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发现目标时再装弹吗?

林松Mf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学习另一个知识点——坦克炮所使用的弹药种类。现代坦克炮所使用的弹药种类主要有三种: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

当然了,在某些特定作战环境下还会为坦克炮准备炮射反坦克导弹,这么算下来,现代坦克炮使用炮弹种类就有4种了。

不同类型的炮弹用途各不相同,其中穿甲弹的用途是打击高防护等级的重装甲目标或坚固工事目标,以侵彻目标防护装甲的形式消灭目标。

破甲弹的用途是打击中低防护等级的轻装甲目标或坚固工事目标,以巨大的爆炸射流的形式冲击目标装甲,从而达到消灭目标的作用。

高爆榴弹的用途是打击生动集群目标,以爆炸释放冲击波的形式杀伤软目标或击毁坚固工事。

炮射反坦克导弹的用途是打击远距离的轻、重装甲目标或远距离的坚固工事,必要时也能对空射击,进行反直升机作战。

所谓“术业有专攻”,坦克在攻击不同目标时必须使用相匹配的弹药才能确保消灭目标,因此坦克炮只有在发现目标时才会装填弹药,否则在凭借主观判断的情况下胡乱提前装填,轻则贻误战机,重则被目标反杀。

举个例子:假设某一坦克车组在作战时违反操作规程,在没有发现目标的情况下提前为坦克炮装填上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然而此时迎面而来的却是一辆安装了反坦克导弹的轻装甲目标。

这时候该坦克车组就十分被动了,对于他们而言摆在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第一、将穿甲弹从炮膛内退出来,然后换上破甲弹或榴弹;第二、硬着头皮使用炮膛内的穿甲弹攻击目标。

如果作第一个选择,那么坦克必须要等待17秒以后才具备开火条件(退弹5秒,重新装弹7秒,瞄准5秒),而此时这17秒对于坦克车组来说是十分漫长的,因为对面的装甲车极有可能在10秒内就已经完成导弹的锁定和发射,假设双方距离为2000米,反坦克导弹只需要不到4秒就可以飞抵命中,这就意味着该坦克车组还没完成射击准备就已经被摧毁了。

如果作第二个选择,那么对目标的开火行为就纯属赌命了,因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炮口初速达1600米/秒以上,穿甲能力相当于700mm均质钢装甲,而轻型装甲车的装甲厚度仅为25mm,这就意味着穿甲弹将会在装甲车上打两个对穿眼,弹芯将以无害的形式穿过装甲车,如果运气够好,弹芯打在装甲车的发动机上,那么目标被摧毁的可能性极高;如果弹芯打在车体上,那么一切就都结束了。

▼下图为被120mm坦克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击中的装甲车局部特写照,穿甲弹只在装甲车体上留下了两个“眼对眼”的穿孔,未对装甲车造成任何结构性的破坏,假设坦克发现目标之前提前装填了穿甲弹,那么对阵下来的结果就是这样。

实战中坦克不允许在未发现目标之前提前装弹的原因

坦克在面对不同目标时应该正确地选择弹药为火炮装填才能达到消灭对方,保全自己的效果,而正确地选择弹药的前提就是炮膛必须保持空膛,任何一种盲目的提前装弹行为都是错误选弹行为。

现代坦克为了提高作战效率都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比如我国外贸型的VT-4型主战坦克使用“猎-歼”火控系统。

何为“猎-歼”火控系统呢?简单来讲就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火力控制系统,即发现-摧毁,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车长通过周视镜在视场中发现一个敌人目标,立即将目标的测定(速度,距离,方位)输入火控计算机,计算机瞬间完成目标射击诸元计算,并将数据传给炮长,(以前是用通讯器用嘴传,紧张时误传率高,也听不清),此过程称为猎(猎取目标);

炮长从主瞄准镜中直接得到射击诸元(先进的猎-歼式火控系统可以在此时自动将炮口转向目标),选择弹种,装填,近距离目标还可以从直瞄镜中更快瞄准,再次确定诸元后就发射摧毁目标,此过程称为歼(歼灭目标)。

现代战争中越来越强调精确打击,在战场中,基本上发现即摧毁,所以谁能更快的发现并摧毁目标,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可见坦克的“猎-歼”火控系统是在以提前发现目标为前提对坦克火力系统实施攻击指导的,倘若此时坦克手提前装弹了,那就意味着“猎-歼”控制过程被人为中断了,系统做到了先敌发现的“猎”,却因坦克手的提前装弹行为终止了先敌开火的“歼”,待坦克手慌手慌脚地退弹、重新装弹时目标要么逃逸,要么反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下图为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车长位上的火控系统显示器。

提前装弹行为会终止火控系统控制连续性的原因

坦克炮提前装弹导致火控失效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弹药装填造成的时间差,毕竟坦克是在陆地上机动的重型装甲车辆,不可能像舰炮那样安装有完整的供弹系统,更不可能像舰炮那样做到高射速。

限制火炮射速的因素是就是弹药的装填速度,比如我国海军装备的055型级驱逐舰上的那门H/PJ38型单管130mm舰炮射速达到了40发/分钟,为了支持该炮的高射速,整个舰炮供弹系统重量达到了50吨,如果连同炮塔在内的所有外围设备算在内,整个舰炮系统总重接近60吨!

假设坦克也拥有这样的射速,那么提前装弹或者装错炮弹也将变得无所谓,反正射速够快,大不了多打几炮就解决问题了。

可现实是坦克不可能在车内安装重达50吨的供弹系统,因此不可能实现像舰炮那样的高射速,这就造成一个坦克炮无法回避的问题——火控系统的控制时间与火炮装弹所需时间产生了时间差。

以我军99式主战坦克为例:首发攻击时,在使用自动装弹机的情况下从弹种选择到扬弹机完成炮弹装填一共需要5.4秒;从第二发开始,这个过程的耗时将增加至6.8秒(主要是增加了弹壳制退和火炮抽烟所需时间)。

而火控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完成射击参数计算、参数分享的耗时不超过2秒,如果算上瞄准目标时炮塔旋转耗时和火炮俯仰耗时,这个过程不超过5秒,因此火控系统的响应与火炮开火存在着0.4秒~0.8秒的时间差,这表示坦克炮即使使用爆发射速也不会超过8发/分钟。

这个时间差足以影响到坦克对战机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目标实施攻击的命中率,假设坦克在没有发现目标就提前装弹了,在完成退弹和重新装弹操作后,这个时间差将会增加到5~7秒,如果再加上5秒的响应时间,那么坦克炮的开火准备时间就拉长至10多秒,坦克就此失去了“先敌开火”的主动权。

▼下图为正在使用自动装弹机装弹的泰国陆军VT-4主战坦克,由于装弹机装弹速度太快,所用弹种显得很模糊,但是从轮廓上我们可依稀分辨出这是一枚破甲弹。

坦克正确的装弹方法

坦克的作战方式主要是“步坦协同”,即坦克掩护步兵实施进攻,步兵保护坦克发起冲击,因此坦克可以通过自身侦查或通过步兵获取情报,在发现目标之前完全没有提前装填炮弹。

当发现前方目标为重装甲高防护等级的坦克时,坦克指挥官会下达“穿甲弹装填”指令,这时候炮长首先打开自动装弹机电源开关,然后用手指按下显示器上的“AP”按钮(AP表示穿甲弹),自动装弹机立即响应,从弹仓中选取穿甲弹并推弹入膛,自此开火准备完成。

假设我方坦克开火后做到了“首发命中”,这时候坦克炮在完成制退以后开始抽烟(将发射药的烟气从炮管中向外部抽出),接下来车组成员要做的事是保持火炮空膛,等待指挥官的下一个指令。

如果前方出现了正在实施“步战协同”作战的敌人(步战协同指的是步兵与装甲车协同作战),那么坦克指挥官将会下达“破甲弹装填”指令,这时候装弹机的电源是处于接通状态的,炮长只需要按下显示器中的“HEAT”键(HEAT表示破甲弹),自动装弹机随即从弹仓中选取破甲弹为火炮装填。

当敌方装甲车被击毁以后,坦克开始收拾敌方散兵,这时候指挥官就会下达“榴弹装填”指令,剩下的操作就跟使用穿甲弹和破甲弹一样了,前提是只要指挥官不下令,坦克炮就必须始终保持空膛。

综上所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坦克确实是先发现目标然后再装填炮弹的,而不是提前装填,因为谁也不知道目标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如果盲目提前装弹,将会促使坦克遭遇被动局面;第二、不同的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弹种实施攻击,而且必须根据指挥官的指令实施攻击,无组织的胡乱攻击行为将会促使坦克失去战场主动权。

现代坦克虽然在先进的火控系统辅助之下响应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受制于火炮的射速,必须确保做到“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才能扩大胜算,而火炮的射速则受制于供弹速度的制约,提前装弹的行为看似减短了开火准备时间,事实上却是在人为地延长了坦克响应时间。

所以说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讲究科学,只有在客观地了解事物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倘若通过主观的、片面的、臆断的了解来下决定,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发生。

文章最后我们来延伸一个话题,许多读者曾经私信作者说没见过坦克的高爆榴弹,很想知道它是不是和榴弹炮的榴弹长得一样模样,今天他来了——下图为我国125mm坦克滑膛炮炮使用的125mm高爆榴弹,由于坦克炮是滑膛的,因此穿甲弹、破甲弹、榴弹都有弹翼,以起到提高弹丸飞行稳定性的作用。


兵器知识谱


如果坦克只有一种炮弹,那么什么时候装都无所谓,这就会促使坦克在炮膛里面随时配备一发炮弹。

但是目前坦克炮弹有很多种。

至于要打什么弹药,在作战的时候是车长说了算的。

当车长观察到目标后,会对炮长或者装填手下达装弹指令,这个指令里面就包含了弹药的种类。


我们一般的认为坦克似乎只打坦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坦克是一种多用途装甲车辆,敌方的坦克只是坦克歼灭的目标之一。

而目前打击装甲车辆的最好武器就是动能穿甲弹。但是,动能穿甲弹对于人员目标的伤害其实就不大了。

世界上最惨烈的爆头是在二战期间,一个苏联士兵被75mm穿甲弹直接命中头部。在钢盔上打了一个对穿的洞。这名士兵虽然被一炮爆头,但是对于士兵身边的人几乎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所以,对付软目标,坦克使用高爆榴弹的效率是更高的。

目前各国的坦克也是会携带高爆榴弹的(HE)。

这种榴弹和普通榴弹炮内的炮弹近似。

弹头内填充了高爆炸药,依靠爆炸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进行杀伤。对于人员、工事有极大的毁伤作用。


但这个东西打坦克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通常的时候,车长会发出装弹指令确定穿甲弹或者高爆弹,同时车长会搬动装弹选择按钮。

也就是上图控制板左下角的那个拨动开关,拨动后这个开关上面的的两个指示灯会亮一个。

当然了,现在很多坦克的弹药选择开关拨动方向有三向或四向的,不同方向对应着不同弹药种类。这张图片大家如果放大去看其实面板上已经写着了Ammunition Select(弹药选择)。

这时,装填手会打开有相应指示的弹药舱门取出炮弹装入主炮。


之前其实美国还有一种装填手的装弹方式——装填手取在主炮内装入一枚炮弹后,会迅速的再取出一枚炮弹。半蹲放在膝盖上。这个动作在美军的坦克兵术语中叫做“弹药搭接”(lap-loading),省去的装填手转身的动作,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装弹效率了。但是后来美军大规模采用可燃药筒,这个动作就十分危险了。因此在1988年的时候在美国坦克兵的操典(SOP)中就被明令禁止了。


军武数据库


当然不是!实战现装弹的话,火化费都免了……美军条例,是随时一发多用途弹,美军俗称高爆弹。美军自用的M1A1只带俩弹种:多用途弹反坦克、装甲车、打碉堡、反步兵都有效……(但对有双层反应装甲的坦克效果不佳);然后就是贫铀脱穿,反坦克专用!1991年东73战役中,美骑二团下属老鹰连连长麦克马斯特上尉与寇蒂中士的坐车,从一个沙丘驶下后与4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纳机步师师属装甲旅,负责巡逻的T72M遭遇……寇蒂中士在10秒钟内连开三炮,连长开了一炮……若无待发弹,则至少需要15秒才能开三炮……10秒,基本就是T72M选弹种、自动装弹机上弹的时间……


太平洋水师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坦克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说。坦克早期的火炮都不能先装弹,那个时候还没有瞄准机构,坦克的炮塔也不会转动,当坦克发现目标时从哪儿瞄准呢?炮管,打开炮闩,用眼里从炮管内大概性的瞄准,对于射手的经验依赖很重,然后把炮弹装入炮膛,开炮射击。后来坦克有了简单的观瞄设备,但它是和坦克炮连接在一起的,当时的弹种也少,可以先入膛,不过都是开打时才装弹的。后来才有了独立于火炮以外的观瞄设备,现在坦克的观瞄设备都是独立于火炮以外,利用火控系统和火炮伺服系统相连接,实现随动控制。现在坦克不需要通过炮管进行概略瞄准了,是否可以先装弹入膛呢?



现在的坦克装弹模式有两种,一个是人工装弹,一个是自行装弹。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坦克在作战中通常情况下都不先把炮弹装入炮膛,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坦克的作战任务有多个形式,一个是打坦克,这是坦克的主要任务,坦克目前来看依然是坦克的克星。第二个是打击装甲车辆以及其它的车辆,第三个就是对火力支撑点进行打击,包括碉堡,工事,巷战中的火力点,战斗中的人员等等目标。坦克的炮弹也有多种,通常主要的弹种有穿甲弹,这是一个动能弹药,主要的优势是打坦克,弹丸并不装火药,而是实芯的硬质金属弹芯,通常是钨合金或者是贫铀弹芯,靠动能击穿坦克的厚重装甲。穿甲弹打坦克好使,打软目标并不好使,例如,在开阔地有一群人,用穿甲弹只能打击一个人,即便这些人都在一起,也只能是对一个人有作用。这是因为穿甲弹并不能爆炸,打装甲车辆,普通车辆也不好使,贯穿过去杀伤力也就是一个贯穿的洞,杀伤力小。


破甲弹是坦克反反装甲弹药的一种,破甲弹的弹头内有火药,采用空心装药,也叫锥形装药,破甲弹的穿深不如穿甲弹,靠爆炸时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击穿坦克的装甲杀伤力里面的人员。破甲弹的穿洞不论大小,只要能洞穿坦克装甲,高温金属射流就会以极高的速度射进车体内部,杀伤里面的所有人员。破甲弹可以打击装甲车辆,这个没问题。爆炸弹,也就是高爆榴弹,主要是杀人员,软装甲目标。坦克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一共就40发左右,它是一个移动的堡垒,为步兵开辟通道,也要打击人员等软目标,这样一来就需要携带多个弹种,而且各弹种要针对不同性质的目标,因此,坦克不能先把炮弹装入炮膛,而是根据目标的性质选择所对应的弹种。⬇️T-34坦克




现在的坦克还有炮射导弹,炮射导弹用来打击远距离目前,现在的坦克炮的杀伤距离越来越远,有在5000米外射杀坦克的记录,但就目前的观瞄设备以及坦克炮的性能而言,这样的打击属于撞大运的方式。坦克炮目前的杀伤距离仍然在3000~2000以内,因此对于远距离的目标坦克炮射导弹就成为弥补坦克炮射程不足的一个手段,现在坦克炮射导弹的作用距离都达到了4000~5000米左右。坦克炮以及坦克炮射导弹的作用也决定了坦克的打击方式,但对不同目标选用不同的弹种仍然是坦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并做不到一弹包打天下的程度,因此,坦克在作战中,需要对弹种进行选择,在目标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判断目标的性质比先送弹上膛要正确的多。这是为什么呢?⬇️炮射导弹


坦克并不知道对手的作战武器是什么,即便是有坦克也并不能保证先出现的就是坦克,如果是一个反坦克小组携带反坦克武器要比出现一辆坦克更可怕,穿甲弹对付反坦克小组基本就没多大作用,此时除了高爆弹其它的都不好使,你也可以用机枪。如果此时已经把穿甲弹先装入炮膛了,只能是重新装弹,当你换装了高爆弹,此时坦克又出现了,你难道还要换装弹药?人工装弹通常是每分钟6-7发左右的装弹速度。自动装弹机通常也只有8~9发左右,虽然理论上的速度要高于这个速度,但武器装备凡是理论上的最好别信,理论上的装弹速度都是不瞄准,只是装弹时的速度,这在实战中是不可能的。假如先装入了一发高爆弹,而出现的目标却是一辆主战坦克,你打还是不打,打,没作用,不打,等于是等着挨打。正是受装弹速度的限制,如果首发不中,只能是等着挨打,现在的坦克火控技术,装弹速度都八九不离十,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的失误结果都是毁灭性的,所以现在坦克都强调首发命中,因为对于双方而言只有一次机会。那么等目标出现在装弹不就晚了吗?
坦克的观瞄设备


采用“猎—歼”系统反应时间最快4秒,车长/炮长从发现目标到瞄准目标到开火最多需要9秒,装一发炮弹至少需要6、7秒。如此来看,即便是发现目标再装弹也是够用的,这是突然遭遇的情况下,而战场上对于目标性质的判断完全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提前获得。现在战争讲究信息化,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战场感知能力,谁能提前发现目标谁就能占据主动。对于坦克而言,只所以等发现目标才装弹,主要是目标性质不明确,如果能够提前获得目标性质先把炮弹装入炮膛当然是有时间优势的。这又是为什么?坦克的观瞄设备发现瞄准目标的时间要快于装弹速度,这样一来先装弹待发就快于发现目标后在装弹。是否先装入炮弹也要看情况,已经全面开打了,坦克对坦克大会战,肯定是穿甲弹再穿甲弹了。假如是一辆坦克带着一堆小山猫,穿甲弹太浪费了,一辆坦克没有几十发炮弹,等穿甲弹打没了,破甲弹打没了,来了辆坦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瞄准自己,然后从容开火。


兔哥42928


应该要分情况。如果是平坦地形下坦克集群突击,完全可以在发现目标后装填。因为坦克的观瞄系统可以发现非常远,对坦克大小对目标发现距离在5km以上,而坦克一般直射距离都在2000米内,了不起3000米,超过3000米射击的情况很少见。更不要说装甲部队里还有侦查部队,可以提前识别目标。所以在平原作战的坦克有充足时间根据目标类型确定弹种,然后装填。根据目标类型不同,使用的弹种可以分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高爆弹(或者碎甲弹)。如果事先装填好了,弹种不合适是很难退弹更换的。比如对面是个装甲目标,你放一枚杀爆榴弹明显不合适;或者对面是个反坦克小组,你装了一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不合适。这时候退弹也来不及,打出去就意味着浪费了一次射击机会,搞不好自己就被对面一发带走了。所以装甲集群突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提前在炮膛里放一发炮弹。

如果是山地和城市战,敌人的坦克、反坦克小组可以抵进到很近的距离突然袭击,这时候如果现装填肯定来不及。所以这时候还是有一发待击发的炮弹稳妥,从放一枚高爆弹比较合适,反正你也不知道对面敌人是谁,先来一发高爆弹总有点心理安慰。


纸上的宣仔


更多的时候的确是发现目标后再装弹。坦克一般会携带多种类型的炮弹一是反坦克用的穿甲弹、破甲弹,二是消灭敌人的步兵及其他有生力量的面杀伤榴弹、碎甲弹等。如果面对敌人坦克的时候炮膛里是榴弹怎么办?看见一组反坦克武器正要发射炮膛里是穿甲弹又怎么办呢?这时候是将穿甲弹取出,装填破甲弹或榴弹还是将穿甲弹打出去再装填面杀伤性的炮弹呢(打出去效用低都可以不谈炮弹贵不贵的问题)?这绝对是个问题。

炮弹装填需要时间,取出再装填或者没消灭再装填都会消耗更多的时间

假如一辆主战坦克装填到发射需要7秒那么取出再装填肯定不止7秒,将炮膛里的炮弹击发再装填虽然比前者更快一些,但是适合打击目标炮弹的装填时间肯定也会超过7秒。事实上炮膛是否准备炮弹直到今天依然有争论,即便炮膛里是破甲弹既可以反装甲车坦克,也可以当做榴弹杀伤步兵但是其使用场合也必须开阔,假如是在树木茂密的丛林里破甲弹不一定能够击伤主战坦克,毕竟破甲弹很容易被提前引爆,而防不住破甲弹的坦克方向机、炮管等部位并不容易被击中,履带被打断也不会让敌坦克完全丧失作战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坦克也重视先敌发现的重要原因,比敌人先要发现,就是比对手要优先装填完毕,最终有先击发的优势。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够一发消灭一个反坦克小组?要知道弹芯并不粗啊!

其实考虑炮膛要不要准备炮弹或装填什么效用的炮弹要考虑在什么地域会最先与的对手什么武装遭遇。在二战时期单兵反坦克武器并不是很普及的时候坦克的主动性非常强,只要在其射程内不管炮膛里是什么弹种都可以取出或者直接发射,而且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有效毁伤距离都很短,坦克容错率可以有很高,在打步兵时根本不用考虑炮膛里的是不是穿甲弹。当然这时候有将炮管作为观瞄设备的做法,不过正常的观瞄设备正常也不会通过炮管瞄准,这只是一种应急做法。现代战争不一样,很多单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大,即便坦克优先发现了这种威胁但凡炮膛里的炮弹不适合或不能一次性消灭这类灵活的武器,那么从瘫痪到被击毁间隔绝对不会很长。较高的生存率取决于最有效率炮弹击发的时间,很显然找到目标再选择适合的炮弹才是最科学的作战方式。

坦克要消灭坦克需要使用穿甲弹,但是敌方可不会在你炮膛里有穿甲弹的时候跑到炮口,又或者在你炮膛里是榴弹的时候跑出一群步兵来送死吧!

炮射破甲弹虽然既有反装甲能力,也有反步兵的能力,但是要直接击中炮管和窝弹区毁伤主战坦克其实并不能保证

具体的《坦克使用手册》我没见过,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客矢解


是的。坦克发现目标后再装弹。因为要根据目标性质选择弹种,以确保歼灭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