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世說新語》對曹丕的黑化是非常嚴重的,而且產生了相當的影響。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耳熟能詳的《七步詩》的典故,就來源於《世說新語》的記載。然而這件事的真實性其實有非常大的疑問,小編個人認為是虛構的,《七步詩》是託名偽作。這一點不是本文的主題,小編就不贅述了。除了《七步詩》以外,《世說新語》當中還有許多關於曹丕的黑料,比如毒殺曹彰、納曹操的侍妾等等。這些在小編之前一篇文章有所提及,在下文也會簡單地說一下。總而言之《世說新語》中有大量的曹丕的黑段子,這些黑段子也有很多部分是不符合史實的,是來源於人們對曹丕的一種惡劣的印象。雖然如此,但《世說新語》中曹丕的負面在《三國志》以及一些其他史料中也有所體現,《世說新語》或者其採集的內容即便對曹丕的形象有誇張、刻意黑化的成分,也是基於某種基礎之上的。下面小編就對這件事說一說個人的看法。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世說新語》中曹丕的形象

《世說新語》中關於曹丕的事情分別在《言語》、《方正》、《賢媛》、《傷逝》、《文學》、《巧蓺》、《尤悔》、《惑溺》幾個門類。《言語》中有兩則,分別記載劉楨、鍾毓、鍾會兄弟與曹丕的對話,側重點不在曹丕身上;《方正》中記載曹魏代漢時,陳群面有哀容,導致曹丕的不快。主要是突出陳群的方正個性,側面反映出曹丕代漢之後的權威,雖有貶義,但並不誇張,此事在《華嶠譜敘》有所記載,不獨出自《世說新語》;《傷逝》、《巧蓺》分別記載曹丕以驢鳴送葬王粲以及曹丕精通彈棋之道,後人對二者表達的感情色彩存在爭議,比如驢鳴送葬可以作為魏晉時期思想解放不拘禮法的一個符號,也可以視為曹丕的滑稽荒誕。精通彈棋被視為耽於小道,不過小編個人認為有過度解讀之嫌,故不做深究;剩下《賢媛》、《尤悔》、《惑溺》、《文學》四個門類中各有一則關於曹丕的內容,是最大的黑點,影響力也最為廣泛。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這四則故事中刻畫的曹丕的形象,可以概括為三點——好色、不孝、無情。好色的體現在《賢媛》、《惑溺》,《賢媛》中記載曹丕在曹操去世不久就私取曹操宮人,《惑溺》中記載曹操攻破鄴城之後,曹丕爭先恐後去俘虜袁熙的妻子甄氏;不孝體現在《惑溺》;無情體現在《尤悔》、《文學》,《尤悔》中記載曹丕用毒棗殺死曹彰,《文學》即曹丕逼迫曹植七步為詩。總而言之迫害兄弟手段殘忍,已經成為曹丕的標籤。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世說新語》中黑點的來源

《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刻意的黑化、醜化,這一點應該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尤悔》、《賢媛》、《惑溺》、《文學》中的四則,要麼在人物的官職、爵位方面存在明顯的疏漏,要麼不符合正常的邏輯,真實性都比較低。然而想要“黑”某個人的話,也是需要在他的人物形象的基礎上下手,不能顛倒黑白,否則很難有說服力。《世說新語》中營造的曹丕的好色、不孝、無情,在《三國志》及其他史料中均有體現。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首先來看好色。曹丕為美色娶甄氏為妻,其實最早並非出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僅僅進行了誇張,以及添加曹操“今年破賊正為奴”這樣的小說化的情節。《魏略》、《魏晉世語》中記載,曹軍攻破鄴城後進入袁府,因甄氏容貌美麗而娶為妻子。《魏略》中僅記載曹丕令甄氏抬頭的,《魏晉世語》中更添加了“顧攬髮髻,以巾拭面,姿貌絕倫”這種細節。孔融得知這件事後,以“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諷刺曹操、曹丕父子,將甄氏與美色掛鉤,種種史料已經奠定了曹丕好色的形象。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其次是不孝。在《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中,有山陽公劉協進二女於曹丕的記載(應該是模仿堯嫁二女於舜);在《三國志·魏書·文帝紀》中記載,在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七月,曹丕在譙“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於邑東”,《魏書》中更補充“設伎樂百戲。”東晉史學家孫盛引起批判曹丕在居喪時期(曹操去世剛半年)舉行宴會有失教化,並且將其與“及至受禪,顯納二女”相提並論。或許《賢媛》中的故事的藍本即出於此(因為小編看到有很多人將這裡的“二女”視為曹操的兩個宮人)。另外《三國志·魏書·鮑勳傳》中也有曹丕在居喪時期狩獵為樂的記載,鮑勳勸諫曹丕,還引起了曹丕的不滿。最後鮑勳死於曹丕的報復。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最後是無情。這一點相信《三國志》當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曹植是曹丕即位前的競爭對手,曹丕對曹植一直處於防範的態度,頻繁轉移封地,不敢委任於曹植。各藩王之間的聯繫也嚴防死守,總體上來說是遏制宗室在政治上的權重。而且在《魏氏春秋》中,已經有曹丕故意令曹植飲酒至大醉而耽誤軍情的記載;另外對曹彰的死也有有別於《三國志》的說法,《三國志》當中僅記載曹彰在朝見的時候暴斃,《魏氏春秋》中則記載曹丕對曹彰在曹操去世時“問璽綬”的行為心懷不滿,結果曹彰朝見的時候被曹丕冷落,因此忿怒而死。

淺談《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各黑點的來源

小結

總體上來說,《世說新語》是一本志人小說,採集、編纂時不像正史那樣嚴謹,人物形象出現很嚴重的誇張的臉譜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編纂者以及當時士人對曹魏代漢的態度(《世說新語》對曹操的態度也不太友好,不過尚且有對其能力、氣質褒揚的一面),但也是緣於曹丕本身的歷史形象。拋開歷史貢獻不談,在道德表現上,曹丕壓迫兄弟、居喪時期遊獵宴、娶甄氏又始亂終棄的行為,很明顯是不受到士人的認可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世說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