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惠安文献馆按:

古代惠安建造了为数颇多的桥梁,明·嘉靖《惠安县志》夸耀道:“邑之跨溪谷山疏潮汐,越沟渠而为桥梁者,不可胜数。”当时“惟取其临要冲大道,工巨而利溥者存之,”清·嘉庆《惠安县志》中记载就有四十四座,包括飞架于惠安县洛阳镇与泉州洛江区之间洛阳江上的洛阳桥。


这四十四座桥是:无量桥、菱溪永济桥、跃津桥、巨济桥、龙津桥、青龙桥、江市桥、漈头桥、通济桥、琼田延寿桥、辋川桥、大住桥、龙江桥、獭窟屿桥、大柘海径桥、谷口桥、得仙桥…等。其中建于宋代十七座,元代四座,明代六座,清建九座,还有八座年代不详,但最早的至少在明嘉靖以前。

雄镇东南的洛阳桥,创建于北宋中期,是当时泉州地区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尤其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建造,又促使泉州地区在南宋之时掀起一股造桥热潮。在短短的一百五十多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建造的桥梁总长度达五十余里。不管溪流,或是海湾岛屿和陆地之间,都架起了桥梁。于是出现了“闽中桥梁甲下”、“泉州桥梁甲闽中”的赞誉。就惠安来说,在明·嘉靖《惠安县态》上记载建于宋代的十二座桥,于南宋时兴建、重建或重修的达八座之多。

南宋时期的泉州,由于宋皇室偏安江南,造成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一股热潮,泉州已由全国四大外贸商港之一,急遽上升为全国第一大港,甚至成为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对外贸易热潮的形成,必然促进造桥热潮的兴起,惠安三面临海,与泉州港毗邻,江河溪流又多,而且处于全国性交通干线的“官路”上。所以,属泉州范围内的惠安,在南宋时亦必然卷入这段造桥热湖,分享“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明代以后,随着泉州地区在对外贸易上的地位日益低落,造桥事业就停滞下来,尤其是泉州港衰弱后和海岸地形的沧桑变化,这些桥梁大都先后倾圮无存。据统计调查,除洛阳桥横卧在滔滔的洛阳江外,惠安迄今惟存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五座古桥,现分述于下: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洛阳镇万安街西南洛阳江口(现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桥南是洛江区桥南村居民生活居住地,桥北是洛阳镇万安村居民生活居住地。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洛阳桥古称“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四月,至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历时六年八个月。至和、嘉祐年间,蔡襄知泉州时主持建造,直到完工。


洛阳桥是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港梁式大石桥,南北走向,原长1116米,现长731.29米,有45座桥墩、4座金刚墙。墩端部呈船头形,墩孔净跨10米;桥面石板最长10米,宽0.6米,厚0.54米,上置6~7条石板。桥的南北两端各立2尊圆雕将军石像;桥旁立有宝箧印经式、楼阁式、圆锥式和球形等多种形式的石塔8座。桥中央两侧有亭子2座:一为“中亭”,亭周边有历代碑刻12方,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二为“西川甘雨”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内有明万历时立的“西川甘雨”碑刻。

洛阳桥的南北两侧现保存三座与建桥有关的祠庙,即为桥北街尾的昭惠庙、义波祠,桥南街尾的“蔡忠惠公祠”。1998年还在桥北江滨竖立一尊高12米的蔡襄石雕立像。

从南宋至清,桥进行过20多次重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把桥改为钢筋混凝土路面,成为现代公路桥。上世纪90年代,它被列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重点文物抢救维修工程,1993年2月开工至1996年8月竣工,恢复原貌。


大德桥


位于涂岭镇驿坂村街(涂岭今属泉港区)南四十米处,横跨古驿坂溪上。系宋建,清雍正年间邑人中宪大夫陈元椿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县同卜年重修。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图片来自《泉港名胜古迹》

桥现长23米,宽3.3米,三孔二墩,为石墩石梁桥。桥面每节各由五条石板铺成,桥板最长者5.9米,最宽0.7米,最厚0.4米。

现在桥的北面是驿坂街,南面十五米的地方有关帝庙,再南是一片农田,东对面系大德山。

关帝庙前的埕围上,有一块长1.55米,宽0.48米,厚0.12米的石碑,中间刻“大德桥”,右边刻“道光已酉年四月”,左边刻“知惠安县事同卜年捐修”。据说,这块石碑原立在大德山下,因当时桥向南延伸过去。现那片农田就是当时溪底的沼泽地,后淤积日高而成田,桥被隔为两段,南段就废圮了。后来建庙于此,该碑被移放此地。桥北至驿坂街,据说原来也是桥,现已成为险地了。这些传说若是确实,说明原来的大德桥是很长的,至少250米以上。


青龙桥


位于辋川镇下埭村与峰崎村的大路交界处,横跨于林辋溪上,为石墩石梁桥。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该桥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惠籍僧人、著名造桥慈善家释道询所创建,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里人进士何炯重修,明天顺七年至成化二年(1463--1466年),泉州承天寺僧大章、木行等又主持再修。桥南五十米处竖有一块有底座的石碑,就镌记着明代这次修桥的事。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邑人黄待举再次重修。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现青龙桥已是一座断桥,残长35.8米,宽4.1米,有四孔五墩,桥面原各节铺上五条石板,最长者12.8米,宽1.4米,厚0.68米。有条石板上刻“大明岁次癸未年众等重修”的楷书,即指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的第二次重修。如今桥板有的已缺损,有的已断裂,但仍作为通道,行人来住不绝。


辋川桥


位于辋川镇辋川街西侧,横跨于菱溪与林辋溪的交汇处。桥的东北面为海运码头,桥的西北面是一片农田。

这是一座石墩石梁桥,东西走向。长121.4米,宽3.9-4.9米,高7米,有七墩八孔,墩系六层叠砌,呈方菱状 ,中墩高达15米。桥北侧有明建妈祖庙一座。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桥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惠安县志》记载:此地桥未建時,“汐出入,旧为舟以渡,人多病之,成化乙巳,知县张恒始创是桥,晋江蔡清为之记。”查蔡清《辋川桥记》载:“由基及梁,皆石为之。长三十有二丈,宽丈有四尺。为间十五,各卫以栏。坦夷端直,坚固完好。凡涉迹斯地者,去舟之危,即桥之安...”。可惜石碑已不知去向。


昔时辋川桥是辋川通往惠北、肖厝、枫亭仙游一带的交通要道,直至1933年才被新建的跨海公路桥所取代,成为人行道,但每日行人车马来往不绝。


辋川桥历经五百年沧桑,几经兴废,毁坏最严重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机先后三次前来扫射、轰炸辋川港,商船被毁,古桥遭震致中墩坍塌桥板断毁。后经当地商绅集资修复,保持至今仍完好,为确保安全,几年前还在两边桥沿新添二十二支栏杆。


无量桥


俗称浮弄桥、芙蓉桥。横跨于涂岭镇溪头村(今属泉港区)的溪头溪上,桥的北面是南藤村,东面是福厦公路。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图片来自《泉港名胜古迹》

这也是一座石墩石梁桥,长30米,宽2.7米,有四孔五墩。桥面每节铺上五条石板,现各剩四条,最长者5.4米,最0.65米,厚0.25米。

此桥无存碑记可考。据村中老人介绍:无量桥原为木桥,由大圆柱杉木构建架设而成,其结构坚固程度不逊于石拱桥。桥始建于宋元时期,后世不断有修葺。县志上也无标明建造年代。但明·嘉靖《惠安县志》载有其名,可见在嘉靖之前它已问世,到清朝雍正年间黄中桂重修造。现存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及1916年重修碑记各一方。

利济桥

桥在张坂镇苏坑村东,始建于宋代,历代有维修。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为乡间交通要道。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图片来自《惠安县文物志》

桥东西走向,现残长26米,宽4米,石板铺设。2001年又覆盖水泥路面。桥面两侧筑石栏杆,辅以石板护栏,现存9段,最长3.40米,最短2.7米,栏杆高0.85米。

桥西原盖有“龙聚亭”,已废。两尊石将军“文革”间被砸毁,碎散件拾置于桥边。桥东头两侧分列2座石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塔为花岗岩三层实心塔,通高4米。塔座为六角形三层须弥座,圆径1.6米,每边长0.83米。塔身三层,三层叠以鼓形石,二层竖立角形实心柱,各层间分别置仰莲座和八角翘檐。塔刹相轮三重。北侧石塔镌有“明万历四十二年”字样,已风化模糊。


桥南侧有“龙泉井”一口,现测深约4.5米,井身六角形,条石交叉横砌。井沿方形,边长1.4,高0.5米,1985年2月加修。《惠安政书·地里考》载:“郡志龙泉别为一山,在二十六都。下有龙窟深尺许,泉水涌出,时见龙出之状。苏坑有之”。


附:其他未查清或已废古桥

据清嘉庆《惠安县志》列举之44座古桥,除上述5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39座,或已废没不存,或具体处所未明,或属小桥不作保护对象。兹列35座以供了解我县古代造桥情况,并待继续发现其有价值者而加以保护。桥址不能确指今在何地者,依县志所载。

除了洛阳桥,你知道惠安古早时还建了多少桥梁吗?

(1)巨济桥 北宋建,在涂岭乡泗洲山前

(2)跃津桥 北宋建,在涂岭乡驿坂村

(8)永济桥 北宋建,在惠北菱溪上,已废

(4)社埕仔桥 北宋建,在县城

(5)张店桥 在惠北三十里

(6)仁寿桥 北宋建,在邑三十里,一名漈头,又名丰乐桥

(7)龙江桥 北宋建,在县南凤翔山前

(8)獭窟屿桥 北宋建,在张坂獭窟村,已废

(9)江市桥 宋建,在县南里许

(10)龙津桥 宋建,在县城,即南岭桥,已不存

(11)谷口桥 南宋建,在洛阳江边古通晋江路处,已坏

(12)通济桥 南宋建,在螺阳乡溪边,已废

(13)惠宁桥 宋建,在涂岭乡

(14)得仙桥 宋建,在张坂锦田山下

(15)延寿桥 元建,在螺阳(或张坂)乡田边村

(16)大住桥 元建,在东岭香山下

(17)马山桥 元建,在东园马山

(18)大拓海径桥元建,在东园大蔗

(19)仁居桥 明建,在县北五里

(20)山边内桥 明建,在县城西门,今已不存

(21)白水桥 明建,在涂岭白水岭下

(22)刣牛桥 明建,在县城,已废

(23)社口桥 明建,在琼林铺石盘社前

(24)洗布桥 明建,在县城草巷口,已废

(25)德懋桥 清修,在县南二十里

(26)惠安桥 清修,在洛阳涂厝仔村

(27)登庸桥 清修,在螺阳前康村

(28)乐善桥 清修,在邑南十五里乐善铺

(29)东吴桥 清修,在螺阳东吴

(30)浮梁桥 清修,在二十六都青山铺、獭窟铺

(31)山尾桥 清修,在辋川峰崎山下

(32)茭市桥 清修,在县城

(33)嘉贝桥 年代、桥址均不明

(34)大 桥 年代不明,在螺阳尖西岭

(35)亭兜桥 年代不明,在黄塘柯溪


惠安文献馆综合《惠安县文物志》1990年版、2003年版,《新加坡惠安公会成立60周年纪念刊》,《泉港名胜古迹》,《惠安文物史迹》资料整理。



有趣,用料,有共同的记忆!感谢关注惠安文献馆!在时光流逝中,一起来留住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