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世说新语》对曹丕的黑化是非常严重的,而且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的典故,就来源于《世说新语》的记载。然而这件事的真实性其实有非常大的疑问,小编个人认为是虚构的,《七步诗》是托名伪作。这一点不是本文的主题,小编就不赘述了。除了《七步诗》以外,《世说新语》当中还有许多关于曹丕的黑料,比如毒杀曹彰、纳曹操的侍妾等等。这些在小编之前一篇文章有所提及,在下文也会简单地说一下。总而言之《世说新语》中有大量的曹丕的黑段子,这些黑段子也有很多部分是不符合史实的,是来源于人们对曹丕的一种恶劣的印象。虽然如此,但《世说新语》中曹丕的负面在《三国志》以及一些其他史料中也有所体现,《世说新语》或者其采集的内容即便对曹丕的形象有夸张、刻意黑化的成分,也是基于某种基础之上的。下面小编就对这件事说一说个人的看法。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世说新语》中曹丕的形象

《世说新语》中关于曹丕的事情分别在《言语》、《方正》、《贤媛》、《伤逝》、《文学》、《巧蓺》、《尤悔》、《惑溺》几个门类。《言语》中有两则,分别记载刘桢、钟毓、钟会兄弟与曹丕的对话,侧重点不在曹丕身上;《方正》中记载曹魏代汉时,陈群面有哀容,导致曹丕的不快。主要是突出陈群的方正个性,侧面反映出曹丕代汉之后的权威,虽有贬义,但并不夸张,此事在《华峤谱叙》有所记载,不独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巧蓺》分别记载曹丕以驴鸣送葬王粲以及曹丕精通弹棋之道,后人对二者表达的感情色彩存在争议,比如驴鸣送葬可以作为魏晋时期思想解放不拘礼法的一个符号,也可以视为曹丕的滑稽荒诞。精通弹棋被视为耽于小道,不过小编个人认为有过度解读之嫌,故不做深究;剩下《贤媛》、《尤悔》、《惑溺》、《文学》四个门类中各有一则关于曹丕的内容,是最大的黑点,影响力也最为广泛。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这四则故事中刻画的曹丕的形象,可以概括为三点——好色、不孝、无情。好色的体现在《贤媛》、《惑溺》,《贤媛》中记载曹丕在曹操去世不久就私取曹操宫人,《惑溺》中记载曹操攻破邺城之后,曹丕争先恐后去俘虏袁熙的妻子甄氏;不孝体现在《惑溺》;无情体现在《尤悔》、《文学》,《尤悔》中记载曹丕用毒枣杀死曹彰,《文学》即曹丕逼迫曹植七步为诗。总而言之迫害兄弟手段残忍,已经成为曹丕的标签。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世说新语》中黑点的来源

《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刻意的黑化、丑化,这一点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尤悔》、《贤媛》、《惑溺》、《文学》中的四则,要么在人物的官职、爵位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要么不符合正常的逻辑,真实性都比较低。然而想要“黑”某个人的话,也是需要在他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下手,不能颠倒黑白,否则很难有说服力。《世说新语》中营造的曹丕的好色、不孝、无情,在《三国志》及其他史料中均有体现。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首先来看好色。曹丕为美色娶甄氏为妻,其实最早并非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仅仅进行了夸张,以及添加曹操“今年破贼正为奴”这样的小说化的情节。《魏略》、《魏晋世语》中记载,曹军攻破邺城后进入袁府,因甄氏容貌美丽而娶为妻子。《魏略》中仅记载曹丕令甄氏抬头的,《魏晋世语》中更添加了“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这种细节。孔融得知这件事后,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讽刺曹操、曹丕父子,将甄氏与美色挂钩,种种史料已经奠定了曹丕好色的形象。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其次是不孝。在《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有山阳公刘协进二女于曹丕的记载(应该是模仿尧嫁二女于舜);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记载,在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七月,曹丕在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於邑东”,《魏书》中更补充“设伎乐百戏。”东晋史学家孙盛引起批判曹丕在居丧时期(曹操去世刚半年)举行宴会有失教化,并且将其与“及至受禅,显纳二女”相提并论。或许《贤媛》中的故事的蓝本即出于此(因为小编看到有很多人将这里的“二女”视为曹操的两个宫人)。另外《三国志·魏书·鲍勋传》中也有曹丕在居丧时期狩猎为乐的记载,鲍勋劝谏曹丕,还引起了曹丕的不满。最后鲍勋死于曹丕的报复。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最后是无情。这一点相信《三国志》当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曹植是曹丕即位前的竞争对手,曹丕对曹植一直处于防范的态度,频繁转移封地,不敢委任于曹植。各藩王之间的联系也严防死守,总体上来说是遏制宗室在政治上的权重。而且在《魏氏春秋》中,已经有曹丕故意令曹植饮酒至大醉而耽误军情的记载;另外对曹彰的死也有有别于《三国志》的说法,《三国志》当中仅记载曹彰在朝见的时候暴毙,《魏氏春秋》中则记载曹丕对曹彰在曹操去世时“问玺绶”的行为心怀不满,结果曹彰朝见的时候被曹丕冷落,因此忿怒而死。

浅谈《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各黑点的来源

小结

总体上来说,《世说新语》是一本志人小说,采集、编纂时不像正史那样严谨,人物形象出现很严重的夸张的脸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编纂者以及当时士人对曹魏代汉的态度(《世说新语》对曹操的态度也不太友好,不过尚且有对其能力、气质褒扬的一面),但也是缘于曹丕本身的历史形象。抛开历史贡献不谈,在道德表现上,曹丕压迫兄弟、居丧时期游猎宴、娶甄氏又始乱终弃的行为,很明显是不受到士人的认可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