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族差點劃給別的民族,40年前才認定,否則中國只有55個民族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兄弟組成的大家庭,其中以漢族為主,加上其餘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這也是在共同認同中華文明的基礎上,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體現。

此族差點劃給別的民族,40年前才認定,否則中國只有55個民族

但鮮為人知的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五十六個民族,其實是經過長達二十多年的民族識別工作才得以形成的,無數學者為此親自前往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開展民族識別活動。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民族識別的工作便顯得越發必要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全國各地報上來的少數民族名稱,竟然高達四百多種,其中西南地區的雲南,單單一個省,報上來的少數民族名稱,就有二百多個。由此全國上下一致認為,民族識別的工作勢在必行。

此族差點劃給別的民族,40年前才認定,否則中國只有55個民族

隨後國家從各個學校抽調學者和知識分子,分別前往西南、東北、海南、西藏等地開展識別工作。比如西南民族識別調查團,就以沈均儒為團長,他帶領費孝通等知名學者,深入到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展開實地調查活動。

通過實地調查,大家弄清楚了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少數民族名稱。原來各地在最初報上來的時候,一般採取的是讓各個少數民族自己申報的原則,這樣就造成了名稱上的混亂。一些從事特殊行業的少數民族,也單獨將自己列了出來。比如雲南地區的“蔗園人”,他們世代以種植甘蔗為生,因此就以“蔗園人”而自稱。

此族差點劃給別的民族,40年前才認定,否則中國只有55個民族

實際上經過實地調查,發現這些蔗園人在二三百年前從廣西遷入雲南富寧縣的,從語言上看,他們依然講的是粵語,文化傳統習俗也和漢族相同,所以最終認定,他們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只能歸類到漢族之中。

另一個例子就是鄂溫克族。在東北這裡,人們對鄂溫克族有好幾種稱呼,諸如“索倫人”“通古斯人”“雅庫特人”等等。民族識別調查團通過大量的實地走訪和對比研究之後認為,“索倫人”“通古斯人”“雅庫特人”都是其他民族對鄂溫克族的一種他稱,實際上他們無論從語言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可以歸為一個民族,也即鄂溫克族。

此族差點劃給別的民族,40年前才認定,否則中國只有55個民族

在這其中,基諾族是我國最後一支被確認的少數民族。基諾族居住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基諾山,由此他們一直以基諾人而自居。但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呢?還是大家所認為的那樣,他們是彝族的一個分支呢?

從1958年開始,學者杜玉亭對此展開了大量的走訪調查,初步認為基諾族的語言和彝族的語言相似關聯性非常小,並非是同一個民族。但由於期間種種工作上的耽擱,距今40年前,也即上世紀70年代末,在杜玉亭大量事實調查的基礎上,國家才正式確認基諾族是一個民族,至此,中華民族56個兄弟的大家庭齊聚一堂。

【《中國少數民族社會調查》《中國的民族識別》《民族調查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