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學過的什麼詩詞,令你長時間以來反覆吟誦,頗有感觸?

xqz太古


其一:蘇軾《臨江仙》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我相信在某個時刻,很多都會有跟這首詩一樣的想法。

大千世界,光怪陸離,波譎雲詭。

人如滄海一粟,漂泊類轉萍。

在人世間生活,為名為利,或為種種,身心疲累,何曾不想逃避片刻,嘆一口氣,緩緩說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呢。

其二:水滸傳中的兩句詞

霎時間新月下長川,滄海變桑田古路!

這個畫面常常在電視電影中反覆出現,意境極為美幻與蒼老。新月下長川並不是一次,而是千年流動著的,但就在某一剎那,滄海已經變成了桑田,其中經歷了無數的生死更迭!唉,不說也罷。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這一句推陳出新,極為老練,令人稱奇!

其三:《沈園二首》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獨獨只愛那一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反覆吟誦,至今感動。最美的遺憾莫過於此。就像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




志疆惠達


我最喜愛的詩詞莫過於毛澤東寫的《沁園春長沙》了!這首詩詞非常有氣勢。信我反覆吟誦,深有觸感。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l

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的一首詞,作於1925年,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第一期。 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周姬昌


我的學歷才高中,所以我的答案簡單。

毛主席詩詞中的《蝶戀花 答李淑一》我記憶深刻。

蝶戀花 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詢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首詞是毛主席1957年5月給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一首和詞。詞中的“柳”是指李淑一的愛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澤東的老戰友,1932年犧牲。“驕楊”指楊開慧烈士,1930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楊開慧是李淑一的好朋友。1957年1月,李淑一把她寫的一首紀念柳直荀的詞寄給毛澤東,毛澤東回了這首詞。

平凡的人有偉大的愛情,偉大的人更有偉大的愛情!所以,我以為是一首對愛堅貞不屈的詞。比起流行的情歌好好多倍!



古硯古墨齋主


山水詩派第一人謝靈運的山水詩我特別喜歡,他筆下步步不離山石幽泉、洲嶼湖光。

他的山水詩靈動清秀,情態各異,彷彿自然山水沿著他筆尖流瀉而來,縱情潑墨,精雕細琢,給山水以自然的生機和姿態。

比如:《過始寧墅》中的“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短短四句描寫了層巖疊嶂、洲渚連綿、隨意舒捲的白雲倒影在清澈見底的水中,彷彿少女妖嬈潔白衣裙環抱著巖嶺高處孤傲的幽石,水畔綠色的小竹子斑駁有致使清澈的水波變得無比生動嫵媚。《登江中孤嶼》中的“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四句寫出了水洲玲瓏,孤島亂流、河川丰容的自然景觀,也通過雲日掩映、長空如洗的澄澈體現出了內心的遼闊曠遠。

他的詩畫面感很強,注重把景物分解成一個個鏡頭顯示給讀者,著力勾勒描繪,比如他寫景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清晰地展現出青青池塘邊園柳依依、鳥鳴聲聲、春光滿目的明媚景象;“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讀起來就像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層層暈染,清雅剔透,以水中的橫石來襯托水流的動態,用“林密”“絕蹤”等詞營造出一種清幽安靜的林茂小溪圖,似乎隱約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動態和“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極大的藝術享受。


月盈紅袖


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是楊慎晚年所作,他的一生也很坎坷,屢遭貶謫,但是他依然堅持正直無畏,讓人敬佩。多年來風風雨雨,楊慎看慣了風雲變幻,心境平靜安然,所以才能由衷感嘆“是非成敗轉頭空。”

少年時學習了這首詞頗有感觸,每當遇到心中難解的煩悶,意難平的事情,我都會反覆吟誦這首詞,慢慢的茅塞頓開,就想通了。歷史的長河裡,多少英雄成敗是非都成了後人的茶餘飯後,喝酒閒聊的材料,平凡普通如我,又為什麼要執著那些過眼雲煙不值一提的小事兒呢?學習白髮漁樵的淡然,也把那是是非非,都交付笑談之中吧。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學過的古詩中對我感觸頗深的詩詞是《雨霖鈴丶寒蟬悽切》作者,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賬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今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在這蕭瑟冷清的秋天,暴風驟雨剛剛散去,我為你送行。

望著酒杯,兩個人久久說不出話來,但彼此內心的孤獨和不捨是顯而易見的,我緊緊的抓住你的手,望著你的雙眸,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你這一去,我每天所面對的景和物,即使再好,對我來說也形同虛設,我所牽掛的只有你,從此以後沒人和我一同欣賞美景,我的心事也就沒人明白。


112914586有風吹過


我喜歡的詩人很多,喜歡的詩句更多。這眾多詩句中,最讓我觸動的莫過於李商隱的一首《錦瑟》。這首七言律詩通篇都是名言警句,其中兩句最打動人心,“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是李商隱五十歲寫的一首詩,回首自己前半生的經歷,感慨萬千。詩人們感慨的時候,總得有一樣東西,用來託物言志。錦瑟恰好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李商隱的眼中。

錦瑟恰好是五十根弦,每一根都像極了過去的五十個年華。這五十年中發生了什麼,這首詩裡並沒有具體寫,只是寫了一些意向,莊周夢蝶,杜鵑啼血,藍田生玉,滄海月明,都出現在詩歌裡。

詩人回首往事,對錦瑟發出了無盡的感慨




文化綜藝薈


我最喜歡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依稀能夠看到一箇中年男人拄著竹杖,穿著芒鞋,即便是迎著風雨也依然從容自在。春風微冷,山頭的風光卻如此美麗動人。回頭看往昔所有坎坷苦難,然後哈哈大笑地向前大踏步走去,此後的人生裡再無風雨。

――那是我最嚮往能夠擁有的生活姿態和人生態度。

能夠從容淡定地面對生活,對所有的苦難都可以一笑而過,無慾無爭,心態安然平靜,閒適自然,沒有大喜也沒有大悲。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不必揹負那麼多,輕裝簡行,一身輕鬆。以天為被,以地為席,隨性自在,無憂無慮,多好。


錦城春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評家多說王觀的詞內容平薄境界狹小,用現在的話叫思想高度不夠缺乏創新意識。

思想的高度不是揣摩套路拔苗助長,而是藏於心潛於行,所作文字已然薰陶過,散發出清奇高潔蘭草之香,沁入肺腑幾許也要看讀者的道行與默契。

成人尤其有些閱歷的人行文,當有不同於少年的視角與情懷。深而朗,徹後通,舉重若輕,大而化之,若還守著考試滿分範文的慣性,也是白白可惜了這些年走過的橋看過的雲。

如真正的奢華都是低調的,真正深刻的往往表現出淺近平和,思想如此,學問如此,文字也一樣。

當然還有一種是真的淺顯,但貴在真實、純粹,比那些表面的、著意的、強行嫁接的深刻要可愛得多。如果這也算淺薄,那世上不妨多些淺薄的快樂。

隨他們怎麼說王觀的詞格調不高,僅憑“水是眼波橫”一句,也足以在星光熠熠的宋代詞壇穩穩佔得一席。馮唐一句“春風十里不如你”讓文藝青年顫慄了十數年仍經久不衰,王觀若生在今日,何須入仕,北京的四合院大約也能住得起。

一個“橫”字,情趣躍然,其妙無法言傳。不通平仄的我暗地附庸那推敲之雅,想擇一字替換,看意境如何變化。“連”,差了顧盼神飛的靈動,不好;“傾”,美人欠了矜持失了端莊,不妥;其他“舒”、“凝”等都不如“橫”字來得巧妙,姿態神韻兼備,讀之琅琅,其工其絕,傳神傳世。

有云此詞“構思奇特,造語佻麗”。一場離別,被王觀寫出了歡快的意趣,要去到那山水交匯的眉眼盈盈處,或許還能追上春天的腳步呢,何須傷感?這種構思在眾多愁腸百結的離別詞中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佻者,輕薄,不莊重,清而不佻,麗而不縟才符合中國古典美。此處佻麗並非指言語輕佻,形容清麗中藏不住的俏皮更為恰當。

論及清麗,兩宋婉約詞的主要特徵之一,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都是此派傑出青年。“王逐客才豪,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王觀敢於自詡“冠柳”,顯然有他的底氣。

又想到幾句。李清照的“只把青梅嗅”,歐陽修 的“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少女的嬌羞,新婦的嬌俏,渾然紙上。周邦彥的“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秦觀的“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夏荷的靜,春華的鬧,玲瓏盡展。

語言的魅力其實也是人的魅力,“常字見奇”,是真正的高手追求的境界。




信筆由韁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這句話,又樸素,又深情,特別能代表中國人的感情,因為它又含蓄又熱烈。出自於一個很暖的愛情故事。

說這句話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武肅王錢鏐(讀音同劉),這句話寫在錢鏐寫給他夫人的信上。

錢鏐的夫人吳氏王妃,原本是一個農家姑娘。出嫁以後跟著錢鏐南征北戰,半輩子擔驚受怕。後來即便當了王妃,還是惦記家鄉,每年春天都要回孃家住一陣子。

有一年,吳氏又回了孃家,錢鏐在杭州處理公務,大概是夫人去的時間長了,眼看西湖邊上春光無限,不由得心生思念,就提筆寫了這封信。

這個故事收錄在一本叫《歷代名人短箋》的書裡,所謂短箋,就是短信。我寧可相信,這封信就只有這麼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說,田間小路上的花都開了,你可以慢慢回來了。雖然他很想念夫人,但他說的是,你慢慢走啊。潛臺詞是,你可以看看路邊的花。


錢鏐南征北戰,是個武將。要是換作別人,想夫人了,說不定就派個士兵把她接回來唄。要不就寫,“速歸!速歸!”

可“緩緩歸”一句,表明他想夫人快點回來,又很尊重她,不好意思催,又很體貼她,又提醒她看風景。九個字,把這種矛盾的心理全寫出來了。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一句婉約的話,暖了一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