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二人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烏蘭察布市民族藝術劇院獲得“東路二人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東路二人臺

東路二人臺是一種較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形成和流傳於內蒙古烏蘭察布的集寧、興和、豐鎮、商都、錫林郭勒盟部分旗縣,以及河北的壩上和張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區。因與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臺有區別,又稱東路二人臺。

其以以敘事的形式反映現實,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它源於民歌和民間社火的表演,在吸收民間小曲、社火舞蹈、打坐腔演唱方法的基礎上,與地區方言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出風格,並逐步從中發展演變而來。它融當地民俗、民風為一體,承載著地方厚重的文化底蘊,呈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具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東路二人臺早期被人們稱為“玩藝兒”或“蹦蹦”,在其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劇目、音樂,還是表演,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藝術之路。

清初,集寧、興和周邊地區為蒙古各部世襲牧地,康熙伊始,清政府就出租土地由漢民耕種。到了光緒年間,官方開始大量的放墾,促使大批的漢族移民遷入墾荒。暑去冬來,這裡成了打短工或長久墾荒耕種者求生勞作的地方,長此以往,一些商賈和手藝人也漸漸雲集此地,使這兒成了一個多民族聚居區。

隨著大量移民的遷入,一些民間藝人也不斷地湧至,帶來了內地的文化和藝術,冬閒時人們以唱民歌和耍社火自娛,所以當時民歌和社火也大為流行。每到年關和元宵節前後,各村鎮都要組織民間藝人們鬧社火,走街串巷進行表演,所唱曲調也大多取之於本地民歌。後來藝人們在民歌的基礎上加以引伸,長而久之,漸漸地融進和借鑑了一些社火表演的成分。

東路二人臺,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表演形式多樣,有載歌載舞,紅火熱鬧的“火炮曲子”;有以演唱見長的“硬碼戲”;有器樂牌子曲演奏;有清唱、對唱、表演唱、串話、道白等等,生動活潑,短小精悍。東路二人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70多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