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火過旺的“賣菜”生意

虛火過旺的“賣菜”生意

中石化也開始賣菜了,折射出什麼問題?

中石化賣菜的邏輯是,在顧客加油的間隙,店員把提前在網上預定的蔬菜包——售價99元,滿足一家三口三天需求的蔬菜組合放到汽車後備箱,從而實現“不下車、不開窗,一鍵送到後備箱”的便利購物。

但該邏輯有個致命缺陷,因為加油是低頻行為,而買菜是高頻行為,二者無法融合在一個購物場景。倘若家庭主婦指望著利用給車加油機會的去買菜做飯,那這頓飯大概很難按時吃到嘴裡。

然而中石化堅持這種令人費解的商業邏輯。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向媒體透露,即便疫情結束,加油站賣菜的模式依然會繼續實行。

這折射出疫情之下人們對生鮮賽道的非理性追求。各行業各都瞄準了這一高頻、剛需的生意,便利店賣菜、水果店賣菜,甚至加油站也賣菜。

誠然,疫情讓商超的生鮮銷售激增,但我們須理性分析這一增量:首先,這是因為餐飲企業關門導致消費者外出就餐轉為在家做飯,從而推動生鮮銷售;其次,由於封閉隔離在家,消費者百無聊賴之下研究製作各種美食,對生鮮食材的需求增加了。

因此我們判斷,疫情徹底解除之後,生鮮消費必定迴歸常態,或許有部分消費者會提高在家吃飯的頻率,但總體趨勢不會有大的改變,因為生鮮是一個存量市場。

疫情是枚放大鏡,可以暴露很多東西,包括企業對生鮮經營的盲目性。特別是這兩年,以生鮮為切入點興起了諸多創新業態,比如社區生鮮、生鮮前置倉、智慧菜市場、社區團購等。

諸多玩家紛紛入局使得“賣菜”這門古老的生意變得炙手可熱,而疫情引發的短期需求更是在背後添了一把火,以至於整個行業虛火上升,這是一種虛假的繁榮。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該冷靜思考一下“賣菜”這門生意了,讓它迴歸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首先,賣菜其實賣的是生活方式,不能脫離消費場景與顧客定位。生鮮品類因其剛需、高頻的特徵使得各個零售業態將其作為引流商品來使用,因此近兩年出現了諸如“便利店+生鮮”、“水果店+生鮮”、“零食店+生鮮”等創新試驗。

但總體而言,上述嘗試成功者寥寥。這是因為,生鮮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品類,它密切關聯消費者的一日三餐,賣生鮮本質是販賣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生鮮品類的一站式購齊顯得尤為重要。但很多“+生鮮”的業態因為面積所限等原因無法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齊的需要,更別說生鮮商品的分級銷售、現場試吃、二次開店等更加高階的操作方法了。

既然是販賣生活方式,那麼生鮮銷售必須要有適配的場景。以“便利店+ 生鮮”為例,便利店是上班族的個人消費場景,而生鮮的主要消費場景是一家人一日三餐的家庭消費,這兩種不同屬性的消費場景很難融合在同一個業態。中石化賣菜也是同樣的道理,加油站不具備支持生鮮消費的場景。

生鮮銷售是一個系統工程,並非簡單增加幾個品類而已。因此,增加生鮮品類,表面上是加了若干個單品,但實際上是要投入一套系統。比如,在門店端,你需要配置銷售和打理的人員,你還需要投入冷櫃等保鮮設備;在後臺,你還要投資供應鏈和採購體系;此外,你還要組建生鮮人才團隊。

“中石化+生鮮”的模式,其實是引入了B2B平臺彩食鮮作為供應商,從而省去了後臺的供應鏈建設。但這樣下來,要麼你賣的生鮮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沒有價格優勢;要麼淪為給上游打工的分銷渠道。

其次,生鮮進入存量時代,模式上創新的空間不大。好鄰居CEO陶冶有一個觀點,他認為生鮮消費是一個存量市場,消費者並不會因為你是新零售業態而為此多吃幾碗飯。

首都經貿大學陳立平教授觀察發現,由於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加劇,中國一線城市的生鮮消費需求其實是萎縮的,預計2025年會出現拐點。

因此,企業要審慎決策是否應該殺入生鮮領域,因為你吃的肉都是從別人嘴裡搶過來的,你能否保證你的模式在效率上比別人更先進?

《第三隻眼看零售》的觀點是,中國生鮮零售,從菜市場到超市,從大賣場到社區生鮮,從B2C電商到前置倉,從到店到到家,從次日達到半小時達……可以說,在已知的技術條件下,很難再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顛覆性變革。換言之,在生鮮模式上的創新空間不大了。

在生鮮供應鏈層面亦是如此。這個春節剛剛過去不久,我們正好可以從自身的體驗來印證這一觀點。當你從奮鬥的一線城市回到老家過年,從寫字間的白領露西變為鄉鄰看著長大的翠花。試問一下,過年期間你的飲食水平是否因為買不到在大城市的日常食材有大幅度的降低呢?

我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是否。舉例來說,我們在中國的縣級城市都可以吃到來自美國和智利的新鮮車釐子;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封城封路的情況下,北方的超市還能買到產自南方的砂糖橘。這說明,現有的供應鏈體系基本上滿足生鮮消費的需求。

基於上述論斷,《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生鮮經營未來是有空間的,但這個空間並不在於模式的創新,而在於企業經營上日積月累的精進:你的商品品質更好一點,你的顧客服務更好一點,你的團隊戰鬥力更強一點,你的整體效率再提高一點。

但上述這些確實我們忽略的。因為與模式上的創新相比,它們太習以為常了,因為常見所以忽視。

最後,零售創新可以引導消費,但不能臆斷消費。新零售的背景下,各種創新業態不斷冒出,再加上風險投資的熱捧,使得業界出現這樣一種心態:用主觀臆斷來替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我認為消費者應該是如何如何。

比如,我認為消費者應該天天吃龍蝦鮑魚,所以我在超市大面積經營海鮮;我認為年輕人懶得下樓,所以我就在他的辦公室鋪設零食貨架;我認為送貨上門是最便利購物方式,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將商品在半小時內送達,哪怕這筆訂單是無法覆蓋成本的……

一位前置倉品牌創始人這樣描述他創辦公司的起心動念:他認為十年以後的消費者覺得買菜是一種很LOW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讓在網上下單然後直接讓超市員工送回家,於是便有了今天行業津津樂道的前置倉模式。

這就是很典型的臆斷消費,你怎麼知道十年後消費者一定會這樣?用拍腦門的臆斷來決定企業商業模式的根基,然後All in進去,這不是創業,而是賭博。

《第三隻眼看零售》還是認為,經營企業是一門實踐的科學,零售創新可以引導消費,但不能臆斷消費。正如羅森中國副總裁張晟所說,業態創新,領先半步即可,領先太多就如同當年的“協和飛機”一樣,容易成為炮灰。

再回到本文開頭中石化賣菜這件事,它就是對於消費需求的一種臆斷,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