”滾榮清的基地裡,一顆顆碩大的香糯泉水螺在稻田裡等待著村民拾撿上市。滾榮清是90後返鄉創業代表,2017年,他整合培基村貧困戶荒廢的200畝土地,投資40萬元建立起螺螄養殖基地,同時打通柳州、湖南、貴州等地螺螄銷售渠道。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截止今年7月,滾榮清共向貧困戶發放田螺(養殖)30多萬斤,覆蓋全縣4個鄉鎮,帶動300多戶貧困戶每年增收1000多元。

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在拱洞鄉洋鳥村中草藥大戶梁正鋒的靈芝種植基地裡,生長在杉木林裡的3萬棒靈芝長勢喜人。除了靈芝,他還種植有5畝白芨和50多畝的鉤藤。通過發展種植名貴中草藥,梁正鋒帶動了十幾戶貧困戶共同發展,實現了每戶增加年收入6000元的目標。今年他準備再流轉20畝土地,增加種植面積,帶動50戶貧困戶共同發展。

挖掘特色農產品打好“組合拳” 助力融水脫貧攻堅

良寨鄉歸坪村山多地少,是個深度貧困村。後援單位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援助27.5萬元修建了竹鼠養殖基地,當地通過生態竹鼠養殖產業,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歸坪村黨支部書記陳毅剛介紹說,歸坪村利用當地竹木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抗病能力強、適合當地的竹鼠養殖,“因為當地竹子資源豐富,竹鼠養殖食材成本低,而售價基本能維持在75元—80元/斤,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村裡養殖場中成年竹鼠3500多隻,竹鼠苗已經有4萬多隻,脫貧致富道路越走越寬,日子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