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之女人的战争

#我的天才女友#观感之乱七八糟(刚刚看完第二季,想到哪就写到哪,没有顺序可言,但是良心推荐这部剧,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打动我的细节:(其实还有很多,虽然看得压抑但是却沉迷其中。这就是部神剧)

画面:两个小女孩一起前后相拥着看《小妇人》,这里开始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是比起《小妇人》,单纯的中产阶级的真善美而言,这部剧的现实意义和冲击力就更大了。

小学开始,莱农就在莉拉身上感受到的强烈的冲击,不论是莉拉的高智商,还是她过人的胆识。莉拉为了读初中,执拗的与父亲顶撞,竟然被父亲重重的扔出窗外,我看得心都颤了一下。后面每次她在剧里跟男性角色抗争的时候,我似乎都是这种心情。


两个小女孩的演技太牛了,童年的刻画也正是日后性格的走向铺垫,在小学的一次课堂问答中就交代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看到后面的时候又想回看前面,去找这些人物个性在最早的原生家庭中和社会环境的受到的深远影响或是一生的烙印。

两个孩子在一起第一次讨论到大海时的憧憬的眼神,还有面对残酷现实的时候那种空洞和绝望,让人一阵阵的心痛

小女孩之间的亲密,距离、小心思,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彼此之间莫名的追随、崇拜

莱农的母亲看似粗暴无理,却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从心底支持女儿的求学之路,女儿拿回的字典的她闻到书香气后突然痛哭,女儿在学校生病了连夜赶来照顾,天微亮离开时看到背影我竟然不自觉掉泪了,要知道我前面并不喜欢这位母亲的角色个性,怎么就被打动了。

女孩们第一次来月经,因为不懂而产生的无助和对自己身体的厌恶,类似这样很多细节刻画都很具备代表性。

剧里着重刻画了约莫四位女孩妈妈们的形象,既麻木蛮横,又脆弱盲从,更多的是贫穷给她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莉拉的母亲面部表情从来没有一刻是舒展开的,哪怕在笑着的时候

莉拉聪明激进,时时刻刻都在燃烧自己,耀眼夺目,却又被世俗不断的束缚狠狠的打压,每次看到她激烈反抗的时候,我都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这种勇气我不具备,也不喜欢她违背时代意愿的特立独行,这是我的局限。但是最终会被她的这种执着打动,我觉得莱农真正嫉妒莉亚的是她永远知道该做什么,并且一直坚定信念,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依然坚定的走下去不回头。

剧中有六位同街区的男士都在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爱着莉亚并且不是因为美貌,而是真的被她的聪明和特立独行所吸引这种吸引甚至是致命的。而她目前为止真的只爱过尼诺吧,她嫁给斯特凡诺是因为从小一直维护她的哥哥,那次放新年焰火时,她的哥哥近乎疯狂的举动,让莉拉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歉疚之中。

两位女主的情感线倒似乎在剧中被莫名的淡化了,但是莱农为什么会同意和尼诺的爸爸做爱,这段看着真的很扭曲,而莱农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淡定和不屑,让人觉得有些不堪却又似乎是理所当然,为了讽刺他还是因为受到尼诺和莉拉在一起的刺激,总之这段看得我觉得挺别扭的,并没有报复的快感。还有尼诺的妈妈面对丈夫不堪行为的纵容,明明知道却又总是欲言又止、压抑自己的神态描写,不得不为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完美演绎点赞。

拍摄过程中那不勒斯的黯淡破旧的灰色,偶尔还会有街头巷尾那些最底层人物的特写,与他们度假时伊斯基亚海滩的开阔海景又有着鲜明的对比,以及在海滩上发生的许多或浪漫或细腻或违背人伦的感情戏,和迷人的海景相比这里面没有一段感情是让人感到愉悦或者放松的或者是享受的,每一个人的爱都不是纯粹的,而是或多或少的都在满足个体的私欲。

从头至尾能让人感到轻松的一些瞬间莫过于两个女孩儿和平而有默契相处的时候,或者说是剧中女性角色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反倒会展现许多的闪光之处。两个女孩儿一起用娃娃去换书的时候,一起在鞋店换掉封面婚纱画的时候,一起学语法的时候,莉拉结婚那天莱农帮她沐浴的时候,这些瞬间让你有种错觉,两位女友彼此相爱相杀,爱在明处,嫉妒也在明处,伤害还是。莱农笑起来很可爱带着一丝羞涩,莉拉则总是带有一丝狡黠的微笑,挺有戏剧性的。


看这部剧,时常会让你和莱农一样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自信,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平凡、普通与懦弱。

而看完觉得这部剧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观剧的时候仿佛自己也拥有了这股力量,变得自省、独立又特别。但其实我们的教育似乎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独立,距离剧中的“天才女友”还很遥远,很快又陷入对自我平庸的清醒认知。并且,你并不想成为莉拉,也不想成为莱农,你只是想要通过更理性的方式清醒的认知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独一无二的小路。

片中提到许多著作的书名,以及课堂上关于党派和宗教的争论,中学就有这样深刻的批判文学课堂,从二战后的背景而言,感受到我们这一部分教育的缺失和差距。

明天开始追原著,迫切想知道后续的进展和结局。《那不勒斯四部曲》,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