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在《红楼梦》里,大家通常都认为,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宝钗的影子,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实都来自于她们类似的性格和命运。

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晴雯剧照)

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烂的晴雯,最终被赶出大观园

晴雯之所以被赶出大观园,跟她平日里耍小性子,牙尖齿利的胡乱怼人毫无关系,主要是她没有认识到谁才是真正能够决定她留下的关键人物。

������晴雯错误的以为贾母是她真正的靠山

晴雯是赖大家买回来的小丫头,当时只有十岁,模样俊俏且人又聪明伶俐,因为经常跟着赖大的母亲赖嬷嬷出入荣国府,有幸被贾母看中并留在了身边。

书中第七十八回,贾母直接当着王夫人的面称赞晴雯:

“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晴雯),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老太太对晴雯的这番评价很高,由此看来,她把晴雯派去服侍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贾宝玉,确实是存着将来让晴雯给宝玉作妾的想法。而晴雯也确实配得上贾母对她的评价,不管在哪一方面,作为丫鬟,她都是顶尖的。尤其是绝色容貌,很符合古时候“贤妻美妾”的标准。

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贾母剧照)

正是因为有贾母这个强硬的后台,让晴雯以为来到宝玉身边后就高枕无忧了,反正以后就是宝二爷的人,只管服侍好这个祖宗就行。她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能让她留下做宝玉的女人,决定她命运的人,不是贾母,也不是贾宝玉,而是王夫人。

������晴雯根本没有认识到,最终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是王夫人

王夫人并非不喜欢晴雯,而是不喜欢晴雯这样的女孩子做儿子宝玉的小妾。她也有不得已的由衷。

作为大家族的主事人之一,王夫人有着为自己利益考虑的深谋远虑。她的这番苦心曾经在宝玉挨打后透露给袭人听过。告诉袭人自己如此娇惯宝玉的原因是她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是长子贾珠在世时从来没有的,但贾珠突然早逝后,王夫人没办法不去考虑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因为在

“母凭子贵”的年代,以王夫人目前的身份地位,如果没有了儿子作为依仗,对她来说将是可怕的灭顶之灾。

尤其当赵姨娘有了儿子贾环后,如果王夫人没有再生小儿子宝玉,那么,即使她有个在宫中当贵妃的女儿,作为贾政正室的位置也难以坐稳,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丁就是家族的未来,有没有儿子就是王夫人这种大家族女人未来命运的关键。

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原本王夫人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大儿子贾珠身上,不料贾珠早死。所以,当王夫人再次生个胖小子宝玉后,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她很自然的把宝玉保护起来,任何有可能影响到宝玉前途和命运的人和事,她都会毫不留情绝不手软的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

由此,贾政对宝玉恨铁不成钢的毒打,王夫人虽心疼儿子,但她也想让宝玉好好读书用心于功名正途。如果宝玉真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之辈,到时候必将被贾环替代,那么母子俩的命运也会沦为万劫不复之地。这是王夫人不想也绝不容许发生的事情。

正是有这些深层次的考虑和隐忧,所以王夫人要清除儿子宝玉身边的一切障碍物,清除隐患,以保障儿子顺利成长!

而贾母放在宝玉身边预备做妾的晴雯首当其冲进入了王夫人的视线。可悲的是,晴雯并不是王夫人欣赏的类型。她曾经说过:

“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

很明显,“性情和顺、举止沉重”是王夫人心中妻妾的标准,然而这正是晴雯身上所欠缺的品质。王夫人眼里的晴雯是“水蛇腰”、“削肩膀”“轻狂样”美人。即使晴雯“并没十分妆饰”,但那种“春睡捧心之遗风”的“病西施”媚态让王夫人更是厌恶至极。

但晴雯根本不了解王夫人的想法,依然整日里没心没肺的和宝玉斗嘴、打闹,殊不知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最终,王夫人趁晴雯生病患了所谓的“女儿痨”,用这个借口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导致“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当贾母知道晴雯的下场时,已经晚了,只是,即使不晚又能怎样呢?晴雯虽然是贾母嫡系,虽然是宝玉最疼爱的屋里人,但真正能够决定她命运的人是王夫人。所以即使贾母再不满,宝玉再不情愿,也只能憋在心里,毕竟为了一个小丫鬟去和贾府后院的实际掌权者呕气,他们认为不值得!

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宝玉和晴雯)

晴雯的悲惨结局其实就是林黛玉凄惨命运的预演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一贯爱使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行文手法;而在架构上,他又好用“烘云出月”的写法。书中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凄惨死去,其实正是曹公对女主人公林黛玉悲剧感情结局的预演。

前文提到过,晴雯乃是黛玉的影子,二者同呼吸共命运,仿佛红楼开篇的甄士隐之于主人公贾宝玉,看到了前者,后者的命运一目了然。

脂砚斋曾就甲戌夹批“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错”明确点出晴雯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还写下“晴雯不如袭人宽厚会做人”这样的评语。

而晴雯是在和袭人竞争宝玉侍妾的明争暗斗中失败出局,然后被赶出大观园悲惨死去;这埋下的伏笔是林黛玉将在与薛宝钗争夺和宝玉的婚姻中被淘汰,最终忧郁愁苦而亡。

由此,曹公用“烘云出月”的手法,明写“彩云”晴雯和袭人竞争侍妾失败后被赶出大观园的悲惨结局,实写“明月”林黛玉和薛宝钗竞争婚姻失败后的凄惨命运。其线索若隐若现,场景如梦如幻,真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解梦:从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看黛玉凄惨的命运

(林黛玉剧照)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