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民俗村將拆 宋衛平旗下藍城接盤

從開業的人聲鼎沸,到被地產商接盤,這個以白鹿原為IP的人造景區僅用了4年時間。

過去幾年曾火遍全國的旅遊小鎮、民俗村建設,正經歷同質化帶來的苦果。

白鹿原民俗村将拆 宋卫平旗下蓝城接盘

2020年3月9日實地探訪陝西西安白鹿原民俗村,民俗村內店鋪全部關門歇業,有的已經開始了拆除。 (IC photo/圖)

過去幾年曾火遍全國的旅遊小鎮、民俗村建設,正經歷同質化帶來的苦果。因為內容雷同、遊客稀少,一些耗巨資修建的人工景區,正走向衰敗。

2020年3月7日,陝西省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貼出公告,該景區將於3月12日-3月31日分批拆除。

南方週末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由於近年來景區經營慘淡,藍田縣政府及景區前任投資者已於2019年1月,與地產商宋衛平旗下的藍城集團達成合作,後者將在此開發一個名為白鹿文谷的文旅小鎮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白鹿原民俗村佔地1265畝,總投資3.5億元,於2016年5月1日開業。景區地處藍田縣境內灞水河畔的安村鎮,屬西安周邊最大黃土臺塬白鹿原的一部分。這片總面積263平方公里的黃土臺塬,也是作家陳忠實筆下《白鹿原》故事發生地的原型。

作為國內最早以《白鹿原》為IP的景區之一,這個人工打造的景區曾火爆一時。據當地媒體報道,2016年5月1日開業首日,僅一日內就有12萬遊客進入參觀。

2017年,《白鹿原》電視劇播出,這原本可能是白鹿原民俗村的發展良機,但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情況卻急轉直下。

2016-2017年,同樣以白鹿原為賣點的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倉景區陸續開業。同業競爭令白鹿原民俗村逐漸走向衰敗。據多家本地媒體報道,該景區自2017年開始遊客數量銳減,到2019年9月,景區貼出“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公告,隨後就不再開門。

缺乏遊覽項目,同質化嚴重,是白鹿原民俗村衰敗的主要原因。一位曾到訪白鹿原民俗村的陝西媒體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7年效益下滑時,民俗村曾組織媒體團前往考察,希望通過宣傳吸引遊客。但他們走遍景區,除了各類仿古建築外,唯一能體驗的就是各種關中美食,“對本地人來說這毫無吸引力,對外地遊客來說,這些吃的其實在陝西任何地方都有”。

白鹿原民俗村也曾計劃搞些不一樣的東西。按照其早期的投資方陝西渭水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簡介,白鹿原民俗村項目共分四期,原計劃建設溫泉酒店、博物館等設施,於2020年全部完工。但也許是因為僅營業一年就開始走下坡,許多規劃最終都沒有落地。

南方週末記者根據工商資料聯繫了該公司,但其登記的電話已顯示空號。

2019年1月,藍田縣人民政府與藍城桃李春風建設集團、陝西渭水投資達成協議,將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為核心,打造一個總用地面積2000畝的文旅小鎮項目。不過,一位藍城集團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之前簽訂的是意向合作協議,還要等待拆除完,地塊掛牌後才能進入實質性階段。

對於拆除後的規劃,南方週末記者聯繫了白鹿原管委會,但對方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領導去開會了,不接受採訪。該管委會主任張冉軍此前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說,新的規劃和合作,縣上還在研究,會謹慎決策和實施,“已經失敗了一次,重新開業不能再失敗了”。

從開業的人聲鼎沸,到被地產商接盤,這個以白鹿原為IP的人造景區僅用了4年時間。

之前,陝西曾打造出“袁家村”這個成功案例。這個位於禮泉縣的民俗村曾創造一年10億元收入的奇蹟,僅在村裡賣酸奶一年也能有上百萬收入。

受此影響,陝西許多村落都開始複製“袁家村”,政府也將其當做鄉村振興的制勝法門。2017年,西安市政府就曾發文,計劃用3年時間投放4500萬元,培養和扶持30個特色旅遊名村,10個鄉村旅遊休閒、體驗綜合體。

但一味尋求複製“袁家村”,卻很少有成功的案例。

2019年7月,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曾報道過白鹿原民俗村的失敗樣本,據當時統計,僅陝西境內就有六十多個與此類似的民俗小鎮,央視記者當時探訪了陝西境內的多個民俗村,其中大部分都冷清蕭條。

南方週末記者 劉詩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