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i咖喱给给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假如?话说一般这种问题,俺是不回答的,为嘛呢?

因为这种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比较扯淡,俺就瞅着个乐呵,揉揉大眼珠子翻过去就得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咋今天就破例了呢?吃饱了撑得?”

这第一呢?因为这是小鬼子的事,咱嚼咕嚼咕,顺道吐他两口。这第二呢?今确实吃撑了,肚疼!哈哈!

好了,言归正传!

小鬼子全力进攻美国佬!还结果如何?你快拉倒吧,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觉的这事就是搬个梯子就想着摘星星——整个就是一不靠谱的节奏。两颗原子弹吃不够是咋的了,想来一打?您那万年一系的天皇小子是想绝种了咋的?

那些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认为可行的道道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反驳了:“那会美国佬那原子弹还在娘胎里呆着呢?压根就没有这物件,再说当时美国佬那军队瞅起来两巴掌就能数的过来,真不咋的!小鬼子全力以赴弄他,最后的结果指不定啥样子呢?”

估计这话说完,有一大半的小朋友那大眼珠子不瞅原子弹的事,就光盯着军队的事了,咋回事?

嗯!这事您还别说,还真有那么档子事。1939年的九月份,小胡子希特勒带着德国人扛枪拉炮的一家伙把个大波波白眼狼小伙子波兰给整趴下了。就这时间点上的美国军队,他那陆军装备那叫个磕碜,而且训练那叫个三天不打炮两天不放枪的,也没谁了。

俺给大家伙数数,从大到小就九个步兵师,每个师管着三团,就这编制那还是一战之后出现的,中间要不是一帮人在国会扯犊子,三个团的编制能给你缩成一个师俩团的编制。

这是步兵的事,还有两个骑兵师,一个机械化骑兵旅,外加十八个国民警卫队的步兵师,就这些个师。

那么人数呢,陆军十八万冒个头,国民警卫队十九万冒个头,这满打满算不到四十万。

毕竟美国佬远离战场不是,两头做生意,两头捋羊毛。可美国佬他也不是瞎子,瞅着情况不对头啊!希特勒那小子狂热的有点冒头了,在欧洲的地头上啃了这个咬了那个,整个就是发狂的节奏,美国佬慌了这才开始暴兵。

到了小鬼子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已经是1941年十二月七号了,也就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光陆军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多万。

话说这人数确实上去了,但他们这装备,这训练还是没有跟上节奏。这其实也是小鬼子胆敢偷袭珍珠港,撩美国佬的原因所在。

但您别瞅这些个东西,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不是光看这些的,这可是综合实力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也是小鬼子没有想到的,美国佬撸起袖子这就准备下场了,光陆军这就准备扩建二百一十三个师。当然这计划因为人力资源有限,压根就没有达到。这事要是真被美国佬整成功了的话,这人数就得二千六百万都打不住。

但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佬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万的人数。就这速度直接把小鬼子给吓傻眼了,这还叫个事?

话说这有钱他就是好办事,这个时候啥装备了,啥训练啊这都有了。

所以你提军队这事,他压根就不是个事。你要是全力一击,可能前边美国佬会吃点亏,但后来呢?大巴掌呼死你,原理参看偷袭珍珠港前后的美国佬。

其他的道道

话说军队他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有一个问题你想过没有。美国佬和小鬼子那可搁着一个太平洋啊!就这距离,小鬼子你那破岛子上有多少资源把你那部队运到美国佬的土地上?

开战?拉倒吧,你那大头兵还没等到了地头上,别介一船一船的全沉到了太平洋下边喂了绿毛大乌龟去了。

你以为美国佬把大头兵这一摆就等你上岸?天真了吧!你以为他是意大利这种猪队友?

咱再进一步,就说你那小鬼子真真的把自己个六百万的部队运到了地头上,记住喽,您这可是侵略性质的作战,美国佬那可是本土作战?

人家那战略空间那可不小,而且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国,不是你小鬼子那种纸糊的工业国。

当年小鬼子拼尽全力,打咱大华夏,打到长沙就歇菜了,已经是强弩之末。咱大华夏那可是真真的农业国,而且小鬼子还是有着东北这嘎达作为后勤基地提供补给,你那战争消耗,你打咱都这么吃力,你还回头打一个全盛的工业国,臭不要脸的还是远距离奔袭,还没有后勤基地,你以为小鬼子真是个吃草的物件,啥也不用,干就完了,这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吗?

六百万人去了,美国佬要跟你客气,让你收拾个尸体啥的还成,不客气就俩骨头棒子爱要不要。

一刹那间,小鬼子那破岛上,这就成了寡妇岛了,他们那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也不用整啥武士道了,直接就整成了小鬼子那妇女联盟。

美国佬那原子弹也就剩下了,所以啊您别扯啥如果不如果的,小鬼子那是必败无疑,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没得可说的。

要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你以为小鬼子咋不登录美国佬呢?整啥气球攻击,期盼老天爷帮忙把绑在气球上的炸弹,拜托气流送到美国的地头上丢炸弹?整个就是一神经病的节奏。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不侵略其它国家,全力进攻美国,那结果只有一个:日本碎了,美国胜了。

日本的综合国力差美国太多



二战前后,日本在亚洲,还是个很牛逼的存在,但比起欧美列强差距还是很大。战争到底打的是什么?综合国力。

美国在1941年,整个gdp两千多亿美元,足足是日本的十倍。工业企业比起日本更是发达了很多,可以年产飞机四万架,年产坦克两万辆。而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总共才造了5000辆坦克。

这是一个巨人和矮子的对决。除非美国所有人都喝多了,否则小日本是绝对占不上便宜的。



日本在侵略中国的时候,消耗很大,橡胶、石油、钢材都远远不够用,因此,日本杀向了东南亚,其目的不言而喻,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美国不缺资源,钢材、石油都很丰富。

如果日本敢于远征美国,那几千公里的距离,将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派兵少了,不够人家打。派兵多了,消耗将无比巨大,本来就缺资源的日本,根本耗不起。

综合国力的差距,是日本无法战胜美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武器装备不如人家



(美国坦克)

二战期间,美国各类航母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艘,而日本只有17艘。美国的飞机数量很多,而且制造快速。

美国的坦克,数量多而且性能好,美国的战斗机开始有两千多架,美日开战后,很快就增加到了两万多架,而日本只有几百架战斗机。这是绝对的碾压。



(美国飞机)

轻武器方面,美国有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这火箭筒,连德国的装甲部队都曾经吃了亏,更不要说日本的坦克了。美国人自己研制的M1半自动步枪,性能优越,而日军改造的佩德森自动步枪比起名枪M1还是有些差距。关键是,日本的工业水平太低,制造能力太弱,武器装备不如人家,而且数量相对太少。

不说其他,光是美国几万架飞机来回轰炸,就够日本人喝一壶的。而且,此时的日本一缺钢材,二缺石油,三缺橡胶。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办法和美国对打。

武器装备的差距,也会让日本很难战胜。

日本的整体人口相对更少



日本距离美国太远,另外一个情况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人口问题,日本人口当时有7500万人,而美国人数是1.4个亿。

美国以逸待劳,兵员补给要比日本相对更充足。

有人说,美国人多没用,战斗力不行。人家小日本都打到门上了,你当人家美国大兵还会像在外地作战一样?全球第一大国,眼睁着让别人欺负?一定不会。



如果日本敢杀到美国,绝对不会少出现“铁血巴顿”一样的人物。而日本,甚至都有可能根本打不到美国边上,就被“群殴致死”。

因此,日本就算全面压上,从丰富的兵源补给来看,也很难拼过美国。



综合来说,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全力进攻美国,那么定会失败,原因是:一是日本综合国力太弱,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二是日本的武器装备不如美国;三是日本当时的人口又仅是美国的一半,兵源补给稍逊一筹。


蓝风破晓


假如日本、德国不侵略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进攻美国,也照样打不赢美国。美国当时从工业能力上来说,早就已经具备碾压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的实力,无非只是不习惯于介入全球事务而已。

珍珠港事件等于帮助美国上层改变了美国民意,使美国开始对外派兵,再次介入世界大战。以日本以及德国的实力,都无法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去进攻美国本土。美国以逸待劳的话,可以同时在东、西海岸轻松击败来犯之敌。

事实上,当时能在全球同时投送兵力,不管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非洲与中东,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其他国家都做不到。日本与德国,在当时都是陆军强大,而海军、空军实力一般的国家。原因是什么?工业能力都跟不上。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美、德、日三国在1940年的经济总量:

1940年,美国经济总量妥妥超过2000亿美元,德国为560亿美元,而日本才90亿美元左右。美国一国的经济总量是德、日之和的三倍不止。

战争,说白了就是拼国力,而国力拼的就是工农业实力。在当时,无非就是谁更具有工业消耗能力。德、日当时想打美国的话,等同于未发育健全的小孩在挑战人高马大的大人而已。就因为惹了美国,美国才跨洋过海来揍它们,而且照样将它们揍趴下了。

我们要知道,主动进攻方的消耗永远是大大超出防守方的。因此,在当时德、日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惹美国,更何况是全力进攻美国。


建章君


这个问题让日本老兵气得想切腹:什么叫“若全力进攻”?难不成我们在和美国闹着玩?八嘎!

作为二战的策源地之一,日本虽然没有和德国那样“万众瞩目”,但也在东方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从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开始,日本和美国在整个西太平洋进行了长达4年的殊死较量,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尤其是日本,几十年的积累被美国完全摧毁,彻底失去了问鼎世界大国地位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日本没有努力,是对失败者的深度侮辱,不切腹不足以表达愤怒。

但如此“努力”的日本最终还是输得底裤都不剩,究其原因,静夜史认为最根本因素还在于国力上的巨大悬殊。而其他方面如海陆军不和的顽疾以及大本营制定的蹩脚战略等,则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

1、国力不足

国力不足,是日本输掉太平洋战争的最根本原因。

岛国的自然环境,虽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为日本提供了绝佳的庇护,但却在工业文明时期成为阻碍日本更进一步的巨大障碍。

因为地狭人稠且资源匮乏,加上火山地震频发的恶劣环境,日本数千年来侵略东亚大陆的野心被再度点燃。1931年在希特勒尚未上台时,日本便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应该说,虽然日本在我国的扩张并未遵循日本战略家石原莞尔制定的“五步蚕食”战略,但因为我国军阀割据的社会环境,加上国际社会的作壁上观,日本在我国的侵略扩张“相当”顺利。

不过,尽管上蹿下跳使劲浑身解数,但日本始终没有在我国境内发现扩大工业生产和发动战争所亟需的石油,而当时已被发现并开采的大油田,一是位于苏联和伊朗境内的里海沿岸,二是美国势力范围下的南洋地区,尤其是何树东印度群岛。

于是,为了获得石油资源,日本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抉择,是北上攻苏还是南下袭美?

在当时美国国力空前强大的情况下,理论上北上苏联应该是较为可行的方案,除了共产主义路线的苏联从来都是世界各国的众矢之的,更因为1936年德意日结成轴心国同盟,以反共为宗旨,更重要的是,美英等国为促使轴心国攻苏,疯狂采取绥靖政策,这更有利于日本攻打苏联。

于是日本关东军在中苏中蒙边境频频挑衅,相继爆发了1938年的张古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为了彻底粉碎日本北上的野心,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强势出击,将关东军打得满地找牙。

而就在苏日僵持不下时,德国为横扫欧洲,于1939年8月23日和苏联缔结《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也使苏联短暂避免了两线作战的窘境,于是日本北上苏联的企图遭到更大的阻力。

当然,就算日本成功北上,也需要千里迢迢到中亚运油,怎么看都像是脑子有病,所以诺门坎战役后,感觉打不过又划不来的日本彻底放弃了北上企图,转而继续南下,开始将矛头对准美国。

1940年德国横扫西欧,法兰西亡国,英国被打得奄奄一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趁机向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发动进攻,夺去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广大区域。

日本的做法,使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于是美国逐渐放弃中立立场,开始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资产。高速运行的日本战争机器被极速刹车,面临着随时倾覆的巨大危险。

在即将车毁人亡的情况下,日本索性孤注一掷,一不做二不休地挑战美国,于是将炸弹扔向了珍珠港。

不过,在狂热的日本人中,终归有清醒之人,特别是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认为日本必败,珍珠港突袭只能为日本争取最多三年的优势时间,可惜他错估了美国的愤怒,仅一年时间不到,美国就在中途岛海战中让日本血债血偿,战局也被迅速扭转。

而当美国夺取太平洋战争的优势后,日本就开始了迅速的毁灭。

2、战略短视

战略短视,是日本输掉太平洋战争的次要原因。

从日本崛起的历史来看,岛国环境不仅阻碍了日本的膨胀,更限制了日本人的智商,这种智商的天花板体现在日本始终没有出现具备世界眼光的战略大师。

参与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虽然看透了日本只有蚕食才能征服中国的现实,但九一八事变的成功很快使少壮派的狂热淹没了理智,石原莞尔也不能幸免。

更要命的是,即便石原莞尔想到了我国历史上统一中原的各种可能,但依然忽略了美苏等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也决定了日本的所谓战略,即便看似很完美,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即便很小,也有可能极端致命。

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没有战略大师的民族看似可怕,实则可悲。

因为崛起时间太晚,且始终没有更加先进高效的殖民方式,纵然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期占据了总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地面积,控制了约1/4的太平洋,但在美国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面前,日本始终难以摆脱小国的设定。

而小国想要击败大国,在日本看来只有赌博,只有偷袭。

包括偷袭珍珠港在内的几乎所有对外战争,日本始终以赌徒的身份出现,赌赢了则名利双收,赌输了就重头再来,山本五十六就是出了名的赌徒。连海军最高领导都尚且如此,日本赌博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而他们的赌资,是整个日本的国运。

但日本先天存在的巨大缺陷,导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难逃一败涂地的宿命,这就是海陆军不和。

海陆军不和在国际上并非个例,但像日本这样水火不容的情况世所罕见。还是因为日本国力有限,无法海陆两开花,所以陆海军的矛盾,表面上是争宠,实际上是争有限的资源。

而因为始终没有强有力的人物进行调和,天皇更是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使得日本海陆军的矛盾在二战期间更加激化,出现了陆军造军舰,海军造坦克的奇闻。

李宗仁曾评价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首屈一指,但放在一起就一地鸡毛。因为信息不共享,日本不仅错失诸多战机,更导致了整体战局的溃败,而无论海军还是陆军,最喜欢听到的还是对方被盟军痛扁的消息。

日本从北上苏联到南下珍珠港的转变,实则是日本高层陆军派掌权到海军派掌权的转变。而无论如何,日本终归是无法同心协力面对美国,所以美国只是用了一半的力量,就将日本打翻在地。

等到1943年太平洋战争接连溃败,着急上火的日本大本营才开始将大量关东军抽调到太平洋岛屿上防守美国进攻,而在注定的失败中,这些所谓的陆军精锐最终都成为美军的炮灰。

“东京快车”的狼狈,不仅是日本军队的狼狈,更是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剪影。

事实证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对日本从来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当美国开动战争机器时,其每周下水一艘航母的恐怖速度,是日本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最终原因。

所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日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这个假设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论一战的爆发还是二战的爆发。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利益之争。不管日本还是德国或者是苏联。他们发动侵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为了掠夺。俗话说的好“柿子捡软的捏”日本为什么不欺负弱小的国家获取利益。而偏偏要去招惹工业能力强大世界第一的美国呢?这显然不科学。所以日本不打其他国家只打美国的假设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二战爆发前,甚至二战爆发初期,美国和日本的关系那是非常的亲密的。双方不仅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而且美国对于日本的扶持力度也是相当之大的。苏联成立一战结束后。在欧洲英国为了防止苏联影响力对欧洲的影响。所以在一战后开始大力支持德国复苏。后来随着苏联威胁的不断增强。法国也加入了扶持德国甚至纵容德国发展壮大的群体。而在亚洲区域。美国也为了遏制苏联颜色革命的扩散。拼了命的扶持日本,美国不断的刺激日本的野心,并且一直在引导日本北上对抗苏联。而日本本身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他们自身对于苏联也缺乏好感。而且日本和苏联之间也是属于世仇了。在美国的引导下,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不断恶化。

二战爆发后在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后按照美国的设想。这个时候日本应该开始向北进攻苏联了。但是日本却并没有转向进攻苏联。反而和苏联和平共处继续进攻中国。这就让美国的如意算盘打空了。并且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强烈的斥责。日本虽然讨厌美国对自己指手画脚。但一方面日本不愿意招惹强大的美国。另一方面日本需要美国对日本进行能源物资的运输。所以虽然美国对日本很不客气。但是日本一直在保护克制。因为他们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去和美国死磕。

后来日本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所以日本决定出兵东南亚,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石油和钢铁。儿美国对于越来越不受控制的日本也是恼怒异常。所以美国封锁了日本海域并且切断了对日本的能源物资供给。想要给日本一个教训。但日本这次被美国给惹恼了。俗话说的好“泥人还有三分的火气”。美国的野蛮彻底激怒了日本。在日本右翼分子的唆使下。日本这才发动了偷袭美国的计划。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一手把自己拖入了地狱的深渊。所以说日本是在最后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对美国动手的。这也就充分证明了。日本不会也不敢只惹美国一个国家。毕竟日本想要的是掠夺。而不是找虐。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二战的日本全力进攻美国能否成功, 哈哈,这个问题有意思,二战日本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包括非人道的)都啃不下当时羸弱的旧中国,还想跨越太平洋把狗皮膏药插在自由女神像上,完全是痴人说梦。

当时中国工业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日本在亚洲是第一,但是和美国比也就是个鸡头,牛尾都算不上。而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中国战场取得的战果使得日本军方空前膨胀,太高估自己的实力,确切的说大大低估美国的战争潜力了。



美国二战以前虽已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其军备很一般,甚至没有大规模的正规军。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才让世界看清它的军事实力。飞机、坦克、机枪、大炮大批量的订单源源不断。军舰更像下饺子一般被生产出来。

日本甭说登陆美国了,空军被打光后海军也被灭光,陆军只能躲在岛屿的地道里负隅顽抗,要么被打成炮灰要么被活埋,逐个灭掉美军还觉得划不来,就有了后面的两颗原子弹和东京大轰炸,那状况难以用一个惨字形容。 其实日本偷袭珍珠港不是为了登陆美国然后抢美国的资源捉美国的大妞,日本军部不会蠢到这个地步,它偷袭珍珠港是为了消灭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为夺取太平洋制海权,这样日军就可以把东南亚获取其的石油等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回来,这样才能维持日本战争的输出。

这也是日本为什么没有配合德军从当时的满洲出兵插老毛子屁股的原因,打苏联没有多少油水,而自己战争生命线被美国海军掐着,当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给出的评价是:“这头没有吃饱的牛”!当时德国闪电战攻下法国和波兰,英国也朝不保夕,苏联危在旦夕,按照当时的形势德国攻下欧洲大陆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时日本在亚洲大陆也势如破竹,这时候日本选择配合德军给苏联背后来一刀,苏联斯大林保卫战就不可能从西伯利亚调出兵力去阻击德军,那胜负就另当别论了。不到一年时间日军军部就发现中国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德国久攻英国不下,苏联战场形式也发生了转变,但为时已晚无法收手了。所以说日本民族是没有战略眼光的民族,有战略眼光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现在依旧。


悟空生活


什么假设、如果?表YY啦,劳师隔洋远征会赢……没可能。

在明朝以前的元朝,中国的舰船都是世界顶级的,可结果呢?

二战前,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在全体国民的合力下,经济、科技迅速崛起,发展成了一个以侵略掠夺为主的军事帝国。在东南亚基本属于生物链顶端的存在。打前苏联、打中国、打东南亚英殖民地菲律宾、印尼及南太平洋诸群岛(英国当时主力都在法国及本土消耗着,泥菩萨过河在自保),轰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时任澳总督的小心脏都要凉了啊。

在赢得了老师——德国的尊重后,日本尝尽了侵略的甜头而自信爆表,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之所以发动太平洋战争,其实和中国战场没大关系的,在他们认为,被侵略后的中国基本就是等同于他们的“后方”,也是自大到了极点。当时国内东北、华北、华东的各种矿产及战略资源都是供给给太平洋战场用的。当时日本军部自上而下的都认为自己能赢美国。结果,经过周密筹谋及劳师远伐,也就偷袭赢了珍珠港一役。

要知道,美国这个马蜂窝可不好捅啊!太平洋舰队,在美国的舰队编序中,是最弱的。等美国佬反应过来后,迅速从其他舰队里抽调精锐舰船,再从本土港口里改装了一批封存的船,就打得日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基本木有还手之力。玻利尼西亚群岛、罗加林群岛、马绍尔群岛、莱特湾、吕宋岛、关岛、硫磺岛、马里亚纳群岛、琉球冲绳……失利的噩耗一个接着一个,直到最后从东、北两向形成“钳形半合围”,攻击日本本土……就是在每天猛打裕仁的老脸啊!还不投降,炮击、轰炸。再不降再炮击、轰炸……还端着?那就丢原子弹吧,再丢……黄了。



陆家梧桐栖小凤


二战时期的日本,不去侵略其他国家,直接全力进攻美国,那下场就是一个,败得更快。众所周知,日本军队由于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作战能力确实很强,不谈武器方面,就只谈单兵战斗素质的话,当时世界上应该没有比日本单兵素质更强的了。


然而日本只是一个岛国,土地面积太小,且资源不丰富,所需要用于战争的材料日本都很稀缺,所以日本才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田中奏折》上说“日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征服中国”。由此可见,日本早就有称霸世界之决心。不得不说,日本国土面积不大,野心却是异常的大。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许多物资补给都是依靠美国,倘若不是美国在前期一直支援日本物资,日本也不可能进攻如此之快,频频发动大规模会战,造成中国军队巨大的伤亡。在侵华战争后期,美军才放弃了提供日本军事物资,所以日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东南亚丰富的资源,日本迫于资源不得不进攻缅甸等国。日本又担心美军会切断其航海线,才决定空袭珍珠港。说白了日本没想与美军发生大规模战争,只是想通过空袭珍珠港从而摧毁美军海上力量,从而消除美军消除其航海线的危险,只是没想到美军制造业如此发达,在珍珠港事件不久后便基本恢复海上力量。



所以说,倘若日本一开始就集中全部力量进攻世界工业强国美国的话无异于自取灭亡。在侵华战争中物资尚且匮乏,更何况与美军作战。再者如果没有侵占中国东北,光靠日本本土的资源,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传奇历史观


全力进攻美国?靠什么进攻?怎么进攻?

从战力上来说,二战期间的日军有可能能顶住美军的三两个回合,比如看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在硫磺岛、中途岛都打的很艰苦……

但这不代表日军就有能力去袭扰美国本土了,且不说战争潜力和经济实力了,就只说军事本身,来来来,你跟我说一下,日军怎么打美国本土?别管你用山本五十六还是坂垣……

日本到美国本土,大概多远?就算东京到离着最近的美国大城市洛杉矶,百度说距离是8000多公里……途中还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这是什么概念?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陆军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靠海军和空军……海军?日本弄个珍珠港就已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还只能偷偷摸摸……那是梁静茹给他们勇气敢去打美国本土吗……先不说他们的油料储备了,他们能开到美国西海岸的军舰能有几艘?

实际上,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地缘优势的美国,其本土就像是上天赐予的福地,在南北战争之后,除了偶尔教训一下墨西哥,能波及到美国本土的战争几乎没有,就连一战和二战,美国本土也是压根就没有啥动静……

希特勒够狠吧?德国的实力比日本强吧?德军的战斗力比日军强吧?那整个二战期间,德军也没有过任何试图进攻美国本土的打算和尝试,小日本,拿什么打……


搬不动的小强


假如二战中日本全力进攻美国,美国会被日本人打下来,然后日本成为了蓝星王者,所有人类都沦为日本人的奴隶,不好意思,以上一切都是意淫,而且也是日本人做的称霸地球的鬼梦。在吐槽君看来,日本人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被美国人吊起来打,而且还会死的更快!

一个国家打仗比拼的是什么?当然是工业实力,换在二战时期,那就是钢产量、石油产量!在1940年,美国钢产量6076万吨,日本只有685万吨,整整十倍的差距。再看石油,这个差距就更大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当时只有库页岛产一点点油田,其他都依赖进口,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东搜西刮总共也就储备了500万吨,最多够一年之用。而美国在1939年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7亿吨,几乎占整个世界的一半,为什么美国一停止出口日本石油,日本就发动偷袭?就是因为没有石油,日本就成了废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军事武器产量,整个二战美国生产飞机262524架,日本62036架,相差4倍。美国生产坦克近10万辆,日本生产不到7千辆,而且大部分都是只能欺负欺负游击队的豆丁坦克,相差10倍以上。美国生产火炮257390门日本13350门,相差近20倍。美国生产卡车238万辆,日本16万辆,相差10倍以上。看完这个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不装备冲锋枪了,因为穷,冲锋枪消耗子弹太快,他们生产跟不上!所以只能教育士兵:三八大盖是世界上最好的枪,你们一定要确保一枪打死一个美国佬哦!


(二战美国轰炸机生产线)

(二战日本砸锅卖铁)

再来看看在太平洋战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航母,在1941-1945年四年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131艘、几乎每十天就有一艘新航母下水,而当时的日本倾尽全力也总共才造了17艘航母,所以珍珠港事件中美国人虽然损失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然并卵,不到半年时间就造出来一只新舰队,难怪山本五十六说:对美国开战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体面的失败!最后输得裤头子都没了!



这个仗怎么打?靠日本人的万岁冲锋?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没有意义,这句话在冲绳岛战役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日本人充分利用地形排兵布阵,各种坑道工事错综复杂,火力配置合理到位,然并卵!美国人不需要什么战术,就是用炸药填平你,地面用重炮,海上用大口径舰炮,天上有飞机丢重磅炸弹,直到把你工事炸平,把人炸残炸死了再冲上去一块一块的占领!所以日本人在二战中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死,而且死的更惨,最多不过两年,日本人连美国西海岸都看不到,就会被美国佬用炸弹填平东京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