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世界電影歷史上,關於二戰題材的影片數以千百計,但多數是從盟軍同納粹的經典戰役、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犯下的滅絕罪行等角度來進行創作,這屬於一種典型的勝利者視角。

卻很少有影片,從戰敗納粹德國平民的視角,來對二戰歷史進行敘述與反思。

這是因為,納粹德國戰敗,德國被英美盟軍佔領後,德國平民的境遇很少被世界關注。在猶太民族慘絕人寰的歷史遭遇對比之下,德國平民同樣作為戰爭的受害者,他們的苦難被集體忽略了。

他們揹負了希特勒給這個民族帶來的罪孽,只能低頭贖罪,不配抬頭髮聲。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而《喬喬的異想世界》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影片,導演塔伊加·維迪提以二戰中納粹德國最終潰敗的1945年為歷史大背景,通過一個10歲德國男孩的視角,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奇幻與真實、美好與殘酷並存的世界。

在這個亦幻亦真的故事中,觀眾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歷史的幽暗。以及在那歷史黑暗深處,跳躍閃爍的人性微光。

對於納粹德國及平民的評價,無論從學術界還是民間,大多持一種否定仇視的態度。但客觀地講,真實的世界是複雜多面的,納粹德國也不例外。在看似全民瘋狂的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也存在著許多值得欽佩的面孔。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本文從影片中四個主要人物出發,以成長陣痛、人性之光、自我救贖和烏合之眾四個維度,來分析納粹德國統治下普通民眾的眾生相。

一、成長陣痛:伴隨著理想幻滅的成人禮

10歲的德國少年喬喬,是一個連繫鞋帶都不會、卻狂熱崇拜希特勒的小納粹分子。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如同當時的無數德國青少年一樣,喬喬的臥室貼滿了希特勒的畫像和納粹黨旗,並把元首希特勒作為自己生命中最崇拜的人。

他聽從元首的教誨,加入德國青年團參加作戰訓練,一心想成為元首身邊的衛士,為元首的“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追隨元首的意志,喬喬對猶太人充滿恐懼和厭惡,認為猶太人都是長著犄角和尾巴、專門吃小孩的怪物。看到他們只需要殺掉或舉報。而包括自己在內的純正雅利安血統的德國人,才是天選之子。

儘管他自己都不清楚德國人和猶太人究竟應該如何區分。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在喬喬的世界裡,有一位他幻想出來的希特勒始終伴隨著他左右。這個長著一撇小鬍子,模樣看起來有點搞笑的“元首”,卻是他童年裡最重要的人生導師。

這個幻想中的希特勒,陪喬喬出現在一切10歲男孩子應該出現的地方,閣樓裡、訓練營中、大樹下。他替喬喬解決成長困惑、替他選擇人生道路,也在他遭受嘲笑時,給予他勇氣與力量。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如果不是那一撇邪惡的小鬍子和納粹臂章,這恐怕就是最為感人的成長陪伴故事。

但可惜的,男孩喬喬的這個“人生導師”為他灌輸的,是一個被兒童世界幼稚化的極端思想。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雖然可笑,但也可惡。也象徵著在納粹黨執政時期的全民瘋狂年代,一個兒童對真實世界的看法,是如何被洗刷扭曲的。

喬喬的父親一直缺席於他的成長童年(其實是在參與抵抗納粹的鬥爭),這樣也就使得希特勒的“納粹精神”,以另外一種力量象徵者的形式趁虛而入,浸染著著這個10歲男孩的頭腦和心智。

正如豆瓣網友“店長”在文章中所寫,“(喬喬頭腦中的希特勒)是喬喬那遠在戰場杳無音訊的父親,和只出現在報紙廣播裡的“英雄”元首的混合體。”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喬喬擁有的,只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童年,和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觀。

但無論信仰再狂熱極端,畢竟喬喬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人性中那來自於基因中的善良,還是隱藏在喬喬內心深處。

在青年團訓練營,喬喬訓練殺死敵人的膽量,被要求擰斷一隻兔子的脖子。喬喬猶豫再三,還是試圖把小兔子放掉。結果受到了集體的無情嘲諷,並給他取了外號“喬喬兔”。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喬喬在無意中,發現了被媽媽隱藏在家中閣樓裡的猶太女孩,喬喬從最初的恐懼、厭惡、鄙視,到後來的同情、憐憫,最終生髮出了懵懂的愛情。

此時,無論他頭腦中的那個希特勒如何暴跳如雷地責備他、命令他,喬喬都無可挽回地迴歸了人性。

喬喬的世界,是一個因缺失精神引路人而走入歧途的少年,但他憑藉對母親的依戀、對猶太女孩艾莎懵懂的喜愛等這些人類的本質情感,最終迴歸了真實自我。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當喬喬那充滿天真幻想的淡黃色世界中,浸染了戰爭的血紅色之後,當喬喬抱著媽媽的屍體痛哭時,當喬喬一腳把幻想中的希特勒踢出窗外時,當他俯下身子為重獲自由的猶太女孩艾莎繫好鞋帶時。

他終於從幻想世界走入了真實世界,也從一個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

二、人性之光:幽暗歷史中的希望火種

喬喬的媽媽羅茜,是一個秘密為抵抗組織工作的德國婦女。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她有一個明辨是非的智慧頭腦,可以分清楚自己國家發起戰爭的非正義性,以及那個舉國崇拜元首的邪惡本質。

她有一顆愛家人也愛他人的悲憫之心,冒著生命危險,收留了四處躲藏納粹搜捕的猶太少女艾莎。也恰恰是這個艾莎,成為小男孩喬喬擺脫虛幻走向真實的引路人。

她同時還是一個嚮往美好生活的美麗女人,她愛品嚐紅酒,愛美麗的衣服,愛隨著音樂起舞,愛對兒子開玩笑。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在丈夫不在的日子裡,羅茜還起到了為兒子喬喬狂熱崇拜情緒不斷降溫的作用。德國一場戰爭失敗,她高興地跳舞,喬喬憤怒地質問媽媽:“你就這麼恨你的祖國嗎?”羅茜慈愛地看著喬喬說,“我不恨祖國,我只是恨戰爭!”

大街上懸掛著被納粹處死的抵抗組織成員的屍體,10歲的喬喬不敢看,羅茜卻把兒子的頭扭過來,強制他注視著這些屍體。

羅茜正是用這種無聲的影響,來把兒子從對納粹的狂熱崇拜中一點點拉回來,並試圖維持他作為人的情感。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羅茜鼓勵對世界悲觀失望的猶太女孩愛莎,要努力活下去,才是對納粹最好的回擊。

面對從前線潰敗回來的德國士兵,羅茜大喊“歡迎回家孩子們,快去親吻你們的媽媽吧。”

一句話,把這群滿身創傷的德國青年,從戰爭機器重新還原成了父母的孩子。

面對缺少父愛而狂熱崇拜納粹的兒子,羅茜告訴他什麼是愛情,那是許多蝴蝶在你心中飛舞的感覺。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在影片中,媽媽羅茜是暗黑世界中的一縷微光,也代表著殘酷世界裡的最後人性。她嚮往愛情、保護親情、尊重人性,也為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最終付出了生命。

媽媽羅茜的形象,是整部影片最溫暖的存在。正是因為有母親的存在,人類才有了希望。

三、自我救贖:從帝國罪惡的執行者到背叛者

德軍上尉克倫森多夫(K上尉)是一個複雜矛盾體,他對元首希特勒效忠參加侵略戰爭,並在負傷後被安排訓練納粹青年團,其中就包括小男孩喬喬。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他是納粹罪惡計劃的身體力行者,但體內又並存著對於自己獻身事業的悲觀與懷疑,以及最終對於帝國終將坍塌的玩世不恭態度。

這種玩世不恭體現在K上尉初次出場的形象上,在希特勒青年團的週末訓練班開班儀式上,作為主訓官的他漫不經心地啃著一個蘋果,軍服領子隨意敞開著,隨意地向臺下一堆興奮的孩子們,展示著他那隻在前線丟掉的眼睛,並且說著一些帝國無望贏得這場戰爭的喪氣話。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如果沒有戰爭,他也許是一個愛好文藝追尋甜蜜愛情還有些散漫自由的英俊男人。

喬喬的媽媽被納粹絞死後,蓋世太保搜查喬喬的家,K上尉第一時間跑去喬喬家,試圖保護這個因戰爭而失去父母的男孩。

猶太女孩艾莎在蓋世太保面前冒充喬喬已經死去的姐姐,K上尉發現了艾莎的假冒身份,但他選擇了沉默以掩蓋保護。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美軍攻陷德國後,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將身穿納粹軍服的德國人抓起來在街頭槍斃,即便是喬喬這樣只有10歲的小男孩也不例外。

關鍵時刻,又是K上尉趁美國士兵不注意,一把扯下喬喬的納粹軍裝上衣,把他推倒在地,並假意大聲辱罵喬喬是個骯髒的猶太人。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這個舉動,使喬喬被美軍趕走,而K上尉則被當場槍斃。

K上尉臨死前救下喬喬的舉動,洗刷了他曾經身為納粹軍人的汙點和恥辱,也代表著揹負沉重戰爭罪惡的一些德國普通軍人,發自內心對這場戰爭的厭惡與反思。

四、烏合之眾:納粹的幫兇和戰爭的受害者

以喬喬夥伴小胖子尤克為代表的德國平民,是矇昧到底的一群烏合之眾。既可恨可氣,又可憐可悲。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希特勒在位時,他們是狂熱的追隨者和幫兇,痛恨並驅趕猶太人,並以自己雅利安血統而自豪。

而當希特勒的納粹帝國坍塌時,他們又是一群被長官驅趕著上戰場抵抗美國士兵的人肉盾牌。

當那些以垂垂老者、無知少女們為主的德國平民都端著槍,茫然無措地衝向抵抗美軍的陣地時,當天真的少年身上被教官綁上手榴彈去擁抱美國士兵時,你很難說這群被洗腦的德國平民,是可恨還是可憐。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當盟軍攻佔德國後,倖存的小胖子尤克,又稀裡糊塗地脫下了軍裝,不再為那個死去的元首賣命了。

他在最後對喬喬說,“我要回家找我媽媽去了,現在可不是當納粹的好時候。”

一個瘋子的遊戲結束了,一群孩子的遊戲也結束了。

只留下滿地瘡痍,殘垣斷壁,以及屍橫遍野。

五、尾聲

喬喬失去母親後,一人獨自在被轟炸得殘垣斷壁的城市廢墟中游走,在垃圾桶撿拾菜葉充飢。那一刻,不知他是否還充滿著對於元首的崇拜?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戰爭的惡果,從來都是平民承擔,而尤其以兒童受害最深。

10歲的德國男孩喬喬,就這樣被戰爭失敗和元首自殺的消息,一步步拖回到了現實之中。當他看到眼前這個撕掉謊言的真實世界時,內心的信仰徹底崩塌。

好在,他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原本的信仰本就脆弱虛幻。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恰如艾莎評價喬喬,“你不是納粹,你只是一個喜歡納粹標誌,喜歡穿可笑制服,想要被接納的10歲男孩。”

《喬喬的異想世界》這部影片,你很難用一兩句話就概括,它用喜劇的外殼,包裹著一個悲劇的內核,就如同顏色鮮豔的糖紙,包裹著一顆苦澀的藥丸。

《喬喬的異想世界》:天真的殘酷——兒童視角下的納粹德國潰敗史


它可以在溫馨美好與殘酷哀傷之間跳轉自如,比如媽媽一直穿著的那雙紅白色相間的皮鞋,影片中既代表了跳舞時上下翻飛的優美,也代表了被納粹絞死時懸掛空中的殘酷。

看完這部影片後,你有多想笑,就有多想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