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縣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

有效降伏脫貧路上“攔路虎”

本報呂梁7月15日訊(記者李全明 通訊員王永和 解德智)交口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百姓有5675人,佔貧困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成為制約脫貧攻堅工作的大“頑疾”。為了不讓“病根”變“窮根”,讓貧困人口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該縣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有效降伏脫貧路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攔路虎”。

“三醫”聯動建機制,保障群眾看得上病。交口縣統籌整合全縣醫藥、醫療、醫保資源,進一步健全完善了“三保險、三救助”體系,為全縣貧困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和醫療服務信息庫,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總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每人180元保費由縣財政全額救助,398名特困人口全部得到救助,463名貧困殘疾人員免費適配輔助器實現全覆蓋,篩查救治大病患者105人。構建起免費醫保、醫療保險、醫療救助、擴面提標、一站式結算“五位一體”健康扶貧保障體系,讓廣大群眾看得上病。

破解壁壘出實招,保障群眾看得起病。交口縣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合作,創新建立慢性病保險機制,實現人、病、藥、錢“四個全覆蓋”。縣財政籌資500餘萬元,為全縣25162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統一購買人均保費200元的慢性病門診補充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在省定43種慢性病的基礎上,新增縣內常見地方性慢性病75種,共計118種,基本涵蓋全縣所有慢性病病種。在醫保合規藥品基本目錄基礎上,將補償藥品品種擴大到中華藥典藥品所有目錄。在省定43種慢性病醫保合規藥品100%報銷的基礎上,合規目錄以外的藥品由保險公司100%報銷;新增的75種慢性病用藥,由保險公司按80%的比例給予補償。2017年以來,全縣慢性病門診累計報銷 4500人次,補償金額290餘萬元,極大地緩解了因慢性病導致的“支出型貧困”。

深化醫改促提升,保障群眾看得好病。交口縣是縣鄉醫療一體化改革省級示範縣。2017年,該縣組建縣醫療集團,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優化全縣醫療資源配置,加強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建設,基本建立起縣鄉村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省人民醫院、省心血管病醫院、汾陽醫院建立醫聯體,幫助提升全縣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打通急診救治綠色通道,共享優質醫療服務。

下沉服務通梗阻,保障群眾防得住病。組建鄉村幹部、家庭醫生“雙簽約”服務團隊,全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口37354人、重點人群簽約服務17421人、健康扶貧簽約服務5675人,簽約率分別為38%、67%和100%。定期、不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進村入戶開展醫療衛生宣傳和巡診坐診活動,推進資源下沉、服務下移,打通健康扶貧的“最後一公里”,讓廣大群眾享受到醫療救治和醫療政策的雙重服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優化流程強服務,方便群眾就醫報銷。交口探索推出“三個一”便民服務模式,縣內醫療機構開通“一站式”服務,貧困患者免押金先住院,出院時一次性報結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大病救助及兜底補償資金,個人付費最高不超過1000元。貧困患者外出就醫住院“一站式”報銷,設立人社、民政、保險等部門合署辦公的醫保綜合報銷“一站式”服務中心,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個月內辦結,群眾只需跑一次;為貧困慢性病患者辦理“一卡通”,在縣內各定點醫療機構持卡購藥可即買即報,付費不超過藥品總價的10%。

交口縣委書記霍慧文說:“通過建立多重保障機制,加大扶助力度,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使健康扶貧之路鋪設得更牢固、更便捷、更寬廣,讓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