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上善若水”,這樣理解才正確

【道德經】:“上善若水”是一句名言,老子的一句大白話,我們很多人會直接通過想象水的各種特質,來理解這句話,這樣理解,不完全對。

老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是中國文化的最高點,他的每一句話,我們都必須通過他的全文來理解,甚至還必須回到老子所處的那個時代,參考那個時代的一些特徵,才可能比較準確的讀懂老子。

「道德經」:“上善若水”,這樣理解才正確

老子傳說是周代圖書館管理員,老子所處的時代,正好是文明剛好在中原形成的前後,老子可以非常直觀的對比中原的文明人與周邊原始氏族的方方面面,如中原文明人因貪婪好鬥與戰爭不斷,導致民不聊生。而周邊原始氏族卻一片祥和,老子甚至在最後的理想國,建議人們回退到這種小國寡民的狀態。

這就是大概老子的價值取向,他全文處處批評文明人的貪婪與慾望,處處在讚揚原始氏族的那種簡單祥和的生活。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們結合老子的價值取,歷史背景及全文文本來理解這句話,這裡主要強掉三個點:

  1. 利萬物。
  2. 不爭。
  3. 處眾人之處惡,也是就處下游。
「道德經」:“上善若水”,這樣理解才正確

萬物只要用水一澆,即能生長,所以水滋養萬物,養育萬物,但又不與萬物爭,不佔有萬物。水都是往最低處流的,而我們文明人都是想往高處爬。

老子說這個狀態就是天道,言外之意,文明人都是違背天道的,老子在批評文明人:

  1. 不利萬物。
  2. 爭【爭賢,爭難得之物】。
  3. 爭上游。

老子眼裡的聖人都是:

  1. 後其身,外其身, 不自生,無私心的。
  2.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身退的。
  3. 處後,處下,處弱,處難的。
  4. 為腹不為目的。
  5. 儘量的給予,儘量的幫助他的人。

所以老子【上善若水】的狀態,就是聖人的這些狀態,這些利他的不爭之德。聖人正是因為這些狀態,所以反而變得強大,正是因為處下游處後處弱的不爭利他之德,使得他能容得了百川,反而能成為百谷王一樣的人物。

老子的核心思想在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說,弱化現象是道的實現方式。所以老子在後文還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老子為什麼會強調柔弱,他說真正的道的狀態,就是看起來像是柔弱的狀態。他還打個比方說水是最柔弱的,沒有任何堅固的東西能比水利害,因為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

我們因此會說一句話“柔弱勝剛強”,很多人在理解老子的柔弱時,會出現一些偏差,出現消極論或者偽裝論。

消極論

有些人會讀出消極論,覺得老子主張消極,老子全文多處強調柔弱,多處讚揚柔弱,多次出現無為,也在讚揚無為。

所以要正確理解,還是得結合全文文本及一些背景。

從上面的“上善若水”所導出的狀態,以及聖人的狀態,我們知道,老子並不消極,相反,老子的聖人正是因為不爭的利他之德,反而是變得強大的,我們可以從以下文本看出:

  • 以其無私,反而成其私;
  • 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老子的聖人,正因為無為反而可以無所為的。因此,老子並不主張消極。

偽裝論

很多人讀出偽裝論的味道,也就是偽裝柔弱,在為人處事時,表現得像聖人一樣,處後,處下,處弱等。這是現在很多人讀道德經得出的結論,因為老子處處持辯證法在論證,所以我們也會得出這樣的處事論,說:

  • 如果你要處上,那麼你先要處下。
  • 你要成就大事,你得先成就他人。
  • 你要獲取,你得先給出。

這就是偽裝論,請注意,這種策略術是不成立的。為什麼?

  • 你處下,你的目的是為了處上。
  • 你成就他人,你的目的是為了成就自己。
  • 你給予別人,你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

你的所有目的,依舊是利己,而不是老子聖人的發自內心的利他。你依舊是要去爭,要去處”上游“,都是為了自己。。

【上善若水】的狀態,第一狀態就是利萬物,第二核心狀態,就是發自內心的處下游,不爭之德。

偽裝的處事論更可怕,他是為了達到爭上游的目的而去偽裝了,他的本質是更大的利己,而不是利他,因此【上善若水】的兩個核心狀態,他都不具備。

簡而言之,【上善若水】具有2大核心,做到這兩種狀態,即可以達到老子的無不為狀態:

  1. 利萬物【即利他】。
  2. 不爭【即處下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