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拿回超20億現金,揭祕君聯資本醫療投資版圖

讀銀訊財經 看經濟大勢

從2007年開始佈局醫療健康至今,君聯醫療累計在103個項目上投資超過13億美元。而經新冠一役,王俊峰更加堅定相信,2020年將是中國生物醫藥投資的黃金點。

一年拿回超20億現金,揭秘君聯資本醫療投資版圖

“戰鬥的春節”。緩過神來,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這樣形容剛剛過去的一個月。

農曆大年三十,新冠疫情開始向全國蔓延。王俊峰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武漢有關單位某藥品告急,前來求助。瞭解具體情況後,他馬上在所投企業圈裡“號召”,通過蘇州特瑞緊急調用,當天下午驅車到無錫取完藥品,又火速寄到武漢,解了對方燃眉之急。

王俊峰負責君聯的醫療投資,像今年這樣在春節期間還要保持如此高度緊張、快節奏的工作狀態是他鮮少體驗過的。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旅遊、餐飲等多個行業遭受重創,但對於醫療健康行業來說,一些細分領域卻格外吸引關注。從2007年開始佈局醫療健康至今,君聯醫療累計在103個項目上投資超過13億美元。而經新冠一役,王俊峰更加堅定相信,2020年將是中國生物醫藥投資的黃金起點。

一年拿回超20億現金,揭秘君聯資本醫療投資版圖

投資界獲悉,2019年君聯醫療投資的22個在管項目,當年完成融資近50億元,基金層面現金回籠超過20億,退出期基金成本回籠近半。疫情之後,君聯會按原定計劃繼續推進投資,這段時間已經決策了2個新項目,目前還有接近30個項目正在密集跟進中,而今年預計有5—8家企業申報IPO。

10%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

融資會更難,部分企業嚴重失血

“意識到疫情潛在的危險性,我們大年初五就召開緊急會議,第一時間瞭解各企業現狀,摸排現金流風險、評估業務影響,之後每天例會更新情況。” 王俊峰迴憶,雖然公司大年初十才正式復工,但初七團隊就完成了所有項目風險排查。

據瞭解,君聯醫療投資的九成企業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有些企業甚至在疫情期間需求暴漲,只有一成左右的企業受損較為嚴重。

“摸排風險後,我們馬上商量對策,針對高風險類別企業及時給予救助,提供過橋資金支持、引薦貸款資源;協助申請政府資助。增值服務團隊組織了三場線上路演活動。” 王俊峰坦言,當下一級市場資金供給不足,企業最大的挑戰是融資難,不少計劃中的新一輪融資被迫暫緩。部分企業可能嚴重失血,存在疫情結束,公司卻挺不過去、被迫關門的風險。

而讓王俊峰感覺慶幸的是,君聯資本13年來構建的近100家醫療企業生態圈,在這次疫情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聚合力。

春節期間,武漢亞心醫院和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放棄休假,走向一線。除夕當天,君聯資本緊急向兩大醫院捐款100萬元,用於防護物資的購買。又在復工後全體員工捐贈85萬元,購買口罩和防護物資馳援武漢。還協調各方資源,組織對亞心醫院的捐助,比如君聯所投企業立華牧業第一時間提供2噸禽肉食品援助,鑫榮懋提供物資緊急供應,聯想控股成員企業增益冷鏈提供運力支持。

2月8日,上海德濟醫院組織了一支來自危重症醫學、急重症監護等專業組建的9人上海社會辦醫醫療隊馳援武漢。他們支援的醫院正是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此外,他們隨車還攜帶了一個半月的醫療物資,價值超過400萬的物資全部由德濟醫院承擔,沒有政府補貼。這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支社會醫療救援隊,也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從沒停過急診門診的民營醫院。

2月4日,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為金域武漢病毒診斷研究分中心“雲授牌”。疫情期間,金域醫學調動200多名PCR檢驗員、3000人的醫療冷鏈物流團隊,並利用新檢測方法將篩查速度提升5倍,全集團日檢測樣本能力提升到7萬人份,參戰全國九省市區。

此外,藥明康德、明德生物、凱因科技、盛諾基、和瑞基因、和鉑醫藥、澳華內鏡、康龍化成、深睿醫療等一眾君聯被投醫療企業都以不同方式參與“抗疫”。

對於君聯資本來說,協調、幫扶工作在整個春節都未停過。“像打仗一樣。企業在前線,我們在後方提供支援,每天只有半小時午飯時間,沒有歇腳的時候。”王俊峰笑說。

醫療投資迎來收穫季:

2019年項目融資近50億,拿回超20億現金

從2007年投資首個醫療項目開始,君聯資本在過去13年裡系統性佈局了生物醫藥以及精準醫療、醫療器械和基因技術、醫療服務及醫療IT等領域的一大批項目,累計投資超過13億美元。

投資界獲悉,近兩年君聯醫療投資所投項目後續累計融資近100億元,2019年22個項目融資近50億元,而現金迴流超過20億元,退出期基金成本回籠接近一半,正在迎來收穫季。在融資環境惡劣的2018、2019兩年,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頗為不易。

CRO企業康龍化成是君聯在醫療板塊投資的第一單,也是能夠載入其投資史冊的經典案例。

2019年1月,康龍化成在A股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10個月後,康龍化成又在港交所IPO,一年之內完成A+H股上市的雙資本平臺落地。目前,其在A股市值496億元,股價62元/股,相比發行價暴漲709%,港股市值435億港元(約390億人民幣)。

2007年,君聯資本成為康龍化成A輪融資的領投人,開始和公司結緣,隨後多次追加投資支持公司發展。2015年公司啟動紅籌迴歸計劃,君聯資本通過新基金繼續大金額投資,支持管理層謀求獨立上市。投資合作十二年,康龍化成業績上漲超過150倍,僅2019年淨利潤為5.23-5.56億,增長57%-67%。

無獨有偶。2015年初,君聯資本2500萬美元領投信達生物C輪融資,彼時中國抗體藥的市場剛剛開始,遠不如今天火爆。但經過系統研究,君聯團隊堅信中國創新藥投資的春天即將到來,堅定看多。在完成首輪投資後,君聯資本於 2015 年、2016 年、2018 年連續加碼,累計投資超過7000萬美金。

2018年10月,信達生物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公司股價漲幅19%,表現亮眼。IPO至今,信達生物股價悄然創出新高,最高漲幅2.7倍。累計融資約11億美金,成為香港18A上市的企業中唯一一家兩次成功再融資的公司。且最新一次融資是在疫情期間敲定,目前市值超過60億美金。

做領跑者,而不是追隨者。相比於賽道式機槍掃射的打法,君聯資本更願意做狙擊手投資。從系統性佈局醫療健康領域至今,85%的融資交易中君聯資本是領投方,80%為首輪進入,超過一半已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其中不乏藥明康德、康龍化成、貝瑞基因、金域醫學、信達生物、明德生物、亞心醫院等業內知名企業。

王俊峰在接受投資界採訪時透露,雖受疫情影響,目前中介機構盡調有難度,但今年君聯資本醫療板塊仍有不少於5—8家企業申報IPO。

2020,中國醫療投資的黃金年份

這些領域更值得出手

一家基金能長週期把握住趨勢,同時取得不錯的成績,背後必定有一套獨特的方法論做支撐。

在君聯資本看來,無論處在什麼發展階段,無論外部短期或長期的挑戰,堅持挖掘未滿足臨床需求,堅持系統性研究和龍頭髮掘,堅持優中選優的選項標準,是顛撲不破的投資邏輯。

比如,在創新藥方向,君聯認為中國biotech已經直面全球競爭,所以必須秉承“全球視野,中國視角”的投資理念,努力尋找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團隊,結合臨床需求,堅決在早期佈局。尋找下一代的技術創新賽道,如基因治療藥物、小核酸藥物等;或者解決重大臨床未滿足需求的產品,如腫瘤靶向藥或免疫治療領域高潛力靶點。

在醫療器械方面,持續關注心腦血管疾病、眼科、運動醫學等和現代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疾病領域,強調高技術壁壘,看好耗材+設備的平臺類公司以及上下游產品和服務。此外,還一直關注感染類、心血管、腫瘤等方面的新型檢測、快速診斷市場。

醫療服務方面,關注醫院運營效率提升方面機會,包括病理、影像等輔助科室模式創新平臺,以及相關產業鏈上下游服務、耗材、設備企業,同時關注部分細分領域專科連鎖醫療機構。

然而,此次疫情之危,也帶來了潛藏之機。

王俊峰認為,疫情期間中國科學家在疾控防控的研究和分析能力,診斷技術公司迅速響應,新藥研發及時跟上,體現出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已經逐漸趕上第一梯隊,和03年相比,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基礎學科研究、醫療服務管理效率等領域,也尚有不少差距。無論是長處還是短板,均是醫療創新的機會點,也是一級市場關注的領域。

首先,醫療機構信息系統軟硬件提升尚有很大空間,尤其防疫機制建立、疫情早期控制、基層醫療機構面對疫情的應對能力等方面,相對SARS期間的進步,同時也應看到打破信息孤島,提升效率的需求。尤其是加強基層醫療防控能力,利用分級診療實現患者分流,對基層醫療賦能的需求會爆發式增長。

其次,診斷試劑、預防和治療性藥物迅速開發的領域,在本次抗疫過程中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提示了提升的空間。因為年初限制出行、跨境物流中斷等受到業務衝擊較大的商業模式,應該重新審視海外佈局的重要性。部分企業的新藥研發,臨床實驗完全依賴國內臨床資源,突發疫情直接影響了臨床的推進。而有些企業採取了國際多中心臨床策略,其應對從容許多。未來會有更多企業考慮全球業務佈局,而不是依賴單一市場。即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人才、資金和管理的要求,也對有國際化服務能力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再者,疫情背景下限制出行,為數字醫療發展帶來巨大想象空間。遠程會診,在線問診庫,醫患溝通轉到線上,醫藥企業數字化營銷,這些在中國本就有一定軟硬件基礎的工作方式,在近期得到極大應用和發展。

在王俊峰看來,在技術迭代活躍、模式迭代循序漸進的醫療領域,上述領域會在疫情刺激下得到重點關注。“我們相信,這些領域的龍頭公司,一定會經受住疫情的考驗,成功突圍,成為極具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而中國醫療企業的千億俱樂部擴容有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