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让孩子“好好吃饭”似乎是一件让全国父母都在头疼的事。

一家人在家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跑来跑去不肯乖乖就坐;外出用餐的时候,孩子又化身“挑剔鬼”这不吃那不吃,没准还时不时地来了恶作剧的兴趣。

而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持有两极分化的应对态度。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乖乖吃饭很正常,父母犯不着跟孩子较劲!”有的家长则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吃饭也得有模有样。”

那么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聪明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

在某档综艺节目中,应采儿提到自己的爸爸在做饭的时候会寻求自己儿子jasper的意见。

比如说,小家伙要吃面,那么应采儿爸爸就会去煮面,小家伙想吃米饭,爸爸就会去做米饭。老人家认为,只要小孩子喜欢,大人就应该去满足,麻烦点也没有关系。

在场有嘉宾表示,这也可以理解,比如说自己本身对孩子也很宽容,有一次孩子把面条扣到了墙上,也是自己亲自去处理的,并且没有责怪孩子。而应采儿对此的看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应采儿表示自己会拒绝老人的这种“关怀”,让孩子明白即便在家也要懂餐桌礼仪,不能“随心所欲”。

在应采儿表示自己坚决不允许孩子有点餐的行为的。一旁的袁咏仪对此也很赞同,她认为,孩子长大后去别人家做客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孩子的要求来。“人家煮什么,你就吃什么!”

1.有什么吃什么,让孩子学会尊重食物

这样的理念,从根本上杜绝了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这使得孩子不会对食物有太多的挑剔,在不同的用餐场合更加容易做到吃得“有模有样”。

这不仅是在教育孩子不挑食,也是在教孩子尊重他人。餐桌礼仪是一件以小见大的事情,在吃饭这件小事上,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即便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孩子也要保有这种分寸感。

2.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

在某档节目中,有嘉宾感慨应采儿很会选菜,正好够所有人吃的。

这时候应采儿说“我很讨厌有些艺人吃艺人餐,点了一大桌最后却要扔掉。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点多了含着眼泪也要让他吃完!”

应采儿教育儿子的时候也秉持这样的理念,告诫儿子不要浪费。而应采儿自身也是身体力行,在其参演的节目中也常能看到她要求工作人员吃完点餐的模样。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不浪费是最重要的餐桌礼仪。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充足,对于食物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生活中人们对于食物的浪费就更为常见了。孩子吃饭时,受到父母的影响或者是自身的好奇心作祟,浪费食物的行为成了孩子身上“屡教不改”的缺点。

所以,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浪费是非常可耻的,珍惜食物是种美德。“吃多少拿多少”同时也是在教育孩子不贪心,适可而止。

3.食物不是玩具,是很多人的劳动成果

当孩子把食物当成玩具时,父母有必要让孩子明白食物是用来吃的,这是很多人经过辛苦的劳动才来到餐桌上的。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寻常,但是却是更显珍贵。食物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五谷杂粮,更是供给营养的必须。

4.不要对待孩子区别对待

在节目中,应采儿提到有些家长会把菜都转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先吃,但是她觉得这是完全不可以的。

她表示自己和孩子都可以等,不必让孩子有这种特权感。朱丹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

这时候应采儿回应说,这不是规矩多,这是基本礼仪。在场的嘉宾不可置否。节目播出后,网友们也对此热议颇多。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餐桌礼仪是教养的体现

教养是装不出来的,它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上。餐桌礼仪是教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好好吃饭让孩子有了得体的用餐姿态,让孩子明白用餐时的体谅他人,让孩子体悟到对他人的尊重。

教养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在细节上的推己及人以及自我约束。礼仪培养与高档餐厅无关,与人的心境有关,得体的举止态度让孩子更加出众。

1.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很多父母不愿意为孩子立规矩,认为这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

但是其实,聪明的家长更加懂得给孩子们立规矩,约束孩子的言行。

心理学家表示,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父母可以先约束孩子的行为再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是因为孩子在听懂父母的语言和理解父母的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

2.立规矩也分年龄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离开餐桌就表示吃饱了,不能再回来吃。而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对于3岁之前的儿童却是非常宽松的。

在此前,孩子们可以用手抓食,可以弄自己一身,父母不会责怪孩子,认为这是在培养孩子对于食物的热情。

所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也是分年龄段的。父母对于孩子有接纳也有原则,相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更有养成习惯的可能。

小结

看应采儿的餐桌礼仪,“好好吃饭”是教养,聪明的父母“规矩多”


吃饭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父母以此为教育的契机,让孩子明白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此外,父母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参考样本,所以父母约束自我才是对孩子最直接的教育引导。

大家对于孩子身上的餐桌礼仪培养有哪些经验分享呢?对此有哪些好的见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