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瑞做十年首辅,会怎么样?会超过张居正吗?

xieshulang


海瑞是个清官,而且是个名气很大的清官,在民间有着海青天的称呼。

有很多人说,海瑞这个人除了是个清官之外,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这个倒也是太小看海瑞。其实,海瑞除了是个清官,也是一个能吏。当海瑞还是一个知县时,就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修筑水利工程,深得百姓之心。


但是海瑞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刚正不阿,脾气犟得很。当海瑞还是一个知县时,看到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横行霸道,毫不犹豫的把胡宗宪的儿子给抓起阿来了。得罪胡宗宪这种事情都不算什么,海瑞牛脾气犯起来,就是连嘉靖皇帝都敢得罪。海瑞给嘉靖上了一篇《治安疏》,大肆批评嘉靖皇帝迷信巫术、生活奢靡,疏于朝政。

海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是对的,哪怕是拼上性命,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就像海瑞在上《治安疏》之前,明知道嘉靖皇帝会很生气,但海瑞还是买了一副棺材以必死的决心去痛骂了嘉靖一顿。


像海瑞这样刚正不阿的清官,必然不容于官场。嘉靖年间的官场,已经是相当腐败了,官员贪墨已经是常态。海瑞不贪,他还要阻止别人贪,这样就损害大部分官员的利益。所以像海瑞这样的人,因为他的名气注定会被大家供起来敬而远之。一旦海瑞身居高位,必定会被众人群起而攻之,下场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

说实话,海瑞也胜任不了首辅这个职位。以海瑞的性格,大部分的人都被他得罪完了,根本就无法处理好与群臣的关系,反而还要时时刻刻受到他们的弹劾。想想之前那个敢于直言的首辅夏言的悲惨下场就知道首辅这个位置是不适合刚正不阿之人的。

相比于海瑞,张居正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居正有能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有能力还不行,还得有本事去把这个能力发挥出来。而恰好,张居正有这个能力。


张居正对于大明的官场看的很透,在那个众人皆贪的年代,你不贪不行。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张居正深谙其道,所以张居正也贪。根据记载,在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时,家中被搜出:黄金两千四百余两,白银十万七千七百余两,金器三千七百一十余两,金首饰九百余两,银器五千二百余两,银首饰一万余两,另有玉带十六条。

按照正常的收入,即便张居正是首辅,也不可能留下这么财产的。据记载,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曾多次贿赂张居正。

另外,张居正这个人,可没有海瑞那般刚正不阿。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司礼监太监冯保联合干到了前任首辅高拱(也是一代名臣,在扳倒严嵩的斗争二人曾是盟友),自己取而代之,并且在高拱告老还乡之后依旧不放过高拱。可见,张居正此人还是颇有手段的。


但是反过来说,张居正自己以身作则的贪墨,让张居正避免了被各方攻击;张居正通过拉拢司礼监的太监,让自己有了强大的靠山,可以放手的去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才有了后来的张居正改革。

但是这一切,海瑞是无法做到的。


小镇月明


不喜欢海瑞,因为觉得他很假。他算是清官,但不是能臣。可以用作利刃,不能交付权柄。


治国是大道理,齐家是小文章。一个人如果不能让家人幸福快乐,也不会管理好一个国家。所谓爱民如子,如果连亲子都舍弃了,其他也不过表面文章,为了自己的沽名钓誉。

为什么要用海瑞,无非是掌权者的棋子。这一块刚直不阿的金招牌,放出去到处咬,即可以表示惩治腐败的态度,也可以借他的手处理一批想处理的人。用过之后,就放在一边,怕他乱咬。再次用的时候,再请出来。


海瑞最后一次被启用,是张居正死了之后。七十二岁的他建议万历皇帝要恢复明太祖的时期的各种剥皮之类的酷刑来惩治贪污,可见老爷子心里多变态呀。到底什么是“法制”还没有弄明白,更不愿意接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海瑞都没有机会入阁,更谈不到首辅。所有大明首辅做个比较,张居正也能排第一,海瑞还在几圈之外呢。


假如万一海瑞当了首辅,如果他不调整自己,整个大明朝就会被他玩死,当然他会先被弄死的。海瑞的成功与失败都在于一条,他以为大明朝是只熊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