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一桶中国应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全力储备?

用户4485614105


当前沙特与俄罗斯和美国进行石油价格战,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当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沙特在发往全世界各石油进口国的价格已经下跌了20%,那么这个价格势必会引起中国的全力储备,这样就可以把国内的石油储备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升级上几个数量级。

其次,中国当前作为世界工厂每天所消耗的能源和石油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数量。按照当前中俄的能源供应协议来看,俄罗斯也将在三月加大对于中国的石油能源供应价格也会随之下调,而在4月份俄罗斯将加大石油的生产效率势必会促使量能进行一个新的扩张。

那么这对于三四月份的全球石油金融价格而言只要与沙特和美国的协议并没有达成最终的一致,那么当前的石油价格将会一直稳定在25美元到35美元区间范围内。未来是否会跌破20美元从目前概率来看并不高,因为回看历史,石油价格跌幅超过70%以上只有4次,而目前已经下跌了40%。


所以最后我们只能希望,当前沙特与俄罗斯伊朗和美国页岩油之间的价格战持续时间更长一点,那么这对于当前主要石油进口国中国而言可以用更低的外汇购买到更丰富的石油。


晴天财经阁


油库通常不是卖空了才去进,所以说油库通常保持70%左右,油价一路爆跌,油库可能保持80%左右。你不可能大量进口。

1.有人肯定说,建油库。这一点也有可能去建,扩大储油量,但是这也是个别部门才有这个实力。武汉建医院十二天,那是聚整个武汉之力,不是一个部门能做到的,再说了,建油库需要很多条件,位置,安全,以后的管理,一系列问题得同时进行,等建好到投入使用,没准油价早就升上来了。

2.为什么油价这么一路狂跌。需求量少了,开始中国疫情爆发,武汉封城,虽说其它省市没有封城,但給封城又有什么区别,小区不让随便外出,很多车辆不让通行,很多高速口封闭,国道,省道,县道,甚至农村都堆起土堆,无法通行。很多工厂停业,所以说,石油的需求量突然减少了,再便宜也消耗不出去。

3.现在各国疫情大爆发,同样会成为我国这样的局面,全球需求量没了,生产出石油卖不出去,降价不降价都消耗有限。老百姓不可能家家拿油桶储存汽油柴油,那样消防压力也来了,所以说不可能全力储备。

4.油库和煤炭不一样,油库通常是地下油库和露天油库,油库设技术员,消防员,警卫,收发人员里面的管理也很专业,通风,温湿度,定期保养,谨防跑冒滴漏,预防火灾也是重中之重。就是想大量储备,一般不会在短时期内具备条件。





踏雪无痕154604282


石油储备是国家重要储备资源之一,我国石油储备由财政出资,全国选点、定点储存,目前已在黄岛、宁波、大亚湾等多地建立了储备基地,储备量达到8500万吨。

国家储备石油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一方面,石油储备可以应对石油供应中断带来的影响,这方面主要目的是防范与石油输出国关系恶化而带来的风险;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应对紧急情况下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主要防范战争、地区冲突、全球石油需求量大增等影响。

比如在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第一次爆发,全球石油价格上涨500%,全球经济和社会因石油而动荡,这时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假如在不久的将来,一国被卷入战争,石油需求量和使用量肯定大增。

此次原油价格大增,我国会不会加大石油储备,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加大石油储备是肯定的,但不会无限量的加大,而是根据未来国内对石油需求量的预期进行布局。

一方面当前国际油价不稳定,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另一方面,石油储存运输都需要特殊资质,虽然供应端油量充裕,但是运输端的运力能不能达到还是个问题。再者,原油储藏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较大的成本,这方面的配套能满足多少石油出量也是未知数。

上文中说到储藏成本,当前虽然原油价格大跌,但是现在的储藏费+原油进口价格可能会大于未来石油进口的价格,因此综合价格必须考虑储藏的成本。

国际原油价格过低同样对我国部分产业和政策造成影响: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就原油而讲,我国是原油第一进口大国,是第二大原油消耗国。

过去我国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近几年我国打击提倡产业升级、低耗能生产、低耗能经济。

就拿电动新能源汽车来讲,新能源汽车一方面百公里价格低,另一方面无污染,这也是最近两年我国大力支持研发生产、补贴购车的原因。但是原油价格如果持续下跌,很多人就会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给我国的政策推广带来阻力。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国家肯定会趁着原油价格下跌加大石油储备,但是综合考虑到储藏成本、储藏安全、储藏能力和运输成本,储藏增加也是有限度的。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油价降低,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很大,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对企业的盈利水平有一定支撑。

另外,我们可以借此低价机会多储备一些原油。我国对储油罐的建设已经持续了多年,应借着目前油价低的机会增加石油战略储备。

另外,现在这个时机对于产油国来说日子不好过,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利益,和大的产油国签订一些远期合同,尽可能维持长期的低价。

在石油价格下降期间。通胀水平会有所回落,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趁着油价降低的机会,提高工业企业的利润。

但油价过低也有坏的一方面。

比如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的新能源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支持,提供了大量的产业政策。如果油价持续维持很低的位置,那么对这些产业其实是不利的。举个例子,大家汽油车加油很便宜,就没有动力去买新能源车。

另外,石油价格下跌,还给我国带来了通缩的风险。如果石油价格下调,而且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很可能造成ppi的下降。

企业将没有动力去扩大生产,因为未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很高。消费者也会尽量减少消费,因为下个月可能没有工资。这个时候就会陷入了经济通缩的风险。

在现在这个时刻通缩比通胀要更难对付。

不过似乎低油价也不会维持太久,沙特美国和俄罗斯都希望油价能够上涨。沙特和俄罗斯肯定会回到谈判桌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莫水宏观经济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油价为什么剧烈下跌?

毫无疑问,油价下跌是因为沙特与俄罗斯的谈判不欢而散。

真有这么简单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油价下跌背后的逻辑,深入一些,我们不难发现,石油欧佩克国家与非欧佩克国家的撕逼,也正是代表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高歌猛进,更深入一些,我们看到了中东这个全球最大的火药桶,正在蓄积巨大的、令人不安的力量;眼光再深入一些,我们一定嶓然醒悟,油价暴跌的真正根源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简单来说,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格局正在进行调整、重塑,美国的小兄弟们都在跃跃欲试,试图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除了沙特,大家不妨看看最近的韩国、日本都做了什么。

其次,请注意油价下跌是否长期的趋势?国际油价是不是有可能进一步跌破30美元、甚至20美元的低位呢?沙特石油官员曾经说过,沙特等海湾产油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在每桶4-5美元,扛得住低油价的冲击,“在我们感到痛苦前,他们(其他产油国)早已遍体鳞伤”。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油价下跌,美国首先痛了,在特朗普的神操作下,也许低油价不会维持太久,沙特和俄罗斯肯定会再次回到谈判桌前,时间早晚而已。

第三,油价下跌一定利大于弊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油价下跌对中国是个好消息,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减少通胀,第二能够提高中小企业利润,第三有助于增加外汇储备。但是,油价下跌也可能导致能源与化工企业出明显亏损、对我国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来不利、导致消费、投资、出口减少的经济通缩风险。

第四,我们需要“全力”储备吗?

过去十几年,我国建设了很多原油储备基地,现在这些基地基本都动用起来了,进一步增加原油储备的空间并不大,目前国内已有的10个战略储备库,储存量达到了3.27亿吨以上,相当于我国年进口需求量的近70%。新建原油储备基地可不象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那样迅速,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基础条件都比较高,还要考虑战备时的安全需要。另外原油储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是否“全力”,也要通盘考虑,慎重决策,似乎以“听其言、观其行、稳中求进、辩证思维”为宜。

 



湾区说法2


在国际油价低位时,中国应该全力储备石油。

基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油供大于求基本面等因素,低位的油价给中国增加石油储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长远考虑,我们应抓住当前低油价的有利时机,提高石油战略储备水平。这是给中国增加石油储备打开了不可多得的窗口期。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入国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定必要的战略储备对保障石油安全有重要意义。

根据官方此前的规划,2020年以前要分三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总储备规模。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以前,我国一直未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石油储备主要依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0天左右。

早在1993年,我国就在酝酿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直至2003年,国家才正式启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战略石油储备也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储备石油这是一个好时机。


财思思


你好,我是财经领域的创作者。国际油价一路走跌,近期更是暴跌,这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国是原油进口大国,并且也是中国人民现在不可缺少的必要品。

国际原油暴跌,其实正好是国家和央企进口或大量买入原油期货等交割的时机,在26~33美元区间是比较有价值的。

前一轮的原油价格低点是27美元,希望这一次暴跌能砸到22美元到25美元之间。

其实每一次大暴跌看到的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恐惧,希望这一次咱们国家能借此机会大力储备原油。

沙特与俄罗斯两大石油生产国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加上全球疫情的影响,国际原油的价格有可能一直都会维持在低位震荡。


何哥说市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沙特与俄罗斯协议减产最终没有达成一致,导致原油价格还是暴跌,在这个时候我国到底应不应该全力储备原油?

其实系统性的来看,这个时候储备原油是最合适的时机,可以分批进行储备,虽然大家都知道每桶原油的成本相对较低,但长期来看现在原油依然是主要的能源。

原油未来是涨是跌

其实很多人对于当前原油的价格在30美元左右徘徊,产生了相对较大的质疑,有部分人认为未来原油价格会出现继续下跌的现象,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未来原油的价格会持续上涨。

但就目前的走势而言远有可能在30美元一桶左右徘徊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沙特与俄罗斯在这个位置还是需要寻求一个制衡点。

沙特每桶原油的成本价在9美元左右,而俄罗斯每桶原油的成本价在19美元左右,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下跌率先受伤的是俄罗斯,也就是说沙特目前来说机会大于俄罗斯。

应不应该全力储备原油

虽然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全力以赴地研制新能源,一方面是有利于地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但就目前的新能源来看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核能。

而真正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汽车,所以说当前新能源汽车使各个领域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对比较领先的有比亚迪,在美国新能源汽车比较领先的有特斯拉。

但目前各个行业都在集中向新能源汽车发展,这其中有科技为主的企业格力电器,其中也有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

到目前为止新能源只是停留在研发和推广阶段,石油依然作为基础的战略储备与民生储备,所以说当前储备石油从价格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合理的。

综合来看:当前储备石油应该是最合理的时间,一方面在价格上有优惠,另一方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需要依靠石油作为动力源,石油被称为软黄金,也是规避风险抵御通货膨胀的最后产品。


社长财经


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一桶国内应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全力储备原油,个人认为国内这时候应该不会大量的储备原油,不过在原油价格很低的情况下,其实各个国家应该都会适当的储备些。
发生大量的储备原油应该是不会发生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原油属于危险品,如何存储,如何确保安全,简单来说原油价格低了,如果建设储备原油的储备站(油桶)投资是非常巨大的,在没有已建设完善的储备库,在原油价格低点的时候大量的新建储备站,可想而知各项投资也就会增加原油成本,所以国内应该不会大量大储备原油。


其次就是此次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虽说也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但影响较大的应该还是沙特与俄罗斯石油大国的问题导致,近日为了稳住低迷的国际油价,沙特提出再减产150万桶/日的建议,但在3月7日的欧佩克+会议上,俄罗斯拒绝了减产提议;而次日,沙特对外表示计划将原油产量提升至1000万桶/日,4月份原油产能将逼近1100万桶/日,并大幅调低各地原油售价。
沙特将销往西欧地区的原油降价8美元/桶,销往美国的原油售价将下调约7美元/桶,销往亚洲地区的油价降幅4-6美元/桶。

俄罗斯财政部对外发表声明称,俄罗斯能够在今后6-10年内承担25-30美元/桶的低油价,据相关报道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超过1500亿美元,可以在长期低油价时代投入使用(简单来说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应该会持续低价位一段时间,所以这时候国内也不会大量的储备原油。

不过也并非绝对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观望适当的储备些可以,还不到大量储备的时候,如果石油大国之间有达成某些协议苗头的时候,可以采取大量的储备原油,因为在原油价格上涨后,有大量的原油储备可以适当的压低国际原油价格(主要还是看是否能抓到实时准确的信息,储备与不储备我们老百姓是无法预测的)。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全部分享与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哪方面有遗漏留言评论交流。「点赞关注」本文章本人原创,谢绝抄袭11:10

福星卡汇


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之时,对我们有利也有弊。首先,国际油价下跌有助于降低原油的进口成本,对于我们这种主要原油依赖进口的大国来说尤为如此。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去年以来的进口量已经超过5亿多吨。

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后,也很可能会导致能源与化工产业链商品价格的同步下跌,并导致石油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出明显亏损。要是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将会对我们的石化产业形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冲击。因此我们综合来看,国际油价暴跌至30美元以下也是对我们利弊共存的。

当然,如果国际油价真是跌破30美元甚至到20美元的低位,考虑到原油价格不会长期处于低位,我们确实应该在价格相对较低的位置适当增加原油储备,但同时也要考虑一下产业链中下游部分企业的实际困难,保持整个行业内的稳定性很重要。此外,“全力储备”还受限于储备库的容量多少,目前国内已有的10个战略储备库,储存量达到了3.27亿吨以上,相当于我国年进口需求量的近70%。

总之,国际能源价格走低,对于我们中国来讲,尽管有利有弊的,但相对来说肯定是利好更大。因为我们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高达70%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天然气45%对外依存度,原油、天然气价格降低肯定是对中国的成本控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