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上善如水”這四個字是很多企業家老闆的辦公室裡或者個人愛好者的家裡常掛的字,它是道德經中的第八章的內容,大家都知道“善”的大概的用意就是跟“好”相關聯的,然而老子用它和水聯繫到一起,為何“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老子西出函谷,雲遊四方,他認為“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道德的物質,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且甘願停留在最低窪,最黑暗和最骯髒的地方。水雖然處於萬物之下,處眾人之所惡,卻滋潤萬物,兼濟天下。這就如人類謙卑處下,胸懷廣闊的優秀品格。

“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水”有再大的功勞,也從來與世無爭,既不與萬物爭寵奪利,也不佔有滋潤萬物的功勞,這樣的結果便是“夫唯不爭,莫能與之爭”。正是與世無爭,所有沒有過失。此句啟發了我們爭寵奪利帶來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甚至引火上身,造成過失。老子認為:“水”不求回報,那麼“道”會回報它。使它成為自然界最強大的存在,萬物無法超越它,所以沒有辦法回報它。也就是老子提及的“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自然規律給了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深刻智慧,但領略的人極少。想要變得強大,就要與世無爭,與世無爭“天”和“道”會回報你,所以與世無爭就是最強大的“爭”,謙虛使人進步,此章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要保持謙遜的品質方能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