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推进环境整治 筑牢乡村疫情防控“安全线”

本报讯(记者李宁波 张海鹰)配备齐全的垃圾桶日产日清,宽敞整洁的道路下进行雨污分离,岩溶矿泉水滴滴甘甜滋润,水冲式厕所洁净无味,地源热泵暖气袭人……漫步河津乡村,依然能处处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美丽“蝶变”。河津市通过实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13项整治内容和目标。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为乡村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有“活力”。去年以来,河津市毅然拿出5.1亿元资金,以改上下水、改暖改厕、垃圾处理为突破口,以首批14个示范村为抓手,逐年推广复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没有下水管网、污水横流一直是农村卫生环境的顽疾。河津市投资2.1亿元,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PPP项目,新修主排水管网201.7公里,新建微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站19座,实现雨污分离和综合利用,日污水处理7250吨。长长的污水管网,一头接进农家,一头连着滤床,滤出的清水汩汩流向农田。

铲除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农村垃圾必须治理。河津市已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配备垃圾清运车16辆,发放各类垃圾桶1.8万个,日处理生活垃圾335吨,基本实现日产日清。他们还与安徽芜湖海螺集团合作,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农村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除可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还可为3万家庭提供用电。

改暖改厕,事关民生福祉。走进小梁乡伯王村张克福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墙角,一台地源热泵正安静工作。暖风中,20多盆花卉绿意盎然。通过采取集中供暖、地源热泵、碳纤维电采暖等多种方式,河津已有2.1万余农户采暖无虞。在院子一角,水冲式厕所里马桶、淋浴设施齐全。如今,河津已改造水冲式厕所40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喝上无氟水、健康水,河津开启了当地水利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多方筹资1.08亿元,铺设管网550.8公里,新打机井4眼,新建加压泵站10座,新建蓄水池9座。如今,74个村16万农民,已经喝上了健康甘甜的岩溶自来水。水源置换工程全部完工后,受益人群将延伸至114个村35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