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覺得當“幹部”比當“工人”好?你out了!

多年前,普羅大眾對“工人”和“幹部”這兩種身份看得很重,似乎“幹部”在身份地位上要比“工人”高那麼一點,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工人”的概念已經從以前特定指國有企業職工轉變為對製造業從業人員的統稱,而“幹部”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稱為“公務員”,曾經這兩個概念在身份地位上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還覺得當“幹部”比當“工人”好?你out了!

現在工人的收入水平可以說絲毫不遜於公務員的收入水平,甚至很多行業的工人工資遠遠高於公務員,除了少數發達省份,大部分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也就在4000以內,而普通的建築工人,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工,日工資也至少在150元左右,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月薪六七千那是小菜一碟,技術含量更高的,月入上萬不在話下,所以說從收入水平上來衡量,現在的“幹部”相對於“工人”可以說是毫無優勢!

還覺得當“幹部”比當“工人”好?你out了!

從勞動強度方面來說,人們一般的印象覺得工人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工作環境較差、勞動強度較高,似乎要比公務員辛苦很多,但實際上,90%的公務員根本不是人們想象的“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一天”工作形態,特別是在基層,公務員其實既是腦力勞動者也是體力勞動者,還要協調各種人和事,心裡腦子裡隨時的緊繃著弦,勞累辛苦程度毫不亞於一線的建築工人,加班加點是常態。而很多崗位的工人,包括農民冬天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整一陣,走走親戚,陪陪孩子老人,去生活的周邊旅旅遊,放鬆一下心情,謀劃一下來年的工作,生活質量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

還覺得當“幹部”比當“工人”好?你out了!

而在大家最關心的退休養老方面,公職人員的優勢也在加速被其他行業的人員追平,大公司、大企業就不用說了,福利待遇早已甩了公務員幾條街,隨著國家法制法律的健全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就是小企業、小工廠的對勞動者的各種保障措施也越來越好,就算是自由謀職者也可以繳納養老統籌,隨著今後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公務員和其他行業在退休養老待遇方面的區別,肯定也會逐漸消失。

還覺得當“幹部”比當“工人”好?你out了!

所以說,在當家,“工人”無論是收入、地位、還是生活質量,各方面都在趕超“幹部”,曾經的身份之差早已成為歷史,相信一個姑娘面對一個月入上萬的工人和一個月入三千的公務員時,她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如果你還認為當“幹部”比當“工人”好,那就真是OUT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