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者怎样为自己的春游、秋游加把“安全锁”

我们知道,过敏体质的人存在一些先天的禀赋不足,体质总是处于一种低弱的状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当然包括对社会的、自然的适应性。

比如对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就比较差,容易引发宿疾。而春季和秋季就是过敏体质的人最难度过的季节,也是病情容易加重的季节。

那过敏体质的人,应该怎样顺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呢?

春季各类过敏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风沙较大,空气中的粉尘相对较多,加上百花盛开,各种花粉在空气中形成一种类似于粉尘的漂浮物,过敏体质的人一旦接触到这些漂浮物,很容易引起过敏症状。

春季养生主张的就是“早起晚睡,广步于庭,防范风邪,护卫阳气”,这正是顺应春季的养生法则。说的是要防寒保暖多捂,不可过早脱去冬装,宣晚睡早起,庭院散步,放松形体,情志畅达,遵循顺时养生。

所以起居上应该晚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应春天生长之气。比如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精力更加充沛。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锻炼则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少患流感等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

过敏体质者怎样为自己的春游、秋游加把“安全锁”

过敏体质的人在外出时应戴口罩、眼镜,手、足等部位也尽量不要暴露在外。

早晨户外活动时,要选择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的地方;当感到出汗时应减小运动强度,运动速度慢些或休息,千万不可忙着脱衣服,因为春天空气湿度很大,气候多变,时寒时暖,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力减弱也容易诱发过敏。

到了春天,人们往往只感觉到阳光的温暖,而忽略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此时,皮肤对紫外线等外界各种损伤因素的防护能力却是一年当中最弱的,一下子不适应就在所难免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紫外线过敏的话,那么在春天照了紫外线后,对光敏感的病人往往从春天开始就加重病情。因此,春天防晒也很关键。

而且,春季皮肤易过敏的人,除了要远离花粉和粉尘等过敏原外,在饮食上要防“病从口入”。动物的头肉、蹄肉是发物,比如猪头肉、猪脚等。在饮食上要少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零食和辛辣食物,以免燥热上火。应多吃一些汤、粥和一些具有养阴、滋阴的食物,如大枣、枸杞等。

除此之外,要注意多喝水。对于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起床前先在被窝里多加件衣物,起床前或起床后喝杯热开水,如能戴口罩预防冷空气直接进入鼻腔,更能预防鼻过敏、鼻塞发作。

众所周知,秋季的气候特点是不冷不热,天高云淡,但空气干燥,风力较大。而从物候角度说,秋季又是植物成熟的季节,也是许多草本植物花粉的传粉时节。干燥的空气,较大的风力,以及大量的植物花粉,使得包括过敏性鼻炎在内的一些过敏病症产生,具备了起码的条件。

一般来说,花粉能够致敏必须具有抗原性,没有抗原性的花粉不会引起花粉症。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大气中的尘粒、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可导致花粉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异,使原本不具抗原的花粉也使人产生过敏性反应。这可能是近些年,尤其是工业化城市花粉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秋季尽可能地避免外出旅游。如果要出行,少去那些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尤其要避免进入菊花、百合、桂花、月季、秋海棠等过敏原多的景区。同时还要关注气象条件,主要是风和湿度,秋日多风的睛天,最容易犯病;而阴雨天,则不易过敏。

一些旅游城市的气象部门在春秋季节发布“花粉指数”预报,这对过敏患者就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当“指数”偏小时,说明花粉浓度偏低,可以外出;而当“指数”偏大时,说明花粉浓度偏高,则不适宜外出。

关注我,一个养生有好方的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