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口增长过快和少子化,老龄化严重的典型代表,印度和日本谁的人口形势更严峻?

火山沙滩


可以说在人口问题上,印度和日本算是两个典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极端吧!


先说印度——

联合国统计,最多五年,印度人口将超过我们,成为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也就是说2024年印度人傲视全球了。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从短期来看,他能给印度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会让印度出现类似我们80年代改开之初的那种劳动力比较便宜,使得很多加工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对印度这个第三世界大国来说,是一定要经历的。没有这一步,他们可能很难快速积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就是用一个俗语来讲就是先走量,之后再重质。

有人说印度面积是我们的三分之一,人口和我们差不多,这会是大问题。

其实印度可耕地面积比我们还多,都是亚热带可能作物成长也更容易。

从粮食问题上,印度应该不会有太大风险,而是贫困率比较高。

所以人口问题从长期来讲,对印度的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

最重要的就是拖累经济发展。

因为大部分生孩子多的地区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越穷生的越多,印度政府如果相关的补贴和安全防护措施跟不上,会导致贫困率整体依然在高位,两极分化会更严重,社会动荡诱因会更大,不利于国家平衡发展。

其实印度也有过一些措施,比如政府倡议计划生育,不过没有强制实施罢了,毕竟该国印度教等宗教氛围太浓,多子多福观念很强,政府也不好违反宗教精神。这也是印度推行这个制度几十年没啥太大效果的原因。

再看看日本——

日本是一个人口萎缩的社会。

木叔举个例子:

根据日本总务省4月12日公布的该国人口统计数据,还是挺让人吃惊的。

2018年日本总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26.3万人,这是连续8年持续减少了。而2018年日本新生儿只有92.1万人,是120年来的最低值。

特别是主要劳动力的15-64岁人口,减少了51.2万人,在整体中占比为59.7%,为有可比数据的195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与此相对应的是,65岁以上人口为3557.8万,在所有人群之中占比最高,为28.1%。特别是7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20%,为20.7%。

也就是说人口五分之一都是70岁以上的人,可见日本老龄化有多严重。

去过日本的朋友对日本的社会老龄化加速都有印象。

当地不少餐馆的服务员都是50岁以上的女性了,有的甚至还用60-70岁的老奶奶服务员,当然有人把这当作一个招揽顾客的噱头,其实这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实。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很多日本学者眼中是个“国难”,因为这个势头很难通过常规手段来阻止。

比如,2016年日本右翼大报《产经新闻》专门刊文讨论日本大和民族的消亡。

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能看出,显然日本更严重。毕竟涉及到“国难”的地步了。

印度人多,大不了海外移民。日本则是越来越没人了,只能靠移民来填补。

所以,孰轻孰重?


木春山谈天下


印度一直在搞计划生育的。


从1951年起,印度就一直致力于降低生育率,延缓人口增长, 这是2017年印度东北地区的新闻


翻译: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目前正在考虑一项法案,该法案将对所有政府雇员实行两孩限制。阿萨姆邦教育,卫生和金融部长在根据《今日东北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在阿萨姆邦政府工作,那么这个人就不应该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阿萨姆邦,就是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阿萨姆奶茶”的那个邦。


这是另外的一个新闻:印度的两孩政策。

里面还专门对比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印度有十一个邦不同程度的实行了这个政策,并且惩罚那些生多了的,如果这些人不遵守二胎政策,那么如果他是选举人,将会被取消选举资格,并且一些邦拒绝为多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医疗保健,甚至会对父亲实施罚款和监禁。


也就是说,印度实际上一直是限制生育的,这和日本刚好相反,印度一直认为,印度之所以没有中国发展的快,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印度人口太多,生的太多,由于生的太多,占了大量的资源,直接导致印度发展受到了拖累。


日本鼓励生育


日本现在是鼓励生育,实际上日韩两国都经历了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的过程。


这是日本鼓励生育的政策。

0到2岁,低收入家庭可以免税。3-4岁孩子全部免税,5岁孩子免保育费用。

如果不在政府指定的学校就读,3-5岁的孩子政府最高补助37000日元/月,0-2岁孩子最高补助42000日元/月。

大学生家庭收入在270万日元---约16万人民币以下的,公立大学就读免费。

私立大学就读,最多见面7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4万多人民币。

实际上日本低收入家庭如果生孩子,幼儿园,保育院都是公立,他们负担其实很小,而即便是如此,日本生育依然起不来。

为什么呢?

就如同质询安倍晋三一样


安倍晋三自己说希望日本人多生孩子。

而安倍晋三自己一个孩子都没有……

所以这种首相能说的服谁呢?


日本和印度是两个极端,印度想方设法降低生育率,因为印度无法为太多的青年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也无力因为人口上涨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日本刚好相反,由于生育率过低,导致社会消费越来越萎缩。


如果按照严重度来说,日本人口问题大于印度,但是从长远来说,印度人总有一天也不愿意生孩子,也会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李建秋的世界


一定是日本更严峻,截至今年4月1日,15岁以下儿童人数为1533万,比上年减少18万。随着从1982年(昭和57年)到38年的连续减少,自5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被更新。在“平成”的30多年里,它从89(平成元)的2320万人减少到787万人。日本内政和通讯部根据5日的“儿童节”估计了它。男孩785万,女孩748万,男孩人数比女孩为高37万。在各县中,45个县减少,而东京增加了8,000个,冲绳县与前一年相同。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随着连续45年从75(昭和50)下降,这也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从1997年开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儿童多。儿童和老年人比例的差异逐年扩大,老年人比例为28.3%,是今年儿童的两倍多,“低出生率和老龄化”脱颖而出。即使按年龄观察孩子,12-14岁也有322万人,但年龄越小,逐渐减少.9-11岁,321万,6-8岁,309万人,3-5岁,295万人,0-2岁有286万人。“只要没有重大的社会变革,儿童的数量还会减少。” 比较大约30个国家中人口超过4000万的儿童比例,日本的最低比例为12.1%。韩国为12.9%,中国为16.9%,美国为18.7%,最高为坦桑尼亚的44.4%。老龄化其实不可怕,这说明日本的医疗水平和经济是世界第一流。但是少子化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会降低国家产业竞争力。交社会保障的人越来越少,老人的养老金会出现亏空。日本已经将少子老龄化看做日本国的国难。

印度的人口增长其实已经一点都不快了。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间,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为1.13%,是中国年增长率的两倍多。但低于世界水平人口1.16%。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估计2019新年第一天,估计有3,95,072名婴儿出生在世界各地,印度几乎占其中的18%。印度人口将近14亿占世界的20%。比它的婴儿占比高。印度人口生育率为2.3。但是由于印度的儿童死亡率较高和男女比例失衡所以有专家学者认为印度的时代更替应该为2.3。已经和印度的生育率差不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一定会下降的。所以印度就算不计划生育也出生率也会下降,这是各国的共识。



经济爱好


鼓励更多已婚女性出来工作与鼓励生育,两者其实是互相冲突的:女性在工作中可能不会倾向于生育、照料多个子女,而只生育一个又会让生育率继续维持低水平甚至下降。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自相矛盾吧!

东亚三个倒霉鬼倒霉的地方都一样除了工作就没私生活了。你想想没有私生活活着累死了。那还有心思结婚啊。就算结了婚这三个国家的老百姓卧虎藏龙天生贵族化教育。只要不是太费放到欧美都是精英斗士。想想下一代的教育。工资不算高饿不死也活不好。一年比一年变态的高考考试。

安倍养老金那个“对赌”有点意思,可以把这个思路延长到年轻人身上,大学毕业后,你和安倍签对赌协议,给你3年时间浪,这期间在政府指定餐饮点就餐不要钱解决温饱,预支三年工资,如果你在这三年时间内结婚生子,在三年到期后,无需偿还预支工资,并且劳动法配合就业优先;如果3年内没有生,那你必须延迟退休5年。

中国老龄化很正常啊,房子那么贵,两个一孩子结婚,两个家庭家底全部耗光,不出去工作哪有钱给孙子孙女攒钱买房结婚?可是都出去工作了,生下来孩子,老人没时间带,年轻人没精力带,请保姆又有顾虑,干脆算逑~这么一想,结婚估计也没兴趣了~

我只想知道,中国女性劳动力结构是不是和日本一样。观念不同的是,在中国,几乎没有女性重返职场这一说。90%以上女性终生是在岗位上的。就不知道这个只是男方工作的状况,是属于发达,但是对国家来说好不好啦。换中国,不会说这些。说到底,还是钱,钱,钱。发达国家生育率都低,因为在发达国家生存需要更多技能,技能是需要氪金的,在中国培养一个二本需要多少钱,估计大家心里有数,可是这能得到多少回报呢,本科的收益已经不能满足一般生活需要了,培养到硕士基本也到24岁了,工作5年到30岁有明显收益,基本父母也到奔65岁,吃不动喝不动玩不动,以后还不一定指望得上。

与其费劲拔力的花大钱培养一个指望不上的下一代,还不如把钱用在自己身上趁年轻玩玩乐乐,这就是年轻人不养孩子努力挣钱给自己玩的经济动机这还是有能力的家庭采取的策略,没钱的更不用想了,生个读三本的老大还能忍,再加一个读三本的老二,这是要了亲命吗?

关于人口老龄化,我倒是有个奇葩的想法,有个关于人口的理论叫马尔萨斯陷阱,在古代,马尔萨斯陷阱爆发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战争和自然灾害,以此来消减持续增长的人口,而现代社会,在中日韩这边,战争不太容易爆发,而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国家都有比较完备的应对措施,不会造成大量人口削减的情况,所以,马尔萨斯陷阱爆发转换成了新的形式——人口老龄化,年轻人晚婚不婚甚至丁克。仅仅从数据分析的结果难免看问题不全面,希望加入不同年龄段的人其价值观人格塑造的时代背景分析,更能对中国老龄化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日本战后30年是飞速发展的30年,中国有类似的地方,再结合德国和美国社会的发展比较,更能找出问题所在。

日本已经是非常非常能生育的民族了,日本的面积仅有37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1.28亿,土地面积世界第62,人口数量世界第11,人口密度在非城市国家中排名7,如果把以色列去掉排名第六。在人口超亿的国家中,日本人口密度排名第4。这样的人口生育能力,居然有人会说日本不能生?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36倍(347:147)。有人会说中国有一半的土地不适合居住,日本也一样,日本北海道的人口少得可怜,整个日本同样有大约一半的国土不适宜居住,而且日本适宜居住的这一半,也远远不如诸如欧洲印度中国南方这些地方,同样不如美国非洲的大部分土地。就这样的国土面积,这样的恶劣环境,日本愣是生出了一亿多人口,所以请不要再说日本人不能生。日本不是人口问题造成经济问题,而是经济问题造成人口问题,就像一个大家族,当家族蒸蒸日上,自然子孙繁茂,人口越来越多,一旦家族产业不行了,经济上衰败了,自然孩子也生不起了,人口凋敝了。

日本人口到21世纪才开始减少,但是日本经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不行了,日本经济不行来源于三个压力,首先是美国的压力,美国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打压日本,并且把扶持对象转移到了韩国身上,所以你看的新兴产业日本基本上都没能跟上,反而是韩国搞得不错。其次就是韩国了,韩国几乎所有发展起来的产业都是从日本手里抢过来的,电子造船化工机械等等。最后是中国,中国产业上和日本竞争不多,但是关键是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能够自给自足了,以往日本对华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慢慢消失了,想想以前中国人买一台日本电视机需要一个家庭几个月的收入?就这还抢着买都买不到。日本的产业一个一个的慢慢被打垮被取代,就像一个家族的生意一个一个被挤垮,收入越来越少,还拿什么去维持那么庞大的人口?

日本养不起了,这要是在中国古代,接下来就是农民起义,通过战争消耗掉一半人口,然后新王朝建立,重新开始发展。只不过现代社会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日本只能这样煎熬着。引进外籍劳工有用吗?引进外籍劳工就能把日本的造船电子芯片互联网手机通信等产业重新恢复到八十年代的辉煌?不可能的事,日本的产业今后只会越来越衰弱,市场越来越小,如今日本最大的产业是汽车,如果日本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能重复过去传统汽车的辉煌,日本那就真的要死翘翘了。


历史深度揭秘


认为应该是日本,日本目前处于少子化阶段,既然出生率低,那么就证明十几年之后,日本青壮力将大幅减少,就将带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国家国防军队缺少壮年。那么相反的是印度,印度人口增长过快,这件事情是能被通过国家的调控控制的,国家控制的好,形势好转就不会成大问题。


啊啊啊啊柴同学


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将频发!!

对我们的粮食生产带来的威胁是:灾难性的!!!

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将会严重下降!!

人多地少粮食综合自给率偏低的14亿人口的中国,

粮食安全将更不安全!!!

继续鼓励生育???

继续大量种楼???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继续大量进口粮食将逐渐成为不可能!!!

谨记:1942,1968呀!!!


用户102170253654


中国的人口形式更严重,高物价,低工资,老龄化,低生育率,未富先老


一叶知秋zfl


印度严峻个铲子,印度人均寿命68岁,日本退休年龄都70岁,印度人在日本死了都还没退休,印度人的人均寿命让印度没有老龄化危机,因为活不到那个时候~哈哈哈😄😄😄😄😄


忄夜明丶


中国的形式最严重。再过十年。 恶果将爆发式显现。


戈壁孤狼19


顾左右而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