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03 “古成都人”创造了“宝墩文明”


气候酷烈。仍然是时断时续地迁移,

地震频繁,迫使先民们不断携家带口,从茂县盆地的东面,翻越与岷山相连的龙门山脉主干玉垒山脉,从岷江上游河谷,经汶川、都江堰,进入新津,或翻过龙门山,进入湔江河谷,顺江而下,从龙门山走进牧马山,依次进入成都平原……

远古的成都平原,并非千里平畴绿野,一眼望不到边的沼泽。从高空俯瞰,水泽漫漫中,有一条条鱼脊形的高地,岷江、沱江与支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扇。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古蜀国先民,就在这样的高地上,从事粗放的渔猎采集、初级农业活动。如今的温江、郫都、崇州、双流、新津、都江堰、在岷江的冲积扇上,彭州、新都与新繁镇在湔江冲击扇上。

石亭江冲击扇上,有什邡、广汉与金堂。

古蜀族立国的原始核心区域。

初从岷江上游来到中游地区,牧马山浅丘地带、湔江河谷一带,正适合创业的“古成都人”从川西北高原山地,进入盆地底部的过渡地带、前站位置,背靠岷江上游根基深厚的故地,近窥水丰地沃的广阔平原,浅丘地势和近水环境,为发展农畜业提供非常优越的条件。

“宝墩记忆”。天府农业的开端。

到处是台地,水土肥沃,创业的“古成都人”试图融入,还是走了弯路。尽管已掌握世界最先进“黑科技”的石斧、石凿,当掏出带来的白色稻米,却发现适宜播种的原始耕地不多。

探索中,点燃了大火,点燃起滚烫的希望。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草木燃烧之际,文明的夜空迸出一道裂缝。人们在烧得黑黢黢的土地,虔诚地撒下一片水稻,惊喜发现烧过的庄稼地都长得很好,认定脚下水系纵横的土地,便是生生不息的天命之地。

“如法炮制”。开发了不少森林,庄稼也越长越好。

把猕猴桃当零食。耕作之余,用石箭、石镖狩猎。

比起原始的狩猎方式,狩猎技巧高超,既安全效率又高。

部落里的工艺美术师,在陶罐上刻绘下生活场景,“纪实”历史,述说质朴烟火人间。

创业的“古成都人”以种植小米、黍为主,开始种植水稻以来,成都平原长期保持着稻作、旱作混作的耕种方式,在山坡上排水好的地方,种植小米,在平原便于灌溉的河边,种植水稻。

直到都江堰治水后,才有成熟的灌溉农业。

年复一年,种植的土壤慢慢变得贫瘠,耕地里的庄稼的稻穗越来越小;砍伐过度,让森林不再茂盛,野兽几乎看不到;渔猎无休止,河鱼、走兽来不及繁衍后代。又开始继续迁徙。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成都平原有台地很多,很快又发现另一片水草丰茂、森林密布的台地。

卸下行李,开始营造自己的家园

远远不是终点。又过了近二百年,耕地也慢慢变得贫瘠,森林里的走兽一如既往地减少。

又开始了另一次迁徙。

历史上,至少迁徙了六次,每到一处,都给后人留下了高大的城墙和陶器。

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成为了永远离不开的温床。

农耕离不开水利。

平原腹心,溪流密布,迫使创业的“古成都人”不断进行“疏浚”活动,而且要有统一的指挥,开展集团作战。分散的部落,便需聚合成稳定的邦群,应对外部侵扰。

古老的城池雏形,在平原上萌芽。

农耕生产,必须平正土地,形成阡陌,开辟道路;农耕氏族也丢不掉从事过的渔猎、采集、畜牧生产,乐于环绕家门,开展多种经营,就有了剩余产品;交换产品,形成交换集市渠道。

定居、观象、水利、集市……

催生出以修建城池为特征的邦国。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开始,只能用双手作工具在平原、河谷垦殖。后来,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了石锄、石斧等工具,分别创造了“瞿上文明”、天府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

古蜀文明发祥地,长江文明之源。

“宝墩文化”,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

宝墩城,距双流“瞿上城”20公里、新津县城西北5公里、成都中心区38公里。

面积占地约为276万平方米,城周近6.2公里面积。

南、东、西三个方向,都有内外两道城墙护卫,北面因外有河流而内外城墙重合。目前残存的梯形城墙,底宽30余米,顶宽20余米,相当于今天双向四车道的公路。

和现在一些小县城的面积相当。始筑约在前2500年,废弃约在前2300年。

长江流域规模第二大的史前城址,仅次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

距今4500年。存在的年数,200至300年。

岁月悠悠。距“营盘山”已经过去千年。

岷江上游、涪江上游和成都平原,史前文明连成一片。

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

洪水仍频繁暴发。地震间或而至。

迫使创业的“古成都人”不停地搬家,产生一个个的古城遗址。

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掀起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建设城市聚落的高潮,都江堰芒城、郫都古城、温江鱼凫城、大邑高山、大邑盐店、崇州双河、崇州紫竹,宝墩城面积最大。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这8座城市,均建在成都平原岷江水系冲积扇、河流之间的龙岗状台地上。

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

格局因地而异。兴建与废弃,都是为寻找到一个更好、更适合居住的建城之地。

萌芽阶段的城市。出于保卫政权、宗教组织的防御需要,修筑高大城垣、巨大壕沟。

戒备森严。先修建内城墙,再修建外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一座由内外两重城墙包围、内外城墙四个方向布有壕沟的城池。不仅有城墙,还有护城河。

建成“一环路”,还有“新区”。

已经有了御洪技术。郫都古城(也叫三道堰古城)的城垣,还采用大量河卵石来加固城墙。独特“竹木护石”技术,被视作后来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大放异彩的竹笼络石技术的萌芽。

网络状的城市聚落。背后,有个强力的权力机构。

调动起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长时间、有组织、有分工地进行修筑

4500年前,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

已处于国家和文明的起源阶段。城市也处于起源过程中。

成都平原史上第一次大迁徙,带来陶器、古城,甚至图腾崇拜、信仰。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一个重要标志。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宝墩文明”大约延续800年,一直不断地迁徙,足迹几乎踏遍整个成都平原。艰辛地与自然斗争,在水与火之中顽强地繁衍、进化,留下了成都平原上第一部关于生存和文明的史诗。

成都由混沌迈入新石器时代,从荒诞不羁的神话传说,回到人间。

孕育文明的火种。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

古蜀文明不是“从天而降”,不是“外来”,更不是“西来”,也未“突然神秘消失”,有序传承长达千余年。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迁徙越南……

繁荣景象。“部落相连,钟鸣鼎食”。

中国史前第三城。“宝墩文明”如流星一般划破长空,证实了成都平原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一元,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交相辉映,光彩熠熠。

创造灿烂的“古蜀文化”。经历从蚕丛到柏灌、鱼凫古蜀国早期的“三王”的长期发展过程,经过2000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原来沼泽密布、荆棘丛生的广都,成为中国三大农业起源地。

广都之野,“立体农业”开始萌芽。

“冬夏两季”播种。农田里有稻、麦、栗、黍、豆等。

园艺发达。荔枝、柑橙、茶桑、“四季瓜果”。引起古蜀丝绸的兴起。

“牲具六畜”。家养鸡犬冢,野牧马牛羊。

喂鸡,农耕生产的特征,公鸡报时,母鸡生蛋。游牧时代用不着。

鸡,古名是“蜀”,不排除“蜀”的得名,因最早从事家鸡驯育。

池塘里不仅有鱼、蚌、鸭,还有连藕。

为跨入农桑时代,构成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体系。

形成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城邑并峙,人口繁衍,安居乐业的“古蜀文化区”。

祥和之象。《山海经》的“海内经”里,有“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都广”即“广都”,连“百谷”都能“自生”。

都广之野,海纳百川开放型的农耕文明,山地和河谷低地农业结合的产物。

“世外桃源”。与《圣经》中对伊甸园的描述十分相近。

东方伊甸园。成都“胎记”,给“成都城”,殖入山水、田林、生态、安居的基因。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包罗万象的“宇宙之书”《山海经》中,记述的不仅是“禹迹图”“夸迹图”“昊迹图”,而是中华民族整个群体英勇无畏、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创业图”“奋斗图”。

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

“天府之国”,可能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母国”。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用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之地。《战国策》《史记》中的“天府”,指关中平原地区。

“广都樊乡”的人间仙境。常璩在《华阳国志》中,也说:“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在4000年前,创业的“古成都人”,便在成都平原,创造一个强大的文明,傲视长江流域文明中心,一个存续了1500年以上,以前我们朦朦胧胧的伟大文明——“宝墩文化”。

蚕丛氏从岷江上游兴起,故地在叠溪。蚕丛死后葬在这里,名蚕陵山。

汉代曾在叠溪设蚕陵县。

西汉时期,益州刺史任安,感受这里的“王”气,曾经在“瞿上”遗址上,再筑“宜城”。山,也得名宜城山,寓意先人已筑过瞿上城,我再来筑城无疑适宜。史籍称为“武阳城”。

宜城山称沿至明代,为“牧马山”取代。

古蜀历史由蚕丛“瞿上”为开端。后有三星堆、金沙村古蜀文明。对蚕丛纵目形象的描述和三星堆的“青铜纵目人像”惊人吻合。也是三星、金沙后世蜀人,对蜀祖的图腾崇拜。


「“君伙库”特别策划」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三)


“宝墩文化”表现古蜀国大厦的辉煌,“瞿上”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神秘与苍桑,美丽与古老。

“九倒拐”,创业的“古成都人”进据成都平原的“桥头堡”。

如今,不忘“九倒拐”祖先们的卓著功勋,每岁清明时节,双流百姓都要成群集队到洪江对面九倒拐山涯岩墓、金花隅圣寿寺蚕丛墓前,悼念祖先的亡灵,并成为当地的时尚和风俗。

寻找“古成都人”古老的面孔,情感的源流。

逶迤连绵的牧马山。沿着一部厚厚的社会进化史的铅字曲径,从末页慢慢地回溯进入到谁也没有见过的远古山林;踩着厚厚的地衣、苔藓,吸着湿润的腐质味;探寻蓑草披拂的岩穴……

如同一幅卷轴画,随着历史的演进,慢慢拉开……


作者简介:易旭东,1986年前写小说,1986年后做新闻。多家报纸任副总编,出版、经营“两手抓”。近50篇作品获地方到中央的各种奖项,发表了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不忘初心,从新闻“回归”到文学。2012年辞职,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2019年10月“再现江湖”。现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


经作者易旭东先生独家授权,“君伙库”自媒体作为《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作品的首发媒体,欢迎转载并注明出自“君伙库”。全文四万字,分别为:


01 文明史上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带

02 入主成都平原在营盘山酝酿实施

03 “古成都人”创造了“宝墩文明”

04 “海窝子”筚路蓝缕到“三星堆”

05 一部先民寻找最佳定居地的迁徙史

06 交流一直隐藏在几千年华夏记忆中

07 成都杭州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圣地

08 跨出平原建城的“古成都人”诞生

09 国运被地震次生灾害洪水瘟疫左右

10 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历经千载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