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寒假眼瞅著就到,考試成績也即將揭曉,一個家長微信上問我孩子的成績如何,我如實相告,成績還沒出來,但不會理想,因為孩子期末這段時間狀態特別差。

這一個回答引發了家長一連串的話,總結起來無非這幾點:

1、這孩子沒救了。

2、家長生氣血壓就高,不想和孩子惹氣。

3、只有給孩子手機玩,才能看到孩子的笑臉。

4、這孩子管不住了。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聽了家長無奈的陳述,心情一直很沉重。這個孩子我剛接觸一學期,初相識,就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網癮的痕跡——特立獨行,眼神迷茫空洞,和其他孩子的精神狀態完全不同,課堂聽講心不在焉,成績一塌糊塗。作為老師,看了心痛,於是就和家長聯繫,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也跟家長明確,不準給孩子手機玩。在學校格外關注這個女孩子,藉著一次作文的契機,表揚了這個女孩,也很快看到了女孩兒的轉變,我也一度特別高興,也把這個轉變告知了家長。

可是,事情總是一波三折,女孩兒正常了沒多久,家長就以孩子身體最近不大好為理由又開始了對孩子的放縱,孩子一接觸手機,狀態立即不一樣,開學以來我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迷戀手機的孩子沒救了嗎?孩子為什麼如此迷戀手機?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一個有強烈事業心、工作極端負責、處處助人為樂的好品德的家長,對子女肯定起著無形的榜樣作用。而一個對子女沒有期望,要求不嚴,只希望他們過得去的家長,也肯定教育不好子女。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家庭教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分溺愛,凡事都以孩子為中心。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各種要求,無論是否合理、必要,一律給予滿足,甚至採取“保姆包辦”的辦法,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他們以為這樣就能保證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極易使孩子養成任性、懶惰、盲目自大或缺乏自信的性格,成長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2.過度放任,對孩子不聞不問。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送去上學,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自己只管忙自己的事情,享受自己快樂的人生就可以了,自己吃喝玩樂不求上進,孩子又怎麼能積極上進勤奮進取呢?這樣的家長失去了自身的監護和教育職責,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冷漠、孤僻、多疑的人格障礙和性格缺陷,成長為一個責任心不強、能力低下的人。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3.過於簡單,對孩子粗暴譏諷。

有些家長認為對孩子關心就是不停地嘮叨,甚至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隨便就把埋怨、諷刺、挖苦、謾罵甩給孩子,認為家長就是要有家長的權威。當著外人罵孩子“笨”、“傻”,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相比,也有的自己遇到問題也是非打即罵,長此以往,孩子內心就會十分恐懼,導致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膽小遲鈍,容易逆反或者輕生。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4.要求過高,對孩子拔苗助長。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顧孩子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給孩子過高的目標,長此重壓之下反而讓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導致厭學、叛逆。

無論是“溺愛型”、“放任型”還是“高壓型”的家庭教育,都難以培養出性格健全的孩子,唯有家庭成員同心協力,關心但不溺愛,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起來。

1.身教重於言教。

就像本文開頭出現的家長,如果她回家除了做家務、和孩子交流或者讀書的話,孩子也不可能迷戀手機。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在孩子身上照見了你自己。所以,天下為人父母者,若要孩子成為什麼人,家長先去努力做好自己,給孩子積極的正面引導。

2.培養孩子認真負責的態度。

現在的選拔人才的模式依然是“應試”,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個出類拔萃的成績,那麼,教育孩子具有認真的態度就很重要。要讓孩子懂得只有認真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凡在家庭中家長所能看得見的子女的一切學習活動,家長都應該嚴格督促孩子做到認真對待。要讓孩子懂得學習不只是個人的事,學習要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將來長大後也要對社會、國家負責。

3.關注孩子的人際交往。

古語有“如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說的就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俗語有“物以類聚”,有一個積極進取的好朋友,兩個人就能互相激勵著共同提高,有一個愛玩遊戲的夥伴,見面聊的話題都是遊戲,好的友誼促人上進,家長一定要經常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喜好、瞭解他身邊的朋友,及時止損。

4.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無論是從孩子的長久發展,還是最重要的每一次的升學考試,語文素養、語文閱讀能力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而每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他的成長總不會出現什麼偏差。閱讀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讀書能開拓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人生、陶冶孩子的情感。閱讀的力量不可小覷,閱讀的好處顯而易見。所以,引導孩子讀書吧,熱愛閱讀的習慣會讓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白天晚上迷戀在手機上的孩子還有救嗎?


有人說,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學會了自卑;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學會了感激;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學會了憂慮……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什麼之中呢?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兒子或女兒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他們的子女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