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大约半年前我收到了一本绘本,名字叫做《不要打开》。它的作者,是曰本大名鼎鼎的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对,你沒听错,就是那位21岁便凭借《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拿下日本国民诗人头衔的谷川。

谷川是一位天生的诗人,他曾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也曾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不仅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就连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和北岛等作家也深受其影响。

谷川的作品多以大自然与爱为主题,既通俗易懂,又流淌着温暖和诗意。不过,当我第一次翻开《不要打开》的时候,却很难把它和谷川的其它作品联系起来。

较之于谷川之前的绘本作品,《不要打开》的画风则显得十分诡异:阴冷的深林、奇怪的小黑屋、沮丧的陌生人、面无表情的布娃娃,开不完的门,还有回不去的家……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我心想,连成年人看了心里都发毛的绘本,真的适合孩子看么?

结果证明我是多虑了。因为拿到绘本的7个孩子,都看得不亦乐乎。那些我认为很诡异的画面,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好看极了”,“漂亮极了”。只是他们都在不约而同地问我,“姐姐,为啥(这门)就不给开了呢?”

孩子的提问让我陷入了思考:为什么故事要从一扇不让打开的门说起呢?谷川在这个绘本里,又想和我们分享哪些人生的哲学?

我想,这大概得从诗里门的意象说起了。


一、门的意象

《不要打开》其实是谷川俊太郎的一首诗:

(不要打开)

(如果打开的话)

(打开的话就糟了)

这扇门真奇怪呀!

能忍住不打开它吗?

(不可以打开)

就是为了打开,

才有门啊!

(都说了

“不要打开”)

吓唬我也没用,

我就要打开它。

这儿是哪儿?

又有一扇门,

里面是什么样呢?

啊!

太晃眼了!

这么安静啊……

喂,有人吗?

谁?你是谁?

不吭声,也不回头,

但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空荡荡的,

只滚着一个玻璃球。

一点儿也不可怕,进去看看吧。

好美的晚霞啊!

天空的那头有什么呀?

这扇门有点儿眼熟……

打不开,

上了锁……

怎么回事呢?

快打开,快给我打开呀!

求你了,让我进去吧!

啊,门开了!

“啊,你回来啦!

你去哪儿了?

马上吃晚饭了哟!”

诗里的“门”是一个多次出现的意象。

“门”其实指的是什么呢?

个人认为,门指的是一个想法,一个念头,又或是一个选项。

而“开”与“不开”既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也是两种不同的选择。


倘若再往细处看,我们就会发现,“不要打开”是一个命令,“如果打开”是一种假设,“都说不要打开了”则是一种事后的摔锅。

然后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我妈要阻止我的时候,都会用这样的套路来说服我。

比如,我看电视不写作业。我妈就会说:不要再看电视啦,(如果)再看下去成绩会退步的。倘若真的考砸了,她就再补一刀,“早就跟你说过不要看电视啦,现在成绩下降了吧?”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种“引导”似乎从来都没有成功阻止到我,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叛逆情绪:我就看电视怎么了?你怎么知道我看电视成绩就一定会变差?我就非得这样干,真考砸了才会信我妈。

就像故事里的孩子一样,我也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好奇打开-被禁止打开-第一次打开-不断打开-害怕打开-不得不打开。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可很多时候,我妈的预测是对的。我只是因为逆反的心理,不加思索地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选项。事后我总会埋怨我妈:如果当初作为家长的她,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引导我,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比如,不要直接禁止孩子做某事,而让他通过安全的体验,去了解不良的后果。

这个方法是我有次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我们在大厅里聊天,她三岁的孩子居然自己拿起剪刀来剪刘海。我当时惊讶极了,赶紧夺走剪刀。说我朋友的心太宽了,这么小的孩子,你就不怕她伤着?

可朋友却说,不怕啊,只要做好引导就好了嘛。反正她迟早都是要拿剪刀的。与其把这些利器藏着掖着,还不如自己拿到孩子面前,让他摸一下。碰到尖锐的地方,知道疼了,以后他见着锋利的东西就知道不能碰,要躲着了。孩子都有叛逆心,你越不让他这样干,他就偏得这样干。我们不需要告诉他结论,而是让他学会思考和判断。很多事情,一旦孩子体验过了,才会知道是什么感觉,自然也就有自己的判断了。

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不要打开”是一个试错后的结论,但对于小孩子来讲,他们需要“无数次”打开,不断的试错,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门外的景色

在书里,每扇门后面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有幽深的树林: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还有滚着玻璃球的房子;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坐在椅子上,背对着“我”的人。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不管“我”怎么问他,他都没有回头。

最后,“我”穿过了他背后的门,而他则永远找不到那扇回去的门。


他是在后悔曾经打开某一扇门么?

为什么他不再和“我”一样去寻找新的门?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既期待门外的风景,又惧怕门外的变数?

只有当我们看到门外的世界后,才知道自己会不会后悔打开它。


然而,生命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

与其让自己活在懊恼的过去,不如鼓起勇气去打开另一扇大门。

兴许,这门外的景色,便是你心之向往的世界呢?


三、对待门的态度

《不要打开》与其说是一个绘本,不如说是一首小诗。

在这首小诗里,一共出现了两把声音。一把来自于“阻止”开门的人,另一把则是想要去打开门的人。

而整个故事也在这一问一答中展开。

在故事的最后,“我”虽然打开了一道门,却沒有回到“我”原来的家。

因为沒有人能回到过去,而旅途中见过众多风景的我们,也不再是最初的那个自己了。

《不要打开》:从门的意象看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人生哲学

在《不要打开》这本绘本中,谷川俊太郎用门以及每扇门后的风景,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认知,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借助孩子的视角,谷川告诉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好奇心,保持对门外风景的期待。


因为人生便是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在旅途中观赏一道又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不管是期待已久的景色,还是出乎意料的景色。

打开一扇门,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年轻与老去,不在于年龄,而是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和一探究竟的勇气。


说实话,这本“无字天书”几乎调动了我所有的想象力。在这半年里,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也曾好奇地打开过一扇门,

当我妈跟我说“不要打开”的时候,也曾天真地问过“为什么呢?”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无所畏惧的我竟也害怕去打开一扇门了?

而这种基于“经验式”的恐惧,又让我又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


我想,谷川在《不要打开》中最想和我们分享的应该是:永远不要随意去打开一扇门,也不要轻易就将任何一道风景拒之门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