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征服天下,死後征服歷史的女人——大唐女王武則天墓探密

大唐女王武則天,一生有無數的傳奇,她的一生在歷史的浪潮中,激盪起伏。

一、武則天墓在陝西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佔地面積40平方千米。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生前征服天下,死後征服歷史的女人——大唐女王武則天墓探密

生前征服天下,死後征服歷史的女人——大唐女王武則天墓探密

生前征服天下,死後征服歷史的女人——大唐女王武則天墓探密

自古以來,巍巍梁山就有著位置顯著、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優勢。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曾在山上修建”梁山宮”,到漢武帝時,又加以修茸擴充。山下有個磷溝村,相傳漢武帝在這裡捕獲過白磷;由此得名。傳說隋煬帝也在山上建過青陽宮。

二、千古古墓,巋然不動

到了唐代,武則天把梁山選為陵地,進行大規模修建,公元683年初葬李治於此。公元705年,又重啟陵門,葬“武則天大聖皇帝武后”。從此,梁山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山就被著名的夫婦皇帝合葬墓乾陵所代替。


生前征服天下,死後征服歷史的女人——大唐女王武則天墓探密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像許三多一樣恪盡職守地保護著主人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

我們不禁要問,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什麼單單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 這事得從乾陵的修建說起。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三、選址傳說

公元690年的重陽節,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則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稱“聖神皇帝”。自此,一身龍氣的武則天鳳翔九天,開創了短暫但輝煌的武周王朝。李家王朝雖被武姓取代,但是畢竟僅武則天一帝,武則天去世後,又還朝於李家,李氏天下又繼續了將近200年。

其實這一點,從李家的龍脈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當初唐太宗李世民選陵時,陰陽家李靖曾給他推薦了九嵕山。九嵕山位於渭河平原以北,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北有黃土高原,南臨渭河,與太白、終南山諸峰遙相對應,是一塊上佳的風水寶地。但是歷代帝王都沒有選過這裡做陵寢,這主要和漢武帝有關。

漢武帝生前曾看中了這塊寶地,但是東方朔卻對漢武帝說:“選陵址主要看三個因素,一是龍,即地脈之行止起伏,也就是看山脈,觀察山脈走向、形勢;二是砂,看主要山與周圍山的朝迎關係;三是水,就是看水口、流向形態、與山形的關係等。

從東南方向看九嵕山是一筆架,中問山峰高,兩邊低,陛下要選陵址,必選在中間峰上,因為中峰乃皇帝峰。但三峰高低不均,主以前、以後君王勢弱,難道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才華勝於自己,而使劉氏江山更加穩固嗎?另外,九嵕山水向也不佳,前有渭河自然美妙,但後有涇水,割斷九嵕山山脈,大的引起江山易手,小的註定國勢不興。”漢武帝也信陰陽風水,因此另擇陵寢。

李世民也知道漢武帝沒有選九嵕山的傳說,因此當李靖向他推薦九嵕山時,他吃了一驚。

李靖則解釋說,九嵕山有帝氣,若平民葬於此,必有王氣再顯,恐奪李家江山。漢武帝選陵址是在山下選,陛下選在山上,只要穴址選好定能彌補此地風水上的不足。陵址可定名為昭陵,凸現陽氣,“昭”拆開為“召”、“日”,“昭”有召集、收集的意思,“日”為陽,代表帝王之氣。此名可以彌補涇水割斷龍脈的不足。

果然,武則天即位正應了涇水割斷李家龍脈之說,然“昭”字又續上了李氏江山的龍脈。

武則天是一個善於用時間打敗一切的人。她14歲入宮,先是用18年時間當上了皇后,然後又用35年時間當上了皇帝,死後又用1200年時間證明了自己陵墓的堅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

四、絕處逢生

武則天14歲時,被唐太宗徵召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媚娘”。在服侍唐太宗的12年間,武則天一直沒有受到寵幸。然而,就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卻與太子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暗生情愫。

唐太宗駕崩後,武則天與唐太宗的嬪妃們一起被送到感業寺做尼姑。

後來,唐高宗到感業寺進香時,偶遇武則天,兩人舊情復燃。王皇后得知唐高宗非常喜歡武則天,為對付備受寵幸的蕭淑妃,便主動請求唐高宗將武則天納入後宮。

武則天進宮後,倍受寵幸,而蕭淑妃也如王皇后所願遭到冷落。但讓王皇后萬萬沒想到的是她這是在引狼入室。起初,武則天對王皇后還是言聽計從,但隨著恩寵日益增加,她逐漸不把王皇后放在眼裡了,反而還去結交王皇后的仇敵,企圖聯合她們一起打壓王皇后。

五、成就千古霸業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宣佈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載初二年(691年)七月,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說武則天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武則天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將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

九月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

武后準所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尊號聖神皇帝,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立武氏七廟於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餘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就連郭沫若先生去世前,都還念念不忘中央批准發掘乾陵。可以說武則天是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後征服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