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读书写字为什么都从右向左?

据说《西游记》里西行求法的唐僧也就是玄奘法师在取经路上听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这个世界上造字的圣贤有三位:第一是印度的梵天,梵文从右往左写;第二是佉卢,佉卢文从左往右写;第三是仓颉,仓颉所造的汉字从上往下写。玄奘大师精通梵文,又懂得佉卢文,所以对这个说法印象深刻。

稍有古代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人写字是自上而下(以下简称下行),自右向左的(以下简称左行)。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最早在竹简上写字

古代人读书写字为什么都从右向左?

古人为什么会竖着写?那是因为在还没有造纸术的时候,只能在竹简上写字。而竹简是又窄又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的,就像是册子一样可以卷成卷,没有办法横着写,即使横着写了,回头再想看内容极为不方便,所以只能写完一竖行在写另外一竖行,然后在串成册。

最开始竹简上的字就是简版的象形字,打开卷册的时候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所以书写也就自上而下,从右向左,这样看起来也非常的方便。

古代人读书写字为什么都从右向左?

“上善若水”,这里的“善”指事物天然的本性。“上善若水”就是说,水准是由高向低处流,世上没有比这更自然的事了。也就是说事物的天然本性,没有比水向低处流更自然的了。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崇尚自然,儒家追求“天人合一”,道家更是极力崇尚天然恒道,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自古就是中华主流文化,也是当今的优秀传统文化。书写也是这样,要讲究顺其自然,自然天成,如流水一样,从上至下,从西向东。由于古人以右为西,以左为东,故书写就是要遵循从右往左的顺序,以示书写象江河之水一样,从西奔流向东,自然奔放,终流归宗。

古代人读书写字为什么都从右向左?

全世界看书的方式统一就是都是从上到下看,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都必须是从上到下阅读,绝大多数的文字的笔画,都遵循着同一个规律,从左向右书写(‘一’字、A字、2字都是从左向右拉开用力的),不管竖版书和横版书,它们的细节,都遵循了从左到右继而从上到下这个全人类通行习惯的。从细节上讲无论古今书写和阅读都是“从左到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