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
/
/


今天跟大家分享《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註釋:

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樣。

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它居於眾人所不齒的卑下汙濁之地,

因此它最接近於“道”。

至善之人能謙卑自處,內心深沉寧靜,與人為善,說話真誠守信,為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發揮專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唯其有謙卑不爭的美德,所以他才不會出現過失。

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
/
/


解讀心得

1.老子認為水至善,它甘心居下,謙卑自處,無言地滋潤萬物從不爭競,它柔軟無比,但同時堅強有力。老

子認為它最接近於道。大道正如水之無定形,曲折隱晦,大道正如水之柔軟,曲申自如,方圓自如。所以說“上善若水”。


2.聖人像水一樣,低調謙卑,內心沉靜,擇善而從,與人為善,善解人意,善心善行,善政為民;同時,善於發揮專長,潛居抱道,並善於把握時機。其軟弱曲折不正如水嗎?其內斂堅強、果斷從容不正如水嗎?


3.正因為聖人的沉靜低調和知禮崇卑,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知方圓進退,所以他不會與人產生矛盾,不會樹敵,不會有過失,在自然無為中達到無所不為。


4.現實中,那些看似謙卑懦弱、事不爭先的人,也許最強大;那些看上去鋒芒凌厲、凡事好勝爭強的人,往往經不起打擊。前者勝於溫柔曲折,後者敗於強直冒失。雖說事在人為,但並非為而即成。道有其自身規律,只有順其自然,適其道,得其時,才能成功。


5.所謂“槍打出頭鳥”,任何鋒芒畢露、勇猛向前的張揚行為,最後往往鎩羽而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可見,做人做事,光憑滿腔熱情和意氣風發是遠遠不夠的,凡事應該沉住心氣,沉穩而行,欲速則不達。@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文化頻道 @今日頭條創作空間 #正能量# #成長#

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