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泉州開元寺右側,有“弘一法師紀念館”。紀念館陳列室正中,懸掛著一幅弘一法師油畫像,還收藏一幅題跋。畫和跋都是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的作品。是新加坡薝萄院廣洽法師請畫,並由廣洽法師轉贈的。這份藝術珍品保存於紀念館,卻是劫後倖存的。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抗日戰爭時期,徐悲鴻經常以自己的作品在國外展售,得款救濟祖國難民,並參加民主運動。1939年夏,徐悲鴻在新加坡,繪畫義賣,寄寓於黃曼士別墅。黃曼士是黃培松次子。黃培松,清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狀元,辛亥革命後為福建護軍使。長子黃孟圭,任福建省教育廳長。新加坡華僑中,福建人很多,經黃氏活動,影響很大。

當時,廣洽法師住持新加坡薝蔔院。法師福建人,與弘一法師緣誼最深。1939年弘一法師六十歲,廣洽特請徐悲鴻為其畫像祝壽。時徐四十四歲。八年後,日本帝國主義已投降,徐悲鴻居住北京,時年五十二歲,想起當年為弘一大師畫像事,特補寫了一幅題跋,寄給廣洽法師。跋雲:

“早歲識陳君師曾,聞知今弘一大師為人,心竊慕之。顧我之所以慕師者,正從師今日視若敝屣之書之畫。悲鴻不佞,直至今日尚沉湎於色相之中,不能自拔。於五六年前,且懇知友丐師書法。鈍根之人日以惑溺,愧於師書中啟示未能領悟。民國廿八年夏,廣洽法師以紀念弘一師誕辰,屬為造像。欣然從命,就吾所能,竭吾駑鈍於師,不知不覺之中,以答師之唯一因緣,良自慶幸。所愧即此自度微末之藝,尚未能以全身詣其極也。卅六年初秋悲鴻重為補書於北平寓齋”。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廣洽法師得此題跋,珍重保存。其畫像保存於開元寺弘一法師資料室。解放後,開元寺內籌辦弘一法師紀念館,為使畫跋合璧,廣洽法師特委託同安馬巷一歸國華僑,轉送題跋給紀念館。怎料,那華僑到達馬巷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了,紅衛兵到處破“四舊”,徐悲鴻的這一題跋,也被扔進“四舊”堆中,待付之一炬。當時,馬巷文化館工作人員陳瑞棋,見題名,知是珍品,遂找個藉口取出,暗地保存,得免於火劫。

陳瑞棋考慮,保存這幅手跡的最好辦法,應是送“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於是,把題跋拍成照片,夾在信內,寄給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生——同鄉楊加興,請他與“紀念館”聯繫,表示願意親自送上北京。在正常的年代,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鑑於“文革”的荒唐暴亂,徐悲鴻紀念館急採取措施,把重要文物全部移藏於故宮博物院,以避浩劫。“紀念館”剩下個空架子,自身不能保,哪裡還管得了接受贈與之物。楊加興回信把情況告知瑞棋,瑞祺於是潛光斂毫,隱藏這一珍品。

瑞祺保存徐悲鴻手跡一事,只有馬巷某中醫師知情。在撥亂反正之後,那醫師出於對廣洽法師的敬重,特把實情告知。廣洽得知此珍品尚在人間,其欣喜真無可名狀。1985年,豐子愷在家鄉的“緣緣堂”重建落成,廣洽法師應邀回國。為了弘一法師這一重要文物,特地逗留廈門,向廈門市宣傳部查訪。經部長親自前往,拜訪了陳瑞祺,說明來意。陳瑞祺欣然攜卷軸同車往普陀寺會見廣洽法師。廣洽特地設宴招待。物歸原主時還拍照留念,一張是題跋,一張是交接場景。廣洽還贈信一封,請陳回家時才啟封。廈門市宣傳部知道這件事的原委後,根據廣洽法師的意願,把這幅題跋轉送給泉州市。泉州市有關方面,慎重其事地舉行迎接儀式,並贈送獎狀表示謝意!

如今弘一法師紀念館中,徐悲鴻所造油畫像與題跋已經合璧了。知道這段曲折過程,參觀者在看到畫像與題跋時,將會引起許多聯想!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時隔八載補作題跋歷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