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萬網格員築牢疫情社區防控“第一道防線”

“網格內共1122戶,目前入住724戶,返鄉人員47人。截至目前,網格內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這些數字,江蘇省宿遷市經開區黃河街道網格員朱恭玉爛熟於心。

登記車輛信息、為居民量體溫、張貼倡議書、上報信息……今年1月初剛入職成為一名網格員的朱恭玉,面對疫情,迅速投入戰鬥。22歲的他用微信步數來丈量自己的工作:“每天必須超過兩萬步,如果低於這個數,就說明工作沒做到位。”

朱恭玉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一名普通網格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近450萬名專兼職網格員“秒進”戰時狀態,充分發揮基層、基礎、基石作用,既做信息核查員、政策宣傳員,又做矛盾調解員、群眾服務員,有力築牢疫情社區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精準排查不留死角

一天爬20棟樓、排查居民300餘戶,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簇橋街道新城社區的網格員何芋杉來說,已習以為常。

何芋杉所負責的網格有7個院落、516戶,還包括1610間出租房,常住人口近4000人,排查工作量很大。疫情暴發後,他經常忙到深夜,每天都要回覆上百條微信,睡覺時手機都放在枕頭邊。

從1月23日開始,何芋杉每天與社區工作人員、其他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爬格子”,排查有無發熱人員,走街串戶上門登記轄區內近期從重點地區返鄉的人員信息,確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網格就是戰場。

疫情發生後,各地以綜治中心為指揮樞紐,以網格為基本單元,組織動員廣大網格員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拉網式核查比對,做到底數清楚、情況明瞭、防控得力、處置高效。

北京組織8.5萬餘名兼職網格員隊伍實施“敲門行動”,開展多輪次的入戶走訪核查工作;湖北動員全省城鄉近17萬名網格員,開展疫情監測、入戶排查、病例轉送、生活保障等防控工作;江蘇近 30 萬名專兼職網格員,用 “鐵腳板“ 沉入社區。

安徽省、遼寧省、黑龍江省等地充分發揮網格長、網格員的作用,壓責任、控源頭、抓精準、防蔓延,堅決把疫情阻擊在最小網格中,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基層疫情防控的重點在於能否動員和發揮社區的管理作用,特別是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參與疫情防控的基礎性作用。目前疫情防控保衛戰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段,必須進一步發揮好基層社區網格員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功能,通過依法嚴格的社區封閉管理來積極創建更多的‘無疫情社區’。”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楊凱認為,基層社區“群防群治、聯防聯治”,對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支撐動態管理

“我們社區外來人口眾多,但網格員人數畢竟有限,疫情防控壓力大、任務重,需要隔離、動態管理服務的人群較多。”廣東省深圳市南灣街道南嶺村社區網格管理服務站站長鄧惠強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個網格員需要對十幾戶居民進行管理服務,只能反覆巡查壓力很大。

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南灣街道安裝了報警智能門磁,確保網格員能夠對網格內的居家隔離人員做到全天候管理服務。目前,南嶺村社區居家隔離人員190人,網格員通過這個“小設備”實現了每天動態跟蹤督促的“大功效”。

疫情暴發後,各地注重發揮科技優勢,線上線下結合、視頻數據融合,有力提升網格員發現疫情、處置上報、反饋落實的工作效能。

重慶研發“疫情排查”信息系統,為網格員在一線排查工作中提供“好助手”,不僅提高了排查效率,通過網格員錄入的排查數據,後臺可自動進行數據彙總、統計、上報,對疫情進行實時監測、研判、預警。

江蘇注重發揮全要素網格化信息平臺作用,通過大數據“疫情日記”、疫情防控信息系統,實現精準管理、精準防控。

“用科技賦能基層治理,群眾路線才能跟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網格員承擔著大量重複性繁瑣且繁重的工作,疫情讓工作量倍增,這些現實問題迫切需要應用新技術來破解和改變。”在楊凱看來,科技支撐的網格化管理服務是現代社會基層治理需要的新型治理模式。

廣泛宣傳暖心服務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儘可能不要出門,如果有困難告訴我。”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東皂戶沁嘎查網格長王剛走遍了全村每一戶人家,挨家挨戶上門宣傳。

除了上門走訪外,庫倫旗網格員通過200多個“綜治網格快線”微信群,推送疫情防控信息2700餘次10000餘條,做到了疫情防控宣傳全覆蓋、無死角。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網格員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各類微信群等資源,及時推送防護、防騙知識和政府防疫政策,讓居民及時掌握,為疫情防控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貴州通過專門建立防疫微信群、張貼條幅和發放宣傳材料,提高群眾自覺防控的意識;甘肅網格員在農村通過“大喇叭”幫助鄉親們及時瞭解疫情的最新動態;浙江網格員利用宣傳車、宣傳單頁、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宣傳,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曉。

上午8點社區簽到,整理打印當天的代購清單;9點集中配送,將物資分送給居民;11點領取盒飯,為社區工作人員送餐;下午1點直奔超市,對照著清單配貨取藥;下午6點網格走訪,對存在的隱患風險進行記錄……直到晚上10點,湖北孝感安陸市府城辦事處南大社區網格員劉國文才結束了忙碌的一天,而這也是無數基層網格員的一天。

疫情給群眾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網格員們發揮人頭熟、地域熟、社情民意熟的特點,理所當然地客串起了快遞員、服務員,無論是“菜籃子”“藥罐子”,哪裡居民有困難,哪裡就有網格員忙碌的身影。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網格員們身兼數職,穿梭在每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為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解決後顧之憂。網格員的口碑是最好的宣傳,他們貼近社區、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民心,幫助基層黨委政府織密疫情防控的‘天羅地網’、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楊凱評價說。記者 劉子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