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985/211高校在江苏省的录取率非常低吗?你怎么看?

古月140250774


江苏境内有11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是985/211工程大学,这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名列第2。但就是在这11所211之中,有9所都是部属高校,这些部属高校并没有对江苏投放过多指标;教育部对本省招生计划并没有严格限制,内部掌握,30%左右,但江苏只有南大、南师大、苏大超过30%,其他大部分高校20%都达不到,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矿大、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竟然不足15%!



省委娄书记特别关心关爱江苏考生,专门制定了本省学校对本地考生适度倾斜,为重点高校在江苏扩大招生奔走努力,同时提高普高招生计划。他指示说: “关于高校招生问题,江苏33万人参加高考,都是最优秀的,层层考试,层层选拔出来的,要保证他们上好大学。好多省份一本对本省招录达到70%,我们江苏却只有20%!以后本省一本要超过50%,部属院校不低于25%,3年内逐步达到30%”。江苏的211重点高校要切实认清形势,认真贯彻省委指示精神,不要玩遮遮掩掩的文字游戏,实实在在的为辛苦努力的江苏考生服好务。


省委娄书记为江苏高考学子鸣不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具体依据的。拿临省河南来说,2019年河南省总人口约为9559万,高考报名人数约109万,比例为1.14%;而2019年江苏省总人口约8029万,高考报名人数只有33.9万,比例仅仅为0.42%;总人口数基本相差甚微,但是人家的高考报名人数却是我们的3倍有余,差距为何如此悬殊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明了,那就是江苏的“中考分流”搞得特别出色,有一多半的考生被分流到了职高,直接丧失参加高考报名的机会。踏实务实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绝不是为了委屈江苏学子,而是为了更好地人尽其才,让学生都有一个好前程!


江苏作为全国教育强省,其中11所211(含2所985)高校和15所世界“双一流”大学,面对江苏优质高考学子,必须秉持公平公正。即便你是部署高校,我们也不会像其他省份那样,提出在本省扩大招生超过30%的过高要求,但是按照教育部约定俗成的规矩达到30%左右总可以吧;但是像矿大、中国药科大、东南大和南理工那样,低于15%的录取率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没法交代的,还有那几所不足20%的重点高校,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就不必笔者一一点名了吧!身在江苏,拿着、吃着、用着我们最好的,却要处处给江苏学子设置高考障碍,玩弄数字游戏欺骗愚弄江苏老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江苏那些在本地招生低于20%的所谓985、211、双一流高校,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该好好给它们敲敲警钟,别以为江苏人好欺负,不能给江苏父老以公平公正和谋福祉,可以滚出江苏了!


自在人生wub


江苏省的大部分985和211大学,在江苏投放的高考招生名额,确实特别少。



虽然一共拥有2所985大学和11所211大学(包括985),但江苏的211、985录取率仍然是中下等水平,和只有一所末流211大学的贵州、广西差不多,愧对于高教大省的地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55人)、南京理工大学(565人)、河海大学(610人)、南京农业大学(766人)、中国药科大学(525人),5所211大学的招生人数之和只有3200人左右,比苏州大学一校还少了400人左右。

当然,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属于江苏省属大学,而其它211则是部属大学。只是,尽管省属高校有省内招生比例的规定(下限),南京师范大学还算是正常比例,苏州大学则是超额招生,把全国55%的指标全部投放在江苏省内,堪称江苏省最良心的211大学,比同为省属211的南师大(2212人)还多了近1400人。


(全国招生6690人,其中江苏3695人)

但是后果却是,苏州大学的省内录取分数线(投档线),被严重拉低。以全国25省录取均分,苏州大学在全国各省的文科分数线仅次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理科分数线则是次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略低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接近,绝对远超省内其它211大学。

如果把江苏省内南航、南理工、河海的投档人数,同样增加3000人(和苏大相同),再比较投档线(录取分数线)又如何?哪所211大学的分数线还能超过苏州大学?

而且,尽管部属高校在省内招生,也有招生比例的规定(上限),但江苏省大部分的211大学却远低于规定的上限值,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省内招生比例只占10%。

到底是不是真正江苏省、江苏人的大学,看看每年的省内招生人数、比例,就已经不言而喻。

欢迎评论、关注,获取更多资讯、知识


坚果旅行


江苏本省的985/211高校对江苏考生肯定是有倾斜的,各地区都一样。只是,大家认为江苏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大省,尤其是南京这样一个国内高教制高点之一,对本省考生的倾斜度没有其它省市那么大,这点早已经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非议。

其实考生的心情都能理解,希望省内大学,尤其是好大学增加本省招生名额,毫无疑问是合理的。但是,事实上江苏985/211大学的本省招生名额并没有少的离谱,除了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对本省考生大幅度倾斜,跟其他省985/211相差无几(当然不要去跟清北复交开津比比率,直辖市考生本来就少)。好消息是,新的省领导重视这个问题,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措施,预计明年开始就会有看得见的改善。



江苏高考难,不仅仅是水平高考题难度大,而且是实际录取率较低。

江苏高考985录取率1.4%,211录取率5.2%,排名24,已经很低了,而实际上这是在中考升学率只有近半的情况下的升学率,如果初中生都可以升高中参加高考,高考录取率211录取率都将只有可怜的一半,很可能全国垫底。

政策的事,我们说了没用,得政府出面。好在政府开始有行动了。2019,情况如何?现在还不知道。看看下面18年的汇总表。

估计19年变化不会太大。


江苏高考咨询导师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大多数学校的招生都以本省份为先的,只不过是比例不同而已。目前江苏省共有11所211高校,其中2所既是985高校也是211高校,对于这些江苏省实力比较强的大学,他们在本省和省外的招生具体情况是如何呢?

鉴于学校众多,我随机选取了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两所学校2018年的招生计划,得出两所高校是否在本省录取率较低。

1.南京大学

从南京大学2018年的招生计划来看,全面计划招生3300人,其中面向江苏省外的招生为1763人,江苏省内招生为1537人,本省招生人数占比约为47%。

2.南京师范大学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来看,学校在江苏省招生名额为2134个,在江苏省外招生为1945人,本省招生占比约为52%。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江苏省省内985、211高校对于本省考生的招生计划并不低,基本上都接近50%,因此不存在对本省考生录取率的情况。


学习源动力


不反对任何官方的政策,高考名额让就让,江苏人都不是小心眼。不过,等我们开始找工作了,别跟考上985211的研究生说您好,对不起,您本科不是211以上请另寻高就,还以逃避式考研嘲讽考研党就好。不然希望上面能拿我们江苏考生当个人,外省既然这样瞧不起江苏考生,一自己看看身边的江苏人整体(拿个例杠精gunduzi)比较一下,二等那一天同一试卷再比比现实分数线,到时候别柠檬精上头


商务外语狂热爱好者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不忽悠的说,在17年之前江苏本省的985/211高校在省内招生真心不多,或者说录取率较低。小西零几年高考的时候,当时的成绩只能去个南京理工大学,可出省就能去一所不错的985大学,最终选择的结果是中南大学。

后面家里的亲戚小孩高考,都有类似的感觉,省内高校不是太友好,真心觉得招生指标太少啦。再算上试题难、总分低,拉不开分差,搞的一分几千人,报志愿压力灰常大。在其他省市作为参考的排名和分差,在江苏都得慎重又慎重。

其实,18年娄书记当时在常委会上讲话,明确要求省内高校增加本省招生指标,当时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都增加了部分指标。

或者说,18年扩招的一本人数占17年全部一本人数的10%,力度真心不小。

在其他省市,在讨论是一本扩招,还是一本注水的时候,江苏连讨论的机会都没有啊。

其实,虽然浙江大学当时合并了几所211高校,导致浙江省985/211仅一个浙江大学,可是再看看浙江大学在本省的招生,我们就会发现对本省学子是多么的友好啊。

其实,98年扩招后,大学生的人数增加了近10倍,各个大学也在对应的扩招,但是总体来说,读顶尖大学或普通大学的难度都下降啦,但是全国无法一张卷就会引发不小的地区矛盾。毕竟,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9-01-05-04


帅小西De


很公平啊,这是按211在一个省的总招数控制的,不是按每个学校,否则没211或只一个211的省怎么办?


养心要寡欲


记得高考的时候老师说过一句话:清华北大是北京人的清华北大,复旦是上海人的复旦,而南大是全国人民的南大。记得我高考那一年江苏又对省内减招省外扩招😂


n静心沉淀


本省好的高校在本省招生名额偏少,不仅考生和家长有意见,有关高校也有意见,谁不知道江苏生源质量好,谁不想在江苏多招一些?一般人不清楚,以为是省政府和省教育厅不够意思,自己人不照顾自己人。其实,错了。各公办高校的招生计划不是由省里决定的,而是由教育部分配的,这种情况已经有很多年了。


用户3778922917


说实话,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学生的学业水平大下滑,江苏的什么3+1更完蛋,一个高中毕业生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生物知识必须具备,这是认识世界最基本知识,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是提高全民素质最基本要求!怎么为了高考改革让学生少学甚至不学?过去的高中毕业生工厂农村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很强,现在的学生能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