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字一般,打對了時間差。

龐中華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在硬筆書法最為火爆的30多年前,龐中華的名氣可說是家喻戶曉,好多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有過臨摹龐中華鋼筆字帖的經歷。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可是到了現在,龐中華的名氣卻隨著硬筆書法一同沒落,在傳統書法重拾輝煌的今天,他彷彿成了過去式。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在談到龐中華的書法時,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先生曾有過這樣的看法:龐中華的字一般,成名得益於打對了時間差。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仔細斟酌一下田蘊章先生的這番話,還是十分有道理的,龐中華的硬筆字第一眼看上去還算很有味道,但看久了就覺得有一些俗氣,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的書法缺少傳統書法作為基礎。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龐中華的硬筆寫的不錯,但傳統書法就差了很多,沒有臨帖的經歷,因為缺少對於古代名家結字方式的長期訓練,對於字體結構的理解上就比其他書法家弱了很多,這也是後來龐中華被盧中南、司馬炎等書法家趕超的原因。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至於田蘊章先生說龐中華打對了時間差,是因為當時傳統書法正好處於低谷,當硬筆書法出現時,人們對於這種藝術形式十分認同,再加上鋼筆的普遍使用性,他才有這樣的機遇去推動硬筆書法發展。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書法逐漸找回昔日的輝煌,硬筆書法則只能作為書法裡面的一個小分支,依附於傳統書法一同發展。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當年好多崇拜龐中華先生書法的人,如今反過頭去再看他的硬筆書法,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尤其是按照楷書的要求去看待,字體結構不夠規範,缺乏文人的氣勢在裡面。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當然,龐中華先生的硬筆書法雖然不夠完美,但他對於硬筆書法發展的貢獻卻是不可替代的,正是由於他的推動,硬筆書法才能作為一門書法藝術發展至今。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所以我們不妨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龐中華,肯定他的貢獻,理性的學習他的書法。


「愙齋書法」龐中華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蘊章卻不買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