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我国的帝制年代,自秦始皇一统六合开始,直至清帝逊位,大约有2130多年,此间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正是规范的

“中央集权”治理范式,我国的历史荣耀,也是以广土众民而著称的。

虽然柏杨对此批评说:“所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也未必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十来亿人对掐起来,用这地大物博的产物互相打来打去,确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观。”

但笔者想到的是,人多地广在古代确是一种硬实力的体现,至于内耗,机器内部运行时,其部件尚有机械寿命,此寿命就是在“有限”的内耗中丧失了其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国家也是如此,有限、良性甚至是无可避免的内耗是无关大局及国家最终命运的。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柏杨

正是由于这种治国的基本方法,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其治国之具里便有了一种具象的操作方法,名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是“举国体制”,它是国家能力的一种体现,同样也一直被路径依赖加强着,是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历史型国家一条必由之路。

我们先来看“举国体制”的应用案例一,了解一下什么叫做“举国体制”。

上古时代,身处黄河流域的许多部族始终面临着一个极大的生存威胁, 即频繁的水患,因为黄河一直以来都以流域广、流量大,水害频繁在世界长河中著称,治水便成了黄河流域附近部族的第一要务,即使在今天,国家面对伟力的自然灾害时也没有多少办法去主动地应对,更何况上古时期人类脆弱,生产力发展缓慢,那时的人们就更加应对无力了。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大禹

但事情总得解决,如今中国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大概也是自那时传下来的,彼时,黄河附近的大禹部族、嬴氏部族一东一西联合了起来,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体制”下的治水工程,也就是开凿禹河,这条河是沟通南方淮河与北方黄河的一条通路,今天我们看到的巍巍黄河,正是改道,经由禹河古河道遗址形成的,夏王朝也在此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

这部分壮举,正是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的史实,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以“举国体制”来应对天灾,除了大禹的治水方略正确以外,“驯服大自然”的又一因素自然还有高度集约化的组织与“举国体制” 对于集体生产力的效率提升。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彼时黄河附近的大小部落,联盟在一起的原由,其实就是为了应对水害,就像人为什么是群体动物,就是因为个体面对大自然太过无力,只能结成远比其他动物关系更紧密、牢固的家庭乃至部落,由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国家经历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过程。

这时我们已经可以分析出来“举国体制”到底是什么,它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是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像一个人,它腿部患上了病变,痛风了,其实就是免疫细胞淋巴和正常细胞的内讧,敌我不分地打起来了,那么这个人的效率一定会因此而降低,道理都是一样的。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其二就是需要群体的系统内部不太复杂,这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拖拉机可能就没有电子控制系统,因为它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比较简单,相比于此,更复杂的飞机就明显不同了,它是有飞控系统的,因为一架飞机的子系统太多了,光一个线缆的长度拖拉机就较之不如,如果刚一开始大禹部落、嬴氏部落面对的系统太复杂,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么部落联盟肯定不会以这样的形式建立,更就无从谈起“举国体制”了。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来“举国体制”究竟是什么?

就是一个系统内唯一一个控制中心的高度共识通过政治的机体,或为公或为私(为私多),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也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的的驱动力,还有就是物质资源,比如国家的人力、物力等,集中力量办一件事,这就是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办一件事。

我们再来看“举国体制”的应用案例二,了解一下“举国体制”的优劣。

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张很有趣的统计图表,内容是唐朝的经济水平,一个黑点代表一万人,因为在古代,耕地数和人口数可以充分地衡量一个国家的GDP,图中,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地区、河南地区、山东地区、陕西地区,人口大量集中,黑点多也就意味着人口密集, 同时也说明当地的经济水平远超其它地方。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那么,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今天,这是违反今人大众所熟知的经济规律的,众所周知,“改开”以后,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心是面对海洋,分布规律是沿海经济占比重,剩下的就是逐步向内地递减,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2018年内蒙古的GDP是多少,广东的GDP又是多少?一个在榜单头部,一个在榜单尾部。

但古代的中国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曾经“内向发展”过的庞大经济体,古时的经济发达地带多集中于大河两旁,因为农耕文明大多都起源于大河,故而,文明的经济活动也要围绕大河展开。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隋唐大运河,说它“举国体制”的应用,还有就是其中的深刻意义。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的修建

近些年来,史界对隋炀帝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前对他是全盘否定的,这和我们当时的社会进程有关,当一个社会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靠“道德自觉”来维系的时候,一切“离经叛道”的事、人都会受到全社会的自发性舆论攻击。

况且隋炀帝又不像北宋“奉旨填词”的柳永那样:“忍把浮名,换得浅斟低唱”。自然会因为好大喜功受到抨击,甚至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看做鬼,便是视为神,就是没有当人的机会”,古代的史官可不会问你暴政背后的军事、政治、经济意义到底是什么,他只看到了隋炀帝不人不鬼、民夫独贼的样子,但炀帝的一些举措,如开运河,实不亚于秦始皇的过在当代,利在千秋

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据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德采舆颂,谋及庶民”,“巡历淮海,观省风俗。”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隋炀帝

上面说到过,古代中国的宏观经济可以概括为区域经济下的内河经济,再细分的话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存在的小农经济。

这一历史上曾有过的经济基础,无疑是受地理因素影响的,在未开大运河之前,南北是有极大不同甚至隔绝的,商周之前,北方的大部分政权都可以称之为

黄河文明,南方的政权则是江淮文明,直到隋唐,这一隔绝虽然在逐渐减少,可其中的差别还是有的,南北方的地理隔绝也相当程度上阻断了南北交往,我们将其称之为南北二元。

运河的修筑,事实上打破了这种不利局面。

那么,这样一个意义重大,改变了客观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它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示意图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陆续开始了运河的第一期工程,通济渠的开凿。

据史载,通济渠是在战国时期鸿沟的遗址上修筑的,一是此地的战略意义重大,春秋战国时期及之后的历代帝王都或多或少出于政治、军事上的目的,在此修筑、挖凿过运河,再一个就是为了省时省力。

当时的开凿工作,应该说是纯人力的,并没有机械设备的辅助,政府动员了近百万人,这恐怕在当时的世界中唯有隋朝能举全国之力动员这么多人,而且,这也不仅仅是人数多寡的问题,还有一个组织力的问题,这正得益于当时的中央集权,同时期同样也是人口大国的南亚某国,肯定动员不起这么大的力量,不是说他们人少,而是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通济渠的西段起自皇家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今惠济黄河南岸引河口),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循汴水故道,经泗水,注入淮河。

可以说,这段河道的意义就在于沟通了黄河与淮河,打破了南北二元的桎梏,也为日后全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通济渠的称呼,后世也多以汴河称之,这条大河,可以说为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提供了极大便捷。

据史载,通济渠不仅承担着由江淮流域向关中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的使命,在战争时期,还要运送兵源和军用物资;同时,也为农业灌溉和在战争中以水带兵提供了水源,在和平时期,更是由此构建了一张沟通南北的贸易网络,漕运商旅,八方辐辏,粮商、盐商、茶商、丝商这些也往来不绝,可以说是隋朝版的

“经济一体化”大战略。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几百年后的西方有大机器生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科学大跃进,当时的运河事实上也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的,当然,两者是不可完全等量齐观的。


第二段,就是永济渠的开凿


“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永济渠是黄河新流向的一种新尝试,就如杨遵义所言:

“历史上,黄河屡在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摇头摆尾地北流,最终造就了永济渠,也促成了今天的海河水系。黄河北流是永济渠的成因,永济渠又是黄河北流的主要通道,黄河是永济渠的主要塑造者。”

历时多年,永济渠最终与通济渠一样,构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水上大通路


这其中,我们大约可以梳理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因为“举国体制”的利处,隋炀帝有条件修大运河,条件一为“集权”,条件二为系统内部因素少,简单。由此下来,炀帝举全国之力,着手修筑大运河,最终取得了成功,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消融了南北二元的局势,构建了一张庞大的贸易网络,也将支撑全国的骨架联结了起来,同时,运河也为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做出了保证,当时的南方其实刚收服不久,有了运河,隋朝的军队、军事物资才可便捷地运动到南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同时进一步地将组织内的利好发展反馈给了“举国体制”的良性循环。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举国体制的好外:

好处有,可以依靠政府大包大揽来配置资源,然后地方主动依附,从而使军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力得到强化,效率得到提升,

我们国家的体量大,当然就需要肌肉力量强,这样才是一个灵活的壮汉,而不是一个行动迟缓的胖子。

我们国家的周围,一直被群狼环伺着,正是由于这种“举国体制”,我们才能得以保全、生存、壮大,继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类文明的奇迹。

但这种陈旧的“举国体制”有没有弊端,也有,而且是随着历史进程的螺旋上升,弊端越来越严重。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第一就是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

因为“举国体制”必须要集权,集权即意味着效率的提升,但古代皇权独大,君权神授,君是由神监督的,可我们都知道神不存在,故而便谈不上对权力的制约。

大禹兴修水利的政治决策做对了,催生出了夏,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可隋炀帝就不是这样了,事实证明他没经受起这项考验,假想一下,若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也就是隋炀帝的野心得到了制约,不再除了运河以处还营修东都、筑长城,也不要集全国力量数征高句丽,运河的开凿规模也可以小一点,时间拉长一点,那么隋朝会不会延续下去,可能会!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第二,就是集权与国家内生发展的对冲性,

这种旧制度实际上扼杀了创造,就像一台大型的化工设备,如制作化肥的系统,动辄占地几平方公里,重也有几万吨,肯定须得时时检修,而一只简单的电灯就不用如此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细了,系统也庞大了,有时候就会造成集权与内部发展的冲突,社会需要分工,社会治理的“举国体制”也需要分情况、有弹性。


第三就是偏重宏观治理而不重视微观治理

宏观与微观的差别,可以说是古代“举国体制”一大问题之一,像细菌社会那样微观的治理,社会便可以长久地存续下去,可当时的古代统治者大多是从宏观出发,这样避免不了很多指令都显得太过粗暴,像现在说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正所谓过尤不及,尤其是帝制时期,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也是如此,扬州菜多么的精致?背后厨师得多下工夫,红楼梦中有一道菜,需要将豆腐以高汤煮四十多个小时才能呈现出来,以隋炀帝为代表的统治者们恰好都不懂这一点,缺乏烹小鲜的耐性,没有微观操作的技术手段,做了一道不甚精致或者难吃的菜,客人当然不满意,甚至还有掀桌子的可能。

“举国体制”的说明丨历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经典案例。


最后总结:

就古代的一系列社会配套条件来看,举国体制是配合中央集权来使用的。

既有利处,壮大了我们,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也有坏处,导致了一次又一次地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