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民几年都不种粮食,有人说先挨饿首先还是农民对吗?

老艾叶


如果所有农民只种口粮 不种商品粮 钱就不值钱了 粮食会成为硬通货 结婚 盖房 随礼 务工费等都会以粮食结算 最先饿死的绝对是没有地的人 全国缺粮 有钱买不到粮 抛开社会动荡不谈 城里人只能到农村做长工 然后农村地多的慢慢成为地主 贫穷的沦落到卖地 然后当长工度日 几十年后这些地主开始经商 就会出现地主 富商 这些人已经衣食无忧就会需求更深层次的东西 慢慢的金银珠宝玉器字画服装车子需求多了 钱币又会成为硬通货 他们这些人就会去交通发达的地方 于是又有新的城里人了


大西安小故事


严格说来,种粮食的叫农民,那些叫农民工!只要种粮食,农民就不会挨饿!粮食贵如金时,有钱也买不到!我有个侄女,嫁到十几公里外的邻县,家里没种粮,因为疫情,困在家里,没米下锅,周围也没米卖!只好来娘家人工背米!公路阻断!我不怕,家里存稻三四千斤!


安之若素1482451


不一定,在我老家每户都有一个专门装谷子的大柜子,我家那个柜子能装千多斤,每年都要装满,多的才会卖一些或者连糠打了喂猪,还有千多斤玉米,红薯土豆窖里也有千把斤,可能短期内不会饿肚子,只是用钱会紧张点[大笑]


用户5533284833704


如果几年不种粮食,我可以理解成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几年粮食颗粒无收,那么首先挨饿的会不会是农民?这个事情得两说。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应该看看是哪朝哪代吧?比如解放前,那时候农民们租种地主家的田地,每年除了还租剩下的粮食连一年最基本的生活都难维持,因此那时候出现灾年必定先饿死种地的农民。

现在是新社会,农民们种地不仅不需要交租,我们还有国家补助,种一亩地奖励多少钱,种出来的粮食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就自己存起来,因此上了年纪的农民会把家里存满粮食。

比如我和婆婆家里,每年收了庄稼以后,我们家一点不要,都放在婆婆家里,本来是想让婆婆把粮食卖了贴补家用,但婆婆总是需要先把家里的大缸小瓮全部装满后,剩下的粮食才会卖掉,也就是说几年不种粮食的话,婆婆家的粮食也足够她和公公吃好几年了。


在看看我家里,婆婆分家时留给我们的大瓮放在院子里种了荷花,家里连一百斤粮食都没有,吃面时去买一袋,大米村里每年分发,觉得储存粮食又麻烦又容易招老鼠,所以家中不存粮食。我们家这样的,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年代,确实会比较困难。

但我们生在新时代,中国有九亿多农民,但我们的国家不会因为农民的数量大而放弃不管,我们和城市居民一样,会得到国家帮扶,就连古代都有施粥的说法,更何况现在,到时候还会动员粮食多的人家把存粮拿出来帮助没粮食的农民。

再比如说,有些农村还一直保留着存粮食的习惯,村民们家家户户钱虽不多,但粮食充足,这样的农民在遇到灾年时,他们肯定饿不着的,甚至比别处的人粮食更加充足。

放心吧,我们强大的祖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存,真有那样的情况发生,储存粮食也够我们吃几年的。


悠然见东山


如果农民几年都不种粮食,首先挨饿的是不是农民?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对农业,农民,农村根本就不了解全面的人才会问这样脑残的问题,以为不种稻谷和小麦了,就没有饭吃了。农村里面很多人将自己的田地租给别人种几年的都有,也没有看见人家断粮过,所以那样的说法是片面的。



合理使用土地

我们南方这边如果不种植水稻,可以换其他的蔬菜品种来种植,例如青菜类和一些可以当口粮吃的土豆,萝卜,芋头,番薯等,还可以用农田来养殖鱼虾,泥鳅,黄鳝,青蛙等,甚至还可以在田地里面种草来养鸡鸭鹅和牛羊等,还可以种植果树,景观树等经济作物。所以,农民就算是不种粮食了,用土地来搞些其他的副业,一样是饿不死的。在农村生活,农民朋友们也是和城里人一样,一样是思维活跃的,只要敢想,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农民都不种植粮食,首先挨饿的是城里人,为什么这么说? 农民几年不种粮,市场上的粮食供应肯定就少,完全依赖进口是不行的。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城里人还吃得起饭吗?只怕是一个一个的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同样会造成社会恐慌,至于会不会抢米,就不知道了。一旦哄抢大米,就会造成其他的连锁反应,整体的物价上涨,经济泡沫等。



看待事物要理智,中国自古来时就是民以食为天,说明了土地的重要性。问问题的人也没有说是一个农民不种地,还是全国人民都不种地。这样怎么好问答呢?

湘女朱丫头


这次的疫情让很多人都重新意识到了种地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农民几年不种地,首先挨饿的还会是农民”这个论点。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的话,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实际上这个观点的产生和我们国家的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联,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当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农业社会时代,因此在封建社会的皇帝大臣们总是变着法的从农民身上搜集民脂民膏,“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农民作为全国基数最大,社会最基层的从事劳动生产的群体,为整个社会提供粮油。而古代由于阶级制度的存在,农民本身就已经变成了供养贵族阶级的土壤,因此即使农民是一线的生产者,但是却没有分配权,自然最先饿肚子的是农民本身。

不过这个情况在现在这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农民交公粮的取消,意味着农民饿肚子也要缴纳粮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从此以后农民的粮食有了完全自主的分配权,可以选择自己留在家里食用,也可以选择卖掉,这个完全由农民本身来决定,这个和以前的农民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老张认为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的重要依据。

不过现在的粮食价格比较低,低到了很多农民仅仅依靠种粮食,是无法保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计,这也是现代农民的悲哀,虽然国家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不光免去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还给大家各项优惠的补贴,但是架不住整个世界潮流的冲击。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有些瞧不起种地的农民,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成熟的,因为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油安天下”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现在我们粮食的产量提高和我们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我们不缺粮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遭遇突发情况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丰衣足食。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在本次疫情发生的前期,有很多地区我发生了哄抬物价的情况,大家都争着抢着抢购蔬菜粮食,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蔬菜储备的话对于整个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换句话说,如果遭遇连续性的大的灾害,很有可能就会有一部分人会饿肚子,这个时候我相信首先挨饿的肯定不会是手里面握有粮食分配权的农民本身,这个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至于最先挨饿的是谁?相信大家心里面都清楚。只能说我们生活在了这个好的时代,应该心存感激,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感谢我们伟大的国家。


老张谈三农


农民几年不种粮,也绝不至于饿死,只会造成国内城市市场物价大乱。城里人瞧不起乡下老百姓,我们老百姓可以自己操作,自建粮仓,自己屯粮,老百姓有粮食坚决不买给经销商,最起码不廉价售卖,稻谷和玉米最少要5元/斤才出手。禽兽鱼木果蔬等,都是出自老百姓的辛勤劳动成果。把百姓们逼急了,受苦的首先是城里人,结果就是让他们有钱买不到东西。

国家应推崇利国利民有意义的事业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支持科技创新。扶持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提高教育水平,少年强则祖国强!只有老百姓不受欺压,国家才繁荣稳定,国民才有和平幸福生活!


马毅55773179


农民几年不种粮食,挨饿的还是农民。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

首先,从你的祖宗八代都有屯集粮食的传统!每年收成的粮食首先要保证自已当年甚至未来几年够吃。现在很多农户家都还有自己的粮仓,到今天农村已经封村一个多月了,基本都不会为粮食蔬菜发愁,反观在城市的你们可以吗?


豫见小宝


农民不是不种田,而是种下的稻谷,玉米能够保证一家人够吃一年半的粮就行,种多了卖不得钱何必呢。

例如,房地产开发一亩地皮建房,买地花五万一亩,买建房所需材料至建工完成要五十万,出卖房子价是六十万或者更少些,请问房产公司干沒?


经典小雨


如果是解放前这一论断成立,因为农民得交租,管你水淹了虫啃了还是天旱了。而现在,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早就免除了农业税,以粮食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而且,对农民实行的是农田三十年前使用权,到期后优先接续。而农民除了大田还有自留地,农民自己的口粮基本都是自留地收的。所以,真还饿不着农民。这里要说明一点,农民自留地基本不用农药,就算是用也是和大田里的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