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超过70%的父母会使用外部激励,比如:小糖果或小玩具,或者负面威胁的办法,如:厉声怒斥孩子。


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适当的奖励可能在短期有效

你在这70%的父母里吗?

既然有如此高比例的父母采用这样的方法,说明在一定时期内或一定范围内,还是比较奏效的。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我们不应该过度的将奖励与纠正行为过多的联系在一起。

比如,正在练字的孩子,也许会因为父母的一些奖励,坚持一段时间认真练习,但是奖励是有时效性的,一旦孩子不再对奖励感兴趣,坚持练字的动力也将随之而去。


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奖励不要与行为纠正混为一谈


还有一些父母,将对孩子的奖励绘制成光荣榜,但是这只是一种短期的策略,不应该成为基本教育的策略。

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做,比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等。

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有些事情即使没有奖励我们也应该去认真做。


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沟通源于平等

更好的替代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除了奖励,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策略。

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大,促使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与父母合作,是因为彼此间所建立起来的特殊情感,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假如你刚从超市回来,车里有许多冷冻食品需要马上放到冰箱,可是孩子却哭闹着不愿意下车,也许有些父母会拿出一些糖果哄孩子下车,这样的尝试可能会成功几次,但是孩子始终没有真正理解父母的苦衷。


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父母应该从同情角度去关注孩子

让我们换一种思路,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呢?你会说:“宝贝,我知道你可能还不想马上回家,但是妈妈真的需要你的帮忙,你看这么多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一起放到冰箱里,你愿意帮助我吗?”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也许依然不满,但是之前的大吵大闹很有可能会因为你的理解与同情而很快消退。也就是说,父母如果能够试着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小小世界的话,将会让他们感到备受尊重,相反,如果你贿赂他,没准下一次他又想在车上玩的时候,还会期望同样的回报才肯合作。


孩子长大了,小奖励还“奏效”吗?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吗?

父母可以将苦衷与困难与孩子分担

你可以发现,我们始终希望的是父母们可以坚持情感引导的方式去和孩子们沟通,不要总以孩子年龄尚小,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恰恰相反,坦诚相待的父母,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起更为平等而高大的形象。

父母把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苦衷与困难告知孩子,而不是通过贿赂孩子来沟通,你和孩子的心会贴的更近。

——————————

关注【萱爸育儿说】,专注原创育儿知识,棘手问题共同探讨,为了孩子我们能做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