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和直升飛機有什麼區別?

一見如故199437879


這兩個詞其實是一種東西,有人習慣稱呼為直升機,也有人喜歡稱呼為直升飛機,可有所好。目前世界上能成為直升飛機的大概有三種,傳統直升機、傾轉旋翼機、垂直起降戰機。

傳統直升機顧名思義,就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直升機,例如武裝直升機或運輸直升機等。武裝直升機代表例子有眼鏡蛇、阿帕奇、武直10、歐洲虎式、雌鹿等。通用直升機代表例子有黑鷹、直20、米8等。運輸直升機代表例子有海上騎士、海上種馬、支奴幹、直八等。

傾轉旋翼機目前只有一種,那就是美國的魚鷹傾轉旋翼機,魚鷹傾轉旋翼機的優點在於在起降時它可以向傳統直升機那樣利用升力起飛或降落,在升空之後可以將左右兩個旋翼調整到前方,變成雙發螺旋槳戰機來飛行。魚鷹傾轉旋翼機即保證了航速航程有滿足了耗油量等消費比問題,相信用不了多久傾轉旋翼機就會取代傳統直升機。

垂直起降戰機代表例子有英國鷂式、美國F35B、蘇聯亞克141等,這類飛機本是傳統固定翼戰機,但經過對於動力系統改變,形成了轉變噴口來獲得垂直升力進而拔地而起,可這種起飛方式太過費油,所以一般情況下垂直起降戰機在起飛時仍舊會採用滑跑起飛,只有在降落時使用垂直降落。


九品侍衛


重要的事情說一萬遍不嫌多:沒有直升飛機這個東西!

直升飛機,是對直升機的錯誤稱謂!不是不準確,不是不專業,是徹徹底底的錯誤!錯誤!錯誤!

其實之所以這麼多人把直升機叫成直升飛機,就是因為國內直升機應用的實在太不普及了。所以很多人對直升機的認識完全是空白!

大部分人叫錯,是因為他們覺得直升機屬於飛機的一種,其實不對,飛機是飛機,直升機是直升機,這兩種飛行器,在航空器的分類當中,是並列的。

因為這兩種飛行器產生升力的方式完全不同!飛機必須要有橫向速度,才能讓機翼產生升力。而直升機是通過旋翼的旋轉,讓旋翼產生升力,所以它可以不需要前向的移動,直接離地。這也就讓他的起降場地幾乎不受限制。

理論上說,只要有一塊空地,直升機可以在任何地方起降,但飛機只能在專門的機場跑道上起降!

最後說下直升機和飛機的跨界產品,比如V22,比如“鷂”式,這些飛機也可以做到垂直起降,但他們不是直升機。本質上說,他們依然還是通過前飛的方式來使機翼產生升力保持飛行狀態的,只是在起降階段調整發動機推力方向來實現垂直起降,這類飛機叫垂直起降飛機和傾轉翼飛機,也不能叫直升飛機。

所以,直升飛機只是很多人對直升機的錯誤叫法,如果不想繼續錯下去,趕緊忘了“直升飛機”吧!


走近哈佛


直升機是靠發動機驅動旋翼旋轉產生升力和推進力,能在大氣中垂直其降、懸停、定點回轉、前飛、後飛和側飛等可控飛行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不少人把它說成“直升飛機”,實際上是不正確的,因為飛機和直升機實際上是兄弟倆,它們在飛行原理上有著重大的差別。 直升機按照旋翼數量的多少和佈局形式可分為三大類:單旋翼帶尾槳式直升機、雙旋翼直升機(包括共軸式、縱列式、橫列式)以及新概念直升機(如美國的傾轉旋翼機V-22)。

從技術上看,直升機發展經歷了四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使用的貝爾-47、米-4等都是第一代直升機,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最大平飛速度200千米每小時以下;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第二代直升機上改用渦輪軸發動機,仍使用金屬槳葉,最大飛行速度提高到250千米每小時左右,如AH-1、米-24、“超黃蜂”、Bo-105等;20世紀80年代的AH-64、卡-50、S-70“黑鷹”、SA-365“海豚”等第三代直升機以複合材料槳葉為突出特點,最大飛行速度達到300千米每小時左右;近年來第四代直升機(如RAH-66、NH-90、S-92、AS-350),旋翼和機體上覆合材料的所佔比例進一步增大,速度突破了350千米每小時,結構壽命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國民經濟領域裡,直升機都得到廣泛應用,有著廣闊的前途。但是,直升機速度低、載荷小、航程短、振動大、噪音高等弱點也非常明顯,這正是當代航空科學技術要解決的問題。

“直升機”與“直升飛機”的區別,在老百姓看來是沒有的,在專業人士來說是有區別的. 沒有固定機翼完全靠旋翼旋轉產生主升力和側拉進力的,可以稱為“直升機”. 有固定的機翼,還可以通過傾轉旋翼或旋轉尾噴口,來進行垂直起降和水平推(拉)力的轉換,並能以較高速度平飛的,可以稱為“直升飛機”. 飛機 一般就分固定翼飛機和旋翼機。

“直升機”是旋翼機 、

“直升飛機”可以是 固定翼飛機或旋翼機


影視莫羅根


“直升機”是標準用詞,而“直升飛機”,其實是一種比較氾濫的錯用詞。按照航空器分類,飛機(airplane)就是飛機,直升機(Helicopter)就是直升機,沒有什麼直升“飛”機。

多年來很多節目都就“直升飛機”問題進行過科普,然而這個措辭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歸根結底,沒多少人會去關注標準用詞問題,這件事兒也無傷大雅。反正天上飛的都是飛機,就算說灰機大家也懂。

“飛機”概念與“直升機”概念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一個通過前進的速度來獲得氣壓差,一個通過螺旋槳高速旋轉獲得氣壓差,是兩條科技樹,所以人們才會將之分類。

這種分類在航空中體現的比較廣泛,比如懸浮飛行器、飛機、直升機、火箭都有區分,懸浮飛行器又分熱氣球和氫\\氦氣球、飛艇,飛機又分有動力和無動力,直升機反倒是分類最簡單的,人們也不會用飛行特性去槓。否則飛艇為什麼不叫直升飛機?它不能飛馬?它不能垂直起降嗎?它沒螺旋槳嗎?槓上開花橫無際涯。


比較特殊的是“短距\\垂直起降戰機”(V/STOL)和傾斜翼機,這兩種都屬於界限比較模糊的機種,如果不擔心措辭混淆,倒是可以給予這兩種機型“直升飛機”的名詞定義。

短垂戰機發展了許多年,它的垂直起飛原理大體都是通過發動機推力作用於垂直方向來實現起飛,早期蘇聯、法國等研製的垂直戰機甚至擁有多個專門的升力發動機,有的還需要噴壓縮氣體來調整姿態。現代的F35戰機依靠的是機身中段的“升力風扇”配合可變式矢量尾噴口來完成垂直起降,F35家族中只有B型能完成V/STOL。

傾斜翼機也是個老機種,但發展的一直都不順利,如今的代表是美國的V-22“魚鷹”。國內一直有人將V-22定義為“直升機”,然而這種機型就是個混血兒,它其實也被劃分在V/STOL機型分類之中,或者更清晰點可以劃為TV/STOL(tiltrotor vertical/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就大部分功能而言,它依然是個“airplane”。

帶水平推力和大副翼的機型也不是沒用,比如60年前的“費爾雷旋翼機”,這種旋翼機概念實在不算什麼新話題了,但要注意“旋翼機”(rotorcraft)不是直升機,它的螺旋槳採用的是相對氣流吹動旋轉。所以,如果不止是為了好玩,那麼分類還是做細緻一點為好,多一倆字兒就會謬以千里。

說起來,美軍的發展概念機型“Heliplane”倒是正切“直升飛機”的意思,這個單詞實在太妙了,把Helicopter和Airplane各拆一半,這不就是“直升飛機”麼?據說美軍2005年就已經在展開這項名為“Advanced Aeronautics Demonstration”(先進航空演示)的研究,旨在探尋未來新型的直升式高速飛行器。好吧,諸位孔明還有什麼話說?


王司徒軍武百科


直升機是直升飛機他爸!直升機老了所以就沒得飛了![呲牙][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智宇思維


直升機”與“直升飛機”的區別,在老百姓看來是沒有的,在專業人士來說是有區別的. 沒有固定機翼完全靠旋翼旋轉產生主升力和側拉進力的,可以稱為“直升機”. 有固定的機翼,還可以通過傾轉旋翼或旋轉尾噴口,來進行垂直起降和水平推(拉)力的轉換,並能以較高速度平飛的,可以稱為“直升飛機”. 飛機 一般就分固定翼飛機和旋翼機。 “直升機”是旋翼機 “直升飛機”可以是 固定翼飛機或旋翼機


無韻詩翁


這是一個彎彎繞,從來沒有直升飛機的說法,即便是有,當屬口誤。問題的關鍵,直升機不是飛機。飛機在國際上的定義,必須有固定翼的機翼,直升機沒有,即不能列入飛機的範疇。那麼直升機可以列入哪一類呢?

如圖,可歸為航空器。航空器說起來也複雜,大體有固定翼、旋翼、撲翼和地效飛行器之分。在各自範圍內,固定翼的就是飛機唄,旋翼機其中就有直升機,因此直升機可歸入旋翼飛行器的範疇,並不是找不著孃家找不著北。

然而隨著當代航空科技發展,在各類航空器發展的邊緣,有各類各式交叉式飛行器,比如美國“魚鷹”,既有固定翼飛機的特點,又有旋翼機的特性,因而發明了一個新詞,稱為傾轉旋翼機。

旋翼機也並不都是直升機,如長得很像直升機的一種,七十週年大閱兵亮相的“獵鷹”,因其漿葉並不帶動力做功,而被稱為旋翼機。直升機的旋翼多種多樣,要記住它們每一型稱呼,也蠻費勁,如卡-27這樣的共軸雙旋翼,CH47這樣的縱列雙旋翼,以及米-12橫列式雙旋翼等,記得它們都叫直升機就好。

一般地認為,直升機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代,並正在向隱身和高速挺進。我國直升機,經過幾十年發展,正在大踏步趕將上來,以直-20為代表的軍用直升機,已進入四代直升機的行列,並在下一代努力掘進中。


魂舞大漠


我是塵觀,我來聊一聊。

直升機和直升飛機有什麼區別嗎?

在我的印象當中基本上屬於同一種東西啊。

要說區別也只好說說大體上的一些區別吧。

(1)直升機飛行原理和結構與飛機不同飛機靠它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而直升機是靠它頭上的槳葉(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


(2)直升機的結構和飛機不同,主要由旋翼、機身、發動機、起落裝置和操縱機構等部分組成。根據螺旋槳個數,分為單旋翼式、雙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3)單旋翼式直升機尾部還裝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單旋翼產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機的轉彎。

(4)直升機最顯眼的地方是頭上窄長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槳葉組成一副,由1~2臺發動機帶動,其主要作用:通過高速的旋轉對大氣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後利用大氣的反作用力(相當與直升飛機受到大氣向上的力)使飛機能夠平穩的懸在空中。


塵觀


直升機是不是飛機?如果您是專業人員還說是,那就是大錯特錯啦。今天,我們要肯定一件事:直升機不是飛機!兩者之間是並列關係,都是航空器。

大致而言,飛機想飛起來,就必須保持一定向前衝的速度。此時氣流受到機翼擠壓,經過機翼上下表面時,氣流速度上快下慢,對應壓強上小下大,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但直升機的“機翼”則比飛機複雜得多,它由連在軸上的數片槳葉組成。相對於飛機的固定機翼,直升機的“機翼”是可轉動的,因此我們也稱它為旋翼,也叫槳距。並且其與氣流的迎角也是可調整的。因此直升機起降不像飛機那樣需要很長的跑道。通過調整旋翼轉速或改變槳葉與氣流的迎角(槳距),直升機就可以完成起降飛行動作。

歸根結底,飛機、直升機產生升力的手段不一樣。所以直升機並不是飛機。但其升力本身都是從空氣中獲得,因此它們都可歸入航空器類。


飛機大家都不陌生,它包括軍用飛機、民用飛機以及一些特種用途飛機。奧威爾.萊特駕駛“飛行者”1號於1903年12月17日當天飛行成功,昭示著飛機這一偉大發明的誕生。此後,飛機開始不斷髮展。


一戰中,飛機被廣泛應用。除驅逐機、轟炸機、強擊機和偵察機外,艦載飛機也首次亮相。一戰結束後到二戰爆發前,軍用飛機產量減少,民用飛機得到發展,許多名機也在這一時期問世。


P-51“野馬”戰鬥機


B-29

20世紀40-50年代,噴氣式飛機迅速發展。這期間,出現了一批高亞聲速的噴氣式客機、運輸機和轟炸機。


波音707

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了具備高機動性的第三代戰鬥機,如蘇聯的米格-29。民用客機波音747也在這一時期成為國際航線上的主力。


米格-29


波音747

由此可見,直升機並不在飛機所包含的範圍內。

那直升機又是什麼?其發展過程和包含類型有哪些呢?

15世紀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繪畫了一幅直升機設計方案圖。

20世紀初,直升機進入了全面探索時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美、蘇都陸續有直升機試飛成功,並迅速投入使用。



直升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代:20世紀60年代前

蘇聯的米-4和美國的貝爾-47,最大速度200公里/小時左右,採用活塞發動機,噪聲大。

第二代: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

蘇聯的米-8、法國的“超黃蜂”等,最大速度250公里/小時左右,採用了第一代渦軸發動機,噪聲有所下降。

第三代直升機:20世紀90年代前

代表機型有法國的“海豚”、美國的“黑鷹”和“阿帕奇”等,它們最大飛行速度達到300公里/小時,渦軸發動機性能更先進,噪聲進一步得到控制。

第四代:20世紀90年代後

以北約組織的NH-90為代表,飛行速度超過300公里/小時。


米4


米8


阿帕奇


NH-90

直升機可分為(按旋翼數量和佈局方式):

單旋翼直升機

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

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

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

帶翼式直升機等

單旋翼直升機是構造較簡單、應用最為廣泛的機型:由一幅旋翼產生升力,用尾槳來平衡反作用力矩。


單旋翼直升機

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簡稱“共軸式直升機”)操縱機構較為複雜:

是由兩副旋翼沿機體同一立軸上下排列並繞其反向旋轉,使其兩副旋翼反作用力矩相互抵消。


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

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簡稱“縱列式直升機”),機身較長,由兩副旋翼沿機制縱軸方向左右排列,反向旋轉,使兩幅旋翼的反作用力矩相互抵消。為減少兩旋翼間相互干擾,後旋翼安裝位置較前旋翼稍高。


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

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簡稱“橫列式直升機”)構造複雜,結構尺寸大,帶機翼,左、右旋翼對稱地佈置在機翼構架上。


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米里V12

帶翼式直升機安裝有輔助翼,蘇聯重型直升機米-6即為此類直升機。


綜上所述,直升機和飛機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兩者都屬於航空器。大眾習慣說直升機是飛機,還能接受。而專業人士,自然就要更嚴謹一些。


圖說物語


20世紀人類在工業機械產品的兩項最具創造性的發明就是“飛機”✈️和“直升機🚁”。



aⅰrpIane、aeropⅠane-飛機

heⅠⅰcopte-直升機

1903年12月“萊特兄弟”發明成功了世界上打一架固定翼飛機獲得“國際航空聯合會/FAl”認證。

1939年“西科斯基”發明成功“直升機”獲得成功、同樣得到國際認可。

飛機是:固定翼飛機Fⅰxed·wⅰng·pⅠa

ne、直升機、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等等的統稱!


heⅠicopter-直升機🚁是規範的“航空專業術語”,是80年代初期我國航空航天工業技術領域統一、規範化技術“術語”。

“直升飛機”是80年代前長久以來我國“獨特”的一種“習慣性“和”約定俗成“的稱為。

又例如“56式衝鋒槍”這樣稱為、同樣是中國人的獨特叫法罷了。

“衝鋒槍”規範的叫法-“Assaul·Rifle突擊步槍”
(國際標準成為“AssauⅠe·RⅰfⅠe”突擊步槍)


(同樣的槍械
Ak-47突擊步槍、中國叫“衝鋒槍”)
(縱列雙旋翼直升機)



(橫列4發動機、雙旋翼直升機)
(同


軸反轉雙旋翼直升機)
(Boeⅰng-傾轉旋翼機是“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的結合體)
(“vertⅰeal·takeoff-垂直/短距

降落”固定翼戰鬥機、是依靠發動機噴口產生偏轉角度大小產生推力實現飛機垂直起降)

直升機是依靠將發動機動力轉換給直升機螺旋槳“旋翼”產生升力和前進的拉力。

飛機✈️“固定翼飛機”在發動機驅動下依靠機翼產生升力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