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聊《史记》之二:夏本纪透露出的秘密

正如尧帝把帝位传给舜帝经过一系列的考验,舜帝也对禹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考察,准确地说是十三年。舜帝后期的时候,滔滔洪水为患,为解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舜帝先是任命禹的父亲鲧作为治水的总指挥,但是鲧显然没有禹的治水能力,舜帝果断地处罚了鲧,把他流放到羽山。这个时候的鲧应该年纪已经不小了,经不过这种折腾,死在了羽山。

此时禹已经当上了名为司空、相当于副总理的高级干部,主要负责农业、水利和建设等。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开始治水工作,他有两个副手,分别是益和后稷,主要的劳动力来自于贵族(对此我深表怀疑)、百姓和犯人;治水的主要方式是疏浚,把那些冲出河床的洪水引回到正路上;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脚(这个好像没得选择)、车、船和橇,爬山的时候就穿上带铁齿的鞋子(估计这是最早的登山鞋)。

在治水的过程中,他为了测量地形,或用准绳,或用规矩等仪器,利用四时之节气特点,相后完成了九州道路的开辟、九条河道的疏通、九处湖泽治理、九大山系的测量,娶了媳妇在家里待了两天就走了(后来还衍生了一句成语叫“辛壬癸甲”,意思是一心为公)历经一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这是个开天辟地的年代,大禹以其极其卓越的个人能力,完成了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壮举,在他的治理之下,许多被洪水侵害的地方都开辟了农田,成了富庶的地方。

从夏本纪二中,我们可以吸收到当时的很多信息:1.在夏朝之前的五帝期间,生息繁衍在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们已经具备了造船的能力,而且中国可能是最早发明雪橇的国家并在现实中加以利用,泥塘里用橇来行进就是证明;2.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工程师,在西方世界的人类还在茹毛饮血的社会里,他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工具和人力来治理山川大河,堪称世界工程师之鼻祖;3.当时的中国堪称世界的中心、最繁华也是幅员最辽阔的国家,足有方圆五千里。虽然这个数字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综合考虑到世界上当时的人口,这是不夸张的;4.在禹执政期间,人员穿的衣服主要有几种构成,贵族穿丝绸、细葛布做的衣服,穷人就穿麻衣、兽皮(但肯定不是狐狸皮,因为那是贡品),因为当时还没有棉花。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养蚕纺丝了,因为我确定他们养蚕决不是为了想吃蚕蛹,尽管营养价值很高;5.当时的中国劳动人员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玉制品发掘及制作的全过程工艺,并作为主要的贡品之一被少数人当作权势的象征;6.中国也是白酒酿造最早的国家,当时候的人已经学会了用青茅来滤酒了,而且供奉神明和先祖;7.当时的中国已经使用铁器了,作为比青铜器更耐磨、更坚硬的铁器,铁被做成了齿并安装在了禹的鞋上。

说来也奇怪,自从禹之后,继位的君主都比较正常,就再也没有执政七十年的了,一般都是终生制,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交出位置,禹的儿子启继承帝位之后,又经过了太康、仲康、相、少康等十多位君主,传到了孔甲的手里,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天上降下来了两条龙,一雌一雄。孔甲让养龙专业户刘累来养这两条龙,但是没养好,死了一条,刘累就把龙肉做成了肉酱献给了孔甲,没想到这孔甲一吃居然赞不绝口,还想吃。有道是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龙肉想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吧?刘累害怕地就跑路了。孔甲死后,帝位更迭三次就到了履癸帝。这位是古代最出名的暴君之一桀。桀作为末代君王,被成汤所取代,中国的历史就走到了殷商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